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商西周的特点

夏商西周的特点


• (5)更新期(公元前7世纪-前221年) 春秋 中期以后,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 青铜铸造业的振兴,新的器形开始出 现,注重与实用的结合,以龙纹为主。 同时附以镶嵌、错金银、鎏金、彩绘 等表面装饰新工艺。长篇记事体铭文 逐渐减少,各个诸侯国的青铜器因地 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战国中期以后,随着铁器使用的盛行 及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
青铜器在夏商西周发展:
• (1)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 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 显的仿陶器特征,有简单的几何纹装饰。 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初步表明青铜礼器制 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与石器完全 不同,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陶范法是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主要发 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
(3)鼎盛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 煌的鼎盛时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 早期。明文在相当数量的青铜器上 出现,商代晚期以使用者的氏族徽 记为主,稍晚也出现了记事体铭文。 到西周早期,青铜器普遍铸有铭文, 出现长达数百字的记事铭文。
• (4)转变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7 世纪上半叶) 西周中晚期,青铜 工艺有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 变,食器大量出现,酒器逐步 消失,列鼎和编钟制度确立。 花纹由兽面纹、龙纹等变形产 生的曲波文、兽体变形纹等成 为纹饰的主体。唱片记事铭文 很多。
• (2)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青铜 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 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 组合关系。青铜器完全摆脱了陶器 的影响,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 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也比较普遍。 青铜器商也出现了文字。其在黄河、 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