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案
一、【自主先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自学P56正文一、二段完成)
(1)中国由多少个民族组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怎样的关系?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时间?全国建立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3)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4)读57页小字,划出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自学P57正文完成)
(1)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建国后实行什么政策?。

(2)说出西藏的变化。

(3)中央提出什么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小组内交流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课堂展示:结合白板,主要展示自学的基础知识记忆、理解和简单运用。

四、合作探究:
1.党和政府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意义。

(小组讨论)
2、党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西藏,内蒙古和云南各发展怎样?
3.孔繁森的事迹有哪些?我们应学习他什么精神(小组合作)
4.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
5、总结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五、体系构建:六、总结反思:
七、检测训练
1.(2010·湖北荆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2. (2010·四川内江)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

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

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2010·浙江宁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

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学生活动及教学设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建国62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针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
8.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A.孔繁森B.焦裕禄
C.雷锋D.赵梦桃
9.(2010•湖北宜昌)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

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不少于两条)
教学
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