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六西格玛管理
当前过程: 通常过程测量能提供大量分析数据。 服务时间大幅波动是主要问题,如第25,34,
55,60位顾客等待的时间超过12分钟。 时间和动作观测识别了造成波动的具体源头。
四、改进 (I,improve)
过程:团队运用六西格玛工具来识别原因并消除造成时间浪 费的源头。 人员:训练主管人员不要打扰接待人员工作(除非紧急情 况)。没有提出减少接待人员差错的措施。 方法:把电子表格和纸表格编入索引、材料放置位置标准化。 材料:建立严格的材料补给程序。 设备:建立日常的保养计划。
6实施的资源和组织
6指导委员会
Champion
具有威望的高层管理者。为在 部门或组织6s实施的成功负责
Master Black Belt 黑带大师
全日的专家。充当黑带的老师, 教练, 评审者和个人辅导
Black Belt 黑带
6s 项目组的领导, 接受了全 面系统的DMAIC培训;全日
Green Belt 绿带
全组织实施战略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三层次 部门实施战略
项目实施战略
三、实施6西格玛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领导 ➢ 人才 ➢ 基础 ➢ 方法
六西格玛的力量
如一家中等规模的服务企业,2000亿美元的年收入,2000 名员工。问题:满意程度低下,大多数分支机构的服务差,主 要集中在等待时间过长)
一、界定 (D,define)
目标:向顾客承诺并保证最大等待时间为5分钟。
计划:最新聘用一位主管(绿带)领导该项目的 DMAIC过程。
测量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顾客样本量为60。
“注意:平均水深4米”,
对自己的游泳水平非常自
信的MIKE先生想到平均水
深是4米,便毫不犹豫跳进
大海里。。。
但是。。。被送进了医院。
分布曲线越窄,意 味着落在USL和 LSL之间越多;
LSL 下偏差
:标准偏差,主要 描述一概率分布的离 散程度;
:均值
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 则也越大,反之, USL 亦然;
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 第一模块:目标系统 ➢ 第二模块:观念系统 ➢ 第三模块:组织系统 ➢ 第四模块:基础系统 ➢ 第五模块:方法系统 ➢ 第六模块:工具系统
第一模块 目标系统
产品(服务/工作/机会)3.4/1000000缺陷(百万缺陷率) DPMO (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 = 3.4/1000000 第二模块 观念系统
上偏差
1> 2> 3
3
4.5 6
当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上下规格界限设于μ±3σ和 μ±6σ时其不合格品率分别为2700ppm和0.002ppm,这时
μ±6σ与μ±3σ相比对合格率要求高百万倍。
当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不重合、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偏离 1.5σ时,μ±3σ和μ±6σ不合格品率分别为66806ppm和3.4ppm,
95
96
15.7% 97
16.7% 98
GE实施6的结果
资金周转次数
10
9.2
8
7.5
6.3
6
5.6
4.5
4 3.5
2
0
80年代 90年初
95
96
97
98
GE实施6投资与收益
2500
百万美元
3000
1200
700
380
450
500
600
200 17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六西格玛管理产生的背景
Motorola实施战略结果: 重点在制造领域 降低制造成本14亿美元;提高生产力126%
Six Sigma 在通用电气(GE)
六西格玛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最重 要的管理培训。它比上Harvard(哈 佛)商学院(MBA)和去 Crotoville(科隆威尔)进修培训还 要好。它教会了我们一种思维方式。
-- 杰克.韦尔 奇 无论在生产上打破多少纪录,韦尔奇总嫌不够。员工 就像柠檬,被韦尔奇把汁都挤干了。
任何一个好的领导人,都应该懂得用“棒子和胡萝卜” 原理去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GE实施6的结果
18% 16% 14% 12% 10%
8% 6%
营运利润
14.4% 14.8% 12.0% 9.0%
80年代 90年初
这时μ±6σ与μ±3σ相比对合格率要求高约2万倍。
(2)、管理学含义
产品(服务)(工作)(机会)3.4 / 1000000 缺陷的管理。
是一种通过减少过程缺陷、降低成本、 使顾客最大满意、增加利润的一套系统的企 业管理模式。
是TQM进一步深化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内容
6管理的三部曲是 6管 理组织、 管6理策划、 6管 理改进。
第二节 六西格玛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现状 国外
1、得到优秀企业推崇(西门子、花旗银行、柯达等) 2、美国质量管理协会(ASQ)宣布—六月为六西格玛月
主要内容: Six sigma论坛、 Six sigma论坛杂志、 Six
sigma培训项目、 Six sigma圆桌会议、 Six sigma 基础课程、 Six sigma黑带认证等。
21世纪质量的发展趋势 (1)、小Q到大Q (2)、从数量管理——质量管理 (3)、从基本质量到追求魅力质量
(4)、粗放管理 —— 精细化管理
➢形式主义
(建立企业文化,抓质量、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热衷哲学思想——孙子兵法)
➢表里不一
科学管理 数据说话
(机场、银行)
➢差不多
销售增长?,质量不错(名牌)
六西格玛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6Sigma改进和6Sigma设计。 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
是企业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关于正态分布 ——休哈特3控制原理
-3 -2 -1 X 1 2 3
68.27%
95.45%
13
99.73%
关于正态分布 ——关于6控制
-6 -5 -4 -3 -2 -1 X 1 2 3 4 5 6
6s 项目组成员;接受 了全面的DMAIC培训; 半脱产
第四模块:基础系统
标准化、TQC、ISO9000、ISO14000、SA8000
SA8000 —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涉及童工、强 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内容。
第五模块:方法系统—DMAIC过程改进方法
结果:平均等待时间和波动大幅减小。从5分钟缩短到3分钟, 将接待人员从250人减少到150人。减少招聘的精力。
五、控制 (C,control)
保持成果,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定期采样记录等待时间。 如果等到时间上升,重复时间和动作观 测以识别潜在的问题源头。 在新问题刚出现的时候就要设法解决。
增长500万美元。
68.27%
95.45%
99.73% 99.994%
99.99994%
99.9999998%
14
6 SIGMA不仅研究“平均”,同时更关注“波动(散 布)”!
愉快的休假….碧波荡
漾…到东海度假的MIKE先
啊 !平均水深 不是说 4m 吗 ?
平均水深 4M
生希望通过跳水来消除长 期积存的压力与疲劳,于 是他爬到了跳台上。跳台 上贴着这样一张告示:
5、六西格玛质量水准的统计解释及其涵义
(1)、统计学含义
在长期的管理中,使管理的效果达到(西格玛)(离差) (波动)最小 , 水平最高
a、(西格玛) 过程变异(缺陷)的衡量指标 b、水平 统计:是偏离度。水平是实体特性的过程能力满足规 定要求的程度。
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 量化方法找出最关键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完美
日本继电器企业 , 如此小的摄像机、
电脑
(5)、从重质量的管理到质量、速度、成本统一管理 例:跨国公司交货期以小时计
3、6西格玛质量的核心特征
顾客的满意 最少的资源和忠诚 成本
追求质量的最高层次 顾客愉悦——魅力质量 路径—— 做流程、改进流程、优化流程 减少流
程缺陷,改变一个企业的做事方式
GE 实施的结果证明:改变DNA
D 定义 (Define) ——核心业务过程、顾客需求、绩效标准 M 测量 (Measurement) ——对现状找不足 A 分析 (Analysis) ——应用过程图、工具等 I 改进 (Improvement) C 控制 (Control)
六西格玛管理法导论 控制
改进路线图(DMAIC)
• QC 图表 • 文件整理
一、六西格玛概述
1、六西格玛的起源
➢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丰硕成果在日本。 ➢ 20 世纪70-80 年代,摩托罗拉在同日本的竞争中失掉了汽车、收音机、
电视机、BP 机、半导体市场。1985 年濒临倒闭。 ➢ 美国转而向日本学习。美国人的一大优点在于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
开拓,具有“高效”、“竞争”、“效率”。
≥ 1986年摩托罗拉公司通信部门的高级工程师提出了 6 管理方案。公
司CEO 鲍勃●高尔文1987年推向全公司。1988年公司获美国国家质量 奖——波多里奇奖。
≥ 6管理全球范围的推广,归功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95年通用电 器公司开始推行 6管理,跻身全球 500 强的第六位。
强调领导的作用 一切以客户满意和创造客户价值为中心 流程(过程)的聚焦、管理和改进 减少过程变异(缺陷) 以数据和事实驱动的管理方法 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无边界的合作 追求完美做到了99%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