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人教a版,必修1第2.2.1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讲对数的性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之后学习的,其主要内容是对数概念及指对数互化、对数运算等内容。
本节学习内容蕴含转化化归数学思想,类比与对比等基本数学方法。
对数与指数的互化是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巩固,也是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学习指数运算,在2.1学习了指数函数的主要性质,对指数相关知识已很清晰;另外,学习函数时就已了解了反函数意义,对学习本课已具备条件。
3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基本运算性质的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并用对数性质求值。
教学目标(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能进行指对数互化并可利用对数的简单性质求值。
能力目标:学生的对比分析、合情推理能力得到加强,体验转化化归思想。
a 3.从定义出发归纳对数恒等式及指对数互换:①2=4=2 x?log24?log222?2②2=2 x?log22?1③一般地:logaan?n可以看出,指对数互化只要按定义要求写即可,如果可写成对数恒等式形式就可化简。
(三)特殊对数1.常用对数log10a 记为:lga 2.自然对数logea 记为:lna (四)从比较大小归纳单调性(相当于对数的单调性)问题4:log23与log25的大小?根据指对数互化:不妨设s= log23, t= log25 st则:2=3<2=5,根据指数函数单调性可知:s<t,即log23<log25 学生小组讨论由特殊到一般地大小规律。
一般地:①当a>1时,且m>n>0,logam?logan②当0<a<1时,且m>n>(五)指数互化巩固性例练例14-6①5=625 ②2=1/64 ③log1162xx2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2①log64x= ②logx8?6 3 (六)回归引入问题问题5:不等式3+2*3-9>0xx分两边求解:右边即3<3+2=log3x 左边:从指数函数图像可以看出:0<<log3(3?23)} (七)总结篇二:对数的概念-说课稿对数与对数的运算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数的概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评价反思五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主要阐述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一、说教材《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运算,两者是互逆的关系,而在这一章中,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也为高中数学探索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求解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式方法。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的互逆关系,及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②掌握对数式和指数式的互化。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分析转化的意识②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与指数的类比以及对数概念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设计意图:由于数学的学习还是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它的历史背景,因此我首先确定本节课的目标是对数的定义,而对数和指数的转化实际上为我们后面学习反函数提供了依据,故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即是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其次,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也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所以本节课对他们进行了概念性的教学。
而在能力和情感方面,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转化思想,和逆向思维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一)教学教法选择如下:1. 游戏教学法2. 讲练结合法3. 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概念的内容有畏惧心理,缺乏主动性,但是高一学生的思想还是比较活跃的,对游戏活动的参加积极性较高,因此我在创设情境是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而通过一些指数式和对数式互化题型层层深入进行讲练,对进一步理解两种式子的对照和对数定义起很大的作用,使学生能求一些简单的对数,及对a、x、n能知二求一。
注:学法指导:1.参与课堂,多动笔,多交流 2.产生成功感,提高对数学习的兴趣(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三)教学过程(1)游戏引入猜猜看,括号里分别是什么数?①22??? 26??②2③3??? ?8 2???64 2???1024 ?9 3???81 3???20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低起点,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对数运算与幂运算是互逆的,同时在3???20中遇到了困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给出的问题都是以2,3为底的,这些都是高中阶段需要记忆的知识,为今后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2)引出对数定义(板书)一般地如果a的b次幂等于n,即a?n ,那么b就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作:loga n = b (其中a为底数,n为真数,b为对数)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logan 例如上面的猜一猜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转化,如2?8则3?log28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3)对数式和指数式的对应 3b (a?0, a?1,n?0)设计意图:在此时可引导学生探讨对数式中底数与真数的取值范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总结出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同时要让学生认清对数式logan?b的含义:明a,n,b确相对于指数式ab?n是什么数,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掌握各数的名称和式子的读法(4)两种特殊对数常用对数log10n,记为lgn 自然对数logen,记为lnn(e?2.71828?) 活动:抢答题(1) log21? lg1? log11? ln1?2(2)log22? lg10? log1 31? lne? 3 归纳总结:loga1?0 logaa?1 ?a?0.a?1?设计意图:通过抢答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5)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练习(课本第63页例1、例2)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1)5?625 (2)24?61?1?? (3)???5.73 (4)log116??4 64?3?2m (5)lg0.01??2 (6)ln10?2.303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log64x??22 (2)logx8?6 (3)lg100?x (4)?lne?x 3 例3:若log2?log3?log5x???0,求x的值设计意图:此时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例题,提高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并加深对指数和对数的理解,而例3的设计由外到内层层分析,利用loga1?0,logaa?1解出问题,这三个例题层次各不相同,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
(6)课堂训练(限时训练)课本第64页练习设计: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剩下同学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是能够发现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计时训练加快学生解题的速度。
(8)布置作业①必做题:课本第74页第1、2题②思考题:当a?0且a?0,n?0时证明:(1)alogan?n (2)logaan?n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进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让学生熟悉对数的两个重要公式,并且教师会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再讲解这两个公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三:对数的概念-说课稿最终版对数的概念说课稿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陈明泽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对数的概念》。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评价反思等六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对数”作为中职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的内容,被安排在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共分2个课时完成。
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对数的概念。
对数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
对数的概念的学习是对数运算及对数函数的基础,又能加深指数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中职校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我确定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
)二、说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
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理解对数的性质2、能力目标能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增强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协调合作意识、自我决策能力。
提高学习对数的兴趣。
4、重难点及确定原因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难点:对数概念。
三、说教学方法学生特点:中职学生的智力特点更侧重于形象思维。
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行动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一)、教学设计及时间分配(二)、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按要求在卡片上写出指数式。
要求:已知底和幂,不知指数,指数用“?”代替。
如何用底和幂来表示出指数?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引进一个新数——对数.目的:利用卡片创设情景,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呈现信息概念:如果abb?logan?n(a?0,a?1),那么 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nab的式子叫做指数式,形如logan?b的式子叫做对数式.方式及目的:这里展示的是对数的概念,根据展示的概念板书指数式ab?n(a?0,a?1)、对数式b?logan,标注各字母的称谓,为解决活动1做好铺垫。
3、活动1:理解对数的概念,并得出性质。
我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即:(1)、为完成任务,我将任务分解成6个子任务。
具体如下:子任务1:将概念中的a、b、n换成具体数。
子任务2:对比a、b、n分别在指数式、对数式中的位置及称谓。
子任务3(活动):指数式、对数式互化。
子任务4(活动):可爱小精灵找家。
具体操作:组内一成员叙()述一指数式或对数式,其余成员将数字填入()=()、log( )( )=( ) 。
子任务5:真数、底数相等时对数为多少?真数为1时对数为多少?子任务6:讨论a、b、n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