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12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及主要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理解货币需求的基本含义;理解货币需求的 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掌握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意义。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1.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
3.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利率)
非货币性金总量呈下降趋势。
4.其他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 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1.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基础货币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两个著名的方程式 (1)交易方程式(宏观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在货币本身,而是 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 的欲望,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 、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公式表明 ,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 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 期的货币流通速度。费雪是从宏观分析的角度研 究货币需求的,而且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的职能。
投资以取得利润或利息;
消费以取得享受;
持有货币以便利交易和预防意外,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两个方程式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两个方程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两点: 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 二是以个人持有的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
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权衡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流
府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 债券与票据和政府存款。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
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 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 决定性作用。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 收放渠道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三类因 素的影响:总财富水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 本和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 影响因素
1.收入
收入增长,交易性货币需求也会随之而增长,进而 带动货币需求总量的增长。
2.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的变化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资产性货币需 求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a.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 b.对政府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 c.对金融机构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 d.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1)一对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
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 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也就是前面我们 所提到的基础货币。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4)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主要
因素 如果以⊿R表示原始存款的增加额,r d表示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 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则这三者之间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D=⊿R×1/rd 公式可变化为: 1/r d=⊿D/⊿R=K,K通常被称为存款派生乘数 。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剑桥方程式(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
A.C.庇古(A.C.Pigou)等人从货币持有的角度 提出了现金余额说,并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 予以解释,故又被称为"剑桥方程式"。用数 学方程式表示,现金余额说把分析的重点放 在货币持有方面。马歇尔和庇古认为,人们 的财富与收入有三种用途: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宏观货币需求理论 )
马克思认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求的 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价 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当商品价格总额不 变时,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成反比;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流通市场 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就是公众愿意以货 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入的欲望和心理。
第一,交易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必 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持币动机就是交易 动机。
第二,预防动机。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 的动机。
第三,投机动机。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货币需求理 论)
派生存款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 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 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商业银行 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第一,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二,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 第三,市场中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宏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2)当强调货币的资产职能时,通常从微观
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
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 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 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金额,它等于名义货 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3.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再解释 ——货币供给模型
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 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货币需求的含义传递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 是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二 是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对现金的需求 ,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视角 (1)当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