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在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变迁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在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变迁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在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变迁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资源约束的趋紧,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系统的退化,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对此,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战略高度,温州市委针对十八大“美丽中国”做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决定并将其确定为温州市“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鳌江作为现阶段温州重点建设城镇,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紧跟脚步,建设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小城市。

关键词:小城市双核发展一体化城市化鳌江,作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因海水涨潮时,江口的波涛状如巨鳌负山,故称鳌江。

鳌江处于长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圈辐射范围的叠合区域,同时又位于浙江沿海经济带、福建沿海城市发展带与鳌江流域经济带的交汇口,是温南地区最重要的枢纽节点,经济、文化、信息等要素在此汇集,使鳌江始终充满活力。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温州大都市今后几年将根据中心聚集,南北伸展的规划要求发展根据规划,市域南部的鳌江流域下游的城镇作为温州市域南部中心发展区。

近几年,作为温州大都市南部中心城市之一的鳌江,凭借小城市培育试点和昆鳌一体发展的平台实施,已开始战略崛起。

一、新的机遇,鳌江雄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市南部平阳鳌江错失了两次重大的战略机遇。

平阳县鳌江镇镇长陈先夏说,从原来的领跑者掉队成为追赶者,近年来经过共同努力和艰难爬坡,再一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迎来新一轮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

(一)小城市培育试点抢占制高点2011年,我省确定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包括平阳县鳌江镇、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的温州4个镇开始向小城市进军。

“十八大”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为小城市培育带来新机遇,下一步,省委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改革创新力度,鳌江也将按照城市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的培育要求,尽快实现由中心镇向现代化小城市跨越转型。

据介绍,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鳌江镇的转型发展、跨越崛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根据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要求,平阳县鳌江镇制定了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小城市培育和强镇扩权改革,通过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举措,突破鳌江发展瓶颈,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

(二)城市化如火如荼自小城市培育试点开展以来,鳌江镇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已使鳌江这个小城市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十二五”开局伊始,鳌江镇徐徐拉开一张转型与崛起的大幕,并喊出了“决战滨江,重振鳌江雄风”的口号。

在这张早已铺开的蓝图上,鳌江未来的城市定位是“宜商宜居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基地”。

早在几年之前,省、市两级政府就分别在《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大都市总体规划》两大方案中,提出了对鳌江镇“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辐射文、泰、平、苍四县”的总体规划。

立足自身,平阳县则提出了“昆鳌一体,两轴四片”的发展思路:组合昆阳、鳌江两个镇的整体框架,利用温州“强镇扩权”带来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以“两轴”(火车站大道、昆鳌大道)和“四片”中的“两片”(站前片、滨江片)为中心的沿线区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重大建设工程的集中地,以及鳌江未来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

平阳县住建局规划技术科科长李其武认为,近年来,鳌江镇以打造温州市大都市南部中心核心区、温州南部综合交通枢纽、鳌江流域现代化商贸商务中心为工作主线,城市化与工业化两轮驱动。

目前,温州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已完成初步规划文本初稿。

疏港大道已经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0%,胜利路延伸线(即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墨城互通连接线)、万鳌公路、鸽巢路三期、疏港大道延伸线、鳌江四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前期工作有力推进,滨江大道、鸽巢路二期已经开工建设。

此外,该镇计划投资10亿元,在滨江区块建设占地93公顷的九叠河湿地公园,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园林城市创建。

二、鳌江“造城”新浪潮跨入“十二五”,鳌江进一步明确各大区块功能定位,发挥区位、环境等优势,慷慨激昂进入新的“造城”旅途,实现新版图上的腾飞。

(一)特定条件下的“双核”发展鳌江历史上曾几度变迁,历经平阳立县——鳌江建镇——平阳与苍南分县及各自发展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目前平阳与苍南两县,昆阳、鳌江、灵溪、龙港四镇的区域空间格局。

在鳌江流域的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个县,镇域经济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平阳有昆阳、鳌江、水头三镇,苍南有灵溪、龙港,文成县有珊溪镇,泰顺县有罗阳镇,经济发展各有特色。

但是在大区域中,各个镇的经济规模与城市影响力相差无几,整体形成一种群龙无首的城镇竞争格局,鳌江虽然处在龙头的核心位置,却缺乏龙头城市的影响力。

历史上的分合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鳌江流域经济和空间上的分散化、小中心局面,平阳和苍南两县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同质竞争、重复建设、条块壁垒等问题,摊薄了区域资源优势,制约了两岸的整体竞争力。

(二)空间架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温州市提出积极构筑“1650”的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左右镇(乡)组成的大都市总体空间架构。

平阳作为温州市重点培育的6个副中心之一,正着力构筑空间发展架构,承接温州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东引台资”和“融入长三角”,以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大手笔勾画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未来发展框架,把平阳建成浙南、闽北的重要工贸旅游城市、港口城市,温州鳌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并根据实际提出形成“双群三轴”的发展框架。

“双群”分别是以鳌江、昆阳为核心和以水头为核心形成的两个城镇群,其一是东部城镇群,以鳌江、昆阳为核心,是全县的人口与产业极核,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整合东部八镇一乡的城镇用地功能,空间结构与交通联系,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城镇网络。

其二是以水头为核心的西部沿57省道城镇群,整合水头、鹤溪、山门、南雁等城镇的发展空间,重点协调产业、土地、基础设施的共享与协作。

“三轴”为依托新的交通通道与鳌江岸线开发形成五条发展轴线,一为甬台温(温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发展轴线;二为依托滨海高速公路形成滨海发展轴线,加强平阳滨海区域与瑞安苍南滨海发展的联系;三是沿57省道和鳌江的发展轴线,该通道串联平阳中西部主要发展城镇,是沟通县域东西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发展轴。

在这个发展框架下,有序拉大城镇发展空间,实施东拓、南延战略。

东拓即推进中心镇向火车站大道以东拓展,以九叠河新行政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东部围垦空间作为鳌江工业发展主平台,加快滩涂围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山体滨海景观的营造,培育临港产业和休闲旅游业,打造沿海产业带发展的标志区块。

南延即推进城镇向钱仓和沿江区域延伸,依托规划的滨江大道,推进城镇服务功能向南延伸。

(三)沿海沿江开发全面启动为衔接国家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鳌江流域城市结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滨海新区,同时加大鳌江口滨海滩涂用地围垦开发,并适时启动滨海综合产业发展区建设,结合平阳近期围垦工程的开展,平阳县工业向东部沿海转移,初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空间。

东部围垦区。

主要涉及墨城工业区、西湾~墨城围垦及平阳县中期围垦,其中墨城工业区涉及面积约1000亩,西湾~墨城围垦涉及面积约5000亩。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滩涂围垦步伐,依托下厂水闸至河口潜坝和西湾围垦段通用散货和化工品泊位,建设一批物流仓储设施,发展建材、化工、农药等散杂货运输业,打造港区物流中心,积极推动港区向鳌江口外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城镇功能提升提供平台。

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依托西湾风景区和鳌江东部滨海与山体资源,鳌江将致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南龙城市生态公园暨西湾岸线整治工程项目将于今年四月底开始动工。

南龙城市生态公园由“两湖一滩两围池”构成,分别是南龙湖、白龙湖、人造沙滩、戏水池和沉淀池,总面积达1.2万亩,堤线总长18.2km,预计工程总投资10来亿。

围绕蓝色、高效、生态、休闲发展理念,一个融合滨海度假、美食、商务休闲等旅游功能度假区将为鳌江的生态旅游建设增添绚烂的一笔。

世界温州人家园。

空间涵盖西湾南片围垦、西湾北片围垦区,规划总面积达12000多亩。

西湾围垦区建设成为包含全球温州人论坛永久会址、世界温州人金融中心、星级酒店、商业购物与休闲娱乐街等在内的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可容纳和集聚人口约8万人。

(四)昆鳌一体化步伐加速平阳县目前设置了昆阳中心城区、鳌江新区、万全现代产业新区、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等4个功能区,四大功能区涉及范围9个镇(乡)、面积957平方公里,占平阳县陆域面积的91%;人口75.8万,占平阳县人口总数的88%,形成平阳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基础平台。

“十二五”时期,平阳将致力推进昆阳、鳌江一体化,做强昆鳌中心城市,重点打造“两轴四片”城镇格局,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依托昆鳌大道、火车站大道两条交通轴线,加快城东片、坡南片、站前片、滨江片四大区块18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县域行政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

从定位上来看,昆阳中心城区作为全县政治和文化中心,将依托该区域的人文积淀、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被打造成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

据介绍,昆阳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区将衔接平阳县“十二五”规划,重点构筑“两轴三片两区”的总体空间开发架构。

其中,“两轴”,即依托人民路~兴良路、昆鳌快速通道两条交通轴线,加强城东片、坡南片、老城片有机联系,在构筑城市景观大道的同时,加快沿线重点区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三片”,即昆阳老城片、城东片和坡南片,其中老城片以提升城镇功能为重点,重点提升发展特色商贸、购物娱乐、生活居住等生活性服务业。

城东片建设成为以行政管理、文化娱乐、商务休闲、金融办公和生活居住五大功能为主导,集其他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复合型的中心区。

坡南片打造融合自然山水景观特色和坡南老街历史人文特色,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科教文化优势突出、居住环境舒适适宜人的高尚生态宜居新区;“两区”,即昆阳工业区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重点区块建设基本完成,昆阳中心城区开发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机制灵活、结构优化、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昆阳中心城区,成为全县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

而鳌江新区将致力于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

该功能区位于平阳县东南部,包括原鳌江镇、钱仓镇、南麂镇、梅溪乡、梅源乡和西湾乡,面积约192.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9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