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五节《光合作用》课件(1、2课时)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五节《光合作用》课件(1、2课时) 浙教版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20
小结: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生物体构成 有机物 含能量
光(能量)
供生命活动需要
水 光合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供生命呼吸
21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 实验,实验结果是单独密闭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很快死去,而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的小老鼠却存 活了较长时间,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 绿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23
3.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为人类提供能量 C、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 D、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动物所需要的有机物
8
天竺葵
9
天竺葵
10
11
显蓝色 叶片照光的部分______,而 无蓝色 遮光部分____。
光 实验表明了绿叶在___下能够 淀粉 制造____。
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 条件是光。
12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24小时)?
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在植物体内 的淀粉等有机物,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A
B
检 查 淀 粉
①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 有3个变量: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 ②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A中放的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需要对照实验吗? 需要对照,为了控制变量。 ④对比教材P58图2-49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这里要这么改进?
不是来自土壤 植物中的淀粉_________。
4
既然植物中的淀粉不是来自土壤,那么植物中的 淀粉等有机物到底是不是来自光合作用呢?
5
6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问:什么叫光合作用呢? 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 氧气的过程. 问:光合作用在物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问:光合作用在能量方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6
(1)A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 ________; 不显蓝色 显蓝色 B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___。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______________。
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 需要水,并且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
17
你能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 才能进行的实验吗?
生石灰

A
B
C
4、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是 A、B , 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是 C ,A装置中生石灰 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 ,A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 B 。 碳
28
4、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 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29
(1)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 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甲是真的。因为水草周围有小气泡产生。 (2)形成这种小气泡的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氧气
2、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 到特别地舒服。其原因是: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答:
27
3、“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 生存。
能量:光能——化学能,而且贮藏在有机物中。
7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问:什么叫光合作用呢?
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 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让我们先见一个实验,看看能说明什么问题?
取一株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天竺葵,选择一片绿 叶,将叶的一半用铝箔纸夹住遮光。把天竺葵放在强 光下4小时,再将这片叶取下,放在沸酒精中煮,到 叶片褪绿后取出,在水中浸一下,摊平在玻璃皿上, 滴上碘酒。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
5)物质转变: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6)能量转变: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实质
19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来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 制造有机物 转化并储藏太阳能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2
练习
1.如把绿叶比做“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 用的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分别是 ( B )
A、叶绿体、氧气和淀粉、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B、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光能、氧气和淀粉 C、叶绿体、二氧化碳、光能、氧气和淀粉 D、叶绿体、水、光能、淀粉
2.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 蓝色:( ) A
(3) 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金鱼的呼吸。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再见
41
第一、二课时
1
课时分配:4课时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2课时: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第3课时:二氧化碳 第4课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剖析: 【认知目标:】 1、通过事实和数据的列举,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主要意义。 2、通过实验和活动的参与和观察,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素,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 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和氧气。 3、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实验观察,掌握二氧化碳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分析解决解决问题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4、通过讨论设计二氧化碳能跟水的反应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及对人类生活、生产所产生的意义。 2、通过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 热爱科学的情感。 3、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结合自己种植植物或农业生产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让学生开展探究讨论和实践活动。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光合作用合作用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及其产物和文字表达式的正 确书写;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变量的控制;光合作用的意义,二氧化碳跟水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书规范。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描述: 2 ●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等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C

4.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必须经以下步骤:
1、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 3、强光下光照2小时 5、滴上碘酒 正确的操作顺是: 2 1 3 2、暗处放置24小时 4、在水中浸一下 6、取下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6 4
5
4
24
25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氧 气 有 机 物 能 量 是否需要 叶绿素 是否需要光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下盖严? 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
13
再看动画,收集水生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 木条来试验。
这个实验能说明了什么?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14
检查淀粉 银边吊兰
选一盆银边吊兰,因银边吊兰的叶片周边为白色,没有 叶绿素,而叶片中间绿色含有叶绿素,所以检查淀粉时, 叶片周边不显蓝色,而中间显蓝色。
18
二、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太阳光(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
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
15

A
照 光 2 小 时
检 查 淀 粉
B 乙
⑤甲、乙两套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
甲中A内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乙中B内放的是清水。
⑥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 发生什么变化?
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乙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1.你知道这些水果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吗? 2.你知道这些水果中的营养物质从哪 里来的吗?
1、可能是光合作用得到的。 2、也可能是土壤中来的。
……
3
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到底有没有从土壤中直 接得来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碘酒 A 土壤浸出液 (不变蓝) B 稀米汤(含淀粉) (变蓝)
结论:
吸收 放出 产生 储存
放出 吸收 消耗 消耗 否 否
26


5.将包心菜切开后,可以看到外面的叶片是绿色的, 而菜心的叶片是黄色的,放一段时间后,菜心部分 就变绿了,这说明:( ) D
A、光合作用需要光 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一想: 1、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