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长安镇中心小学2012.12《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汉字用简简单单的几种笔画,生出千变万化。

她书写独特,硬笔软笔,各显其能。

绵延数千年的书法艺术,令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然而,当前小学生写字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写字教学也陷入迷失。

而且,随着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种情况越令人担忧:许多学生不会写正确的字了!不会写规范的汉字了!不会用正确的姿势写字了!不会又快又好地写祖国的汉字了!通过调查,我们已掌握了学生的写字状况,制约学生写字水平及兴趣的因素:1、为识字而识字,割裂了识字和写字的关系。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识写分开,为识字而识字,想出了多种自认为较为得意的方法:诸如猜谜语、分解识字等。

这样的激趣可能对学生识字会有些帮助,但却违背了汉字笔顺规则,势必会给以后的写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教师重视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写字好坏的主要因素。

由于农村小学起始年级来源于各教学点,对学生书写教学重视不够。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但现实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把写字课当语文课来上。

许多起始年级的教师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写字教学,常常把写字课当语文课来上。

老师为了片面的追求成绩、升学率,减掉了“写字课”;对自身必要的基本功(写字)重视不够,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板书面临“下岗”。

教师潜移默化示范不够。

不管写字好坏,只要能教出成绩就行,“不管是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甚至用“一俊遮百丑”来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把写字教学的重任只落到语文教师身上。

二是掌握各种笔画、常用偏旁的写法、按笔顺规则写字训练不够。

三是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认识不到位,写字指导不力。

一提到写字,很多老师把它和书法混为一谈。

认为书法是书法家们的事,而自己重视的是学生的写字结果,也就是写字的正确与否(不增减笔画),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写字过程中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以及是否美观。

再者原因就是学校没有专门的写字课教师,而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写字训练,把写字当作是高不可攀的事,缺乏写字方面的系统知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不知从何处入手,写字时间安排不合理,想什么时候写就让学生去写;写字数量不确定,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机械地写课后生字。

正因如此学生也把写字当作任务完成了事,根本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认真地领略汉字之美,而且还会生出厌烦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4、写字评价滞后。

写字水平的评定还没有计入学生成绩中去,而且也缺少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细则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

有些老师甚至大量、重复的抄字作为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一个手段来进行,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兴趣,使学生望字生畏,这也是学生不愿意写字和写不好字的主要原因。

5、课业负担挤压练字时间。

写字是人生中重要的基本功,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它。

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开设的写字课仍良莠不齐,升学压力剥夺了学生欣赏、体验汉字的美,忙于不停的写、抄、算。

家长关注分数,打字、网上下载替代了写字。

另外,新课程在识字教学中倡导多识少写,确实达到了阅读早起步的效果,但是导致学生写字能力相对较弱。

【研究目的和意义】我们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成为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

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整洁、美观的过程中,以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

1、国家要求。

《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并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的精神,小学写字教学是基础,是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2、现实需要。

审视现状,学校虽然在课程安排上能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放松轻视之嫌。

从整体上说,写字教育并未真正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来,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写字课形同虚没,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手写用的笔与电脑的键盘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写好字的传承性、必要性越来越被淡化。

正确执笔、规范写字姿势的基本要求和倡导软硬笔书法的优良传统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学生写字的水平质量呈普遍下降趋势,尤其是部分农村小学在这一基础环节的落实中更令人担忧。

针对这一现实开展本课题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之计。

3、育人所需。

写好字不仅是个体学习文化日常应用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意志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必然要求。

写字作为一项基本素质养成的载体必将成为发挥人才培养美学价值的积极作用。

(1) 写字教学与德育写字是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些重要的品质才能完成,写字需要坚持不懈的耐性、意志。

写字时,学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从姿势到握笔,从字的结构到运笔都要随时提醒指正,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

有时为练习一个字要重复好几遍,甚至几十遍,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这又恰恰是练恒心、毅力的关键时刻。

当学生克服这一过程后,“荆棘丛中藏妙景”,会越练越有兴趣。

(2)写字教学与智育国外有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力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国独特的汉字有关。

汉字书写是由直观形象、分析笔画、构建准确的知识概念三个部分组成。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汉字字形、笔画布局、字的间架结构获得直观形象,再分析字的结构特点、偏旁部首间的比例关系、下笔的位置等。

通过分析获得充足的感性材料,构建准确的知识概念。

(3)写字教学与美育首先,学会欣赏字形美。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字形美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写字的结构要规范、正确。

其次,帮助学生领悟字的韵味,总结出“字如其人”的欣赏理念,从而对美的追求得到更深层次的飞跃。

(4)写字教学与心理素质写字是客观物作用于眼,牵动于心的心路历程,古人云“书,心画也。

”是说写字会产生诸多心理现象。

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写字心态,有助于学生培养专注、细致、坚毅、有胆识的心理素质。

(5)写字教学与语文修养写字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语言文字的丰富内容为写字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写字教学有利于汲取、积累文学精华。

如对古诗词的临写。

写字教育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6)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

在写字教育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尊重学生对字体的选择、练习方法的选择,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畴的承认。

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并对各年段的写字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的规定。

上述有关规定,为我们切切实实开展写字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写字教学总的要求是: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使用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小学各年级段培养重点是:小学低年级应进行铅笔字书写训练,中、高年级应坚持用钢笔进行书写训练,习字时不宜采用其他硬笔。

基于这样的要求,通过分年级段的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一套有系统的小学写字教学的策略体系。

课题组经过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提出研究课题。

拟定好研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分阶段开展了研究。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采取:1、调查法。

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对学生写字关注的程度;同时,了解学生写字的态度、方法,对写字教学的看法等。

分析调查的结果,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指导。

同时学生问卷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写字状况,以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写字行为。

2、个案研究法。

随机在学校班级中抽出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查,以探求其个体色彩和成功轨迹,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负责人,以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而且分工明确,我们有理由相信,本课题的研究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敢于创新的一支师资队伍是实施课题研究最有力的保证。

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业务研讨,让教师体验课题研究的成功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关键。

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感到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课题研究没有理论支撑犹如空中楼阁,老师们掌握了有关写字教学的基础理论,才能顺利地进行课题研究,才能有力地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要重视教学理论学习。

平时,我们认真学习有关写字的教学理论,课题组组织所有成员对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具体目标进行了学习研讨,努力掌握课标对于写字教学要求。

并用之指导我们的教学。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也是进行写字教学的关键,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书写的好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勤练书法,发挥书法爱好者的作用,在学校营造一个练字习字的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