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汇报PPT
Page
20
“3+4”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精讲精练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课后反思
教师成长
课前铺垫、承上启下 探索新知、精讲恰问 单击添加 课前铺垫、承上启下 课前铺垫、承上启下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围绕主题,设计导学 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巩固练习、精练提高 多层训练、拓展应用
小结反馈、当堂过关 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精讲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反映的典型问题,渗透学科 知识形成过程,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及规律。 Page 23
巩固练习、精练提高 多层训练、拓展应用
(15分钟)
环节三 精心设计练习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熟记公式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向学生提供基本练习题,组织学生独立解答,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向学生提供括展习题,组织学生合作完成,适当点拔引导。 总结强化规律方法。
子课题总结汇报材料
“3+4”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 精 讲精练教学模式的实践和 研究
肇庆市睦岗中心小学 肇庆市实验小学 刘燕 申晓敏
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空间与图形知识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基础教 育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 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 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它是人们 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一定的空间观 念,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针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了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上的要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 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 问题;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 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 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4”小 学数学新授课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提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 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
研究的背景
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形 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还课堂于学 生,变“教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为师生互 动,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愿 意学习,能够学会,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复合思维 发展,向深度、广度发展,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 的基础。借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内容的特点和“3+4”小学数学新 授课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优势,如果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 教学中恰当运用“3+4”小学数学新授课精讲精练教学模式逐步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制作、图案设计和推理方 面的能力,那么对今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学习将起到积极的 作用。
(二)2014.4区首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
2、注重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课题组在不同年段的课中进行 尝试,随时搜集生成的资料,记录教学反思和实验 心得。在个人操作的同时,我们还集中集体的智慧, 在交流中提升,在反思中升华。课题组的成员间随 时有问题随时沟通,并做好记录。学习需要反思, 反思更要改进,为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促进课题 研究的有效、健康发展,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师的个 案研究,自我反思,实践改进,定期召开课题组会 议,并结合研究课活动,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积 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力求以交流促思考,以思考促 积累,以积累促发展.
研究的背景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会犯一 个喜欢多讲得错误,觉得自己讲得多了,重 复的多了,学生就会理解的更透彻。其实不 然,一味灌输的知识是死板的;只有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认真投 入的思考的东西才是“活”的,才能在他们 脑海里印象深刻。
研究背景
具体表现:
(1)过分注重书面讲解,而其它形式的讲解,如:动手操作、学生讲解、社会 实践等很少,甚至是没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的培养。 (2)无效、低效课堂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 低” 的现象,忽略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忽略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原则。 (3)还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可以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缀, 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局面,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让新教师站稳讲坛。很多新教师刚刚从大学出来,很多新老师的课堂比较 松散,教学效果不好。 (5)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新课教学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以灌输式的教学为 主,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没有很好地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6)讲得多,练得少。由于教师上课讲得太多,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习,或者练 习时间很短,结果又需要其他时间为学生补充练习,学生在题山题海中学习, 死记硬背,教师没有在课堂练习精心设计典型的题目,教会学生方法。
Page
24
小结反馈、当堂过关 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5分钟)
环节四 检测反馈
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的题量为宜。
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 进优生成长。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Page 25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会推理。
Page 11
(五)、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认识 我们成立子课题课题组,并对每个人明确 了任务,申晓敏、钱香荣、蔡夏莎、郑金芬负 责低年级组,刘燕、梁彩云负责中年级组,杨 朝进、廖瑞燕负责高年级组的数学空间与图形 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根据课题研 究方案,每位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学习与“精讲 精练”和“空降与图形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明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是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采用个人学习、 校本研修、课题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了 一批关于空间与图形精讲精练教学的书籍和文 章。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研究成员 (二)、研究步骤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过程
(一)课题组研究人员
(二)、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3.6—2014.5),分四个阶段进行:
1、开题起步阶段。(2013.6~2013.9)
成立课题组,确定详细的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进行学生学习现状 调查与分析。 2、初步研究阶段。(2013.10~2014.3) 按既定方案开展研究;组织相关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一 些案例成果。 3、深化、总结阶段。(2014.4~2014.4) 分块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论文,推 出优秀课堂案例。 4.结题阶段。(2014.5~2014.5)
Page 15
研究成果
(一)、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更新,随着课题研 究的深入,我校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课题组成员的教 育理念进一步更新,科研意识进一步加强。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自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通过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兴趣越来趣浓,经过 一年的教学实验,收效较好。
“3+4”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精讲精练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课后反思
教师成长
回顾教学
单击添加
分析成败
查找原因
寻求对策
以利后课题研究的收获
(2013.6-——2014.5)
(一)课题研究学校教师参加区“3+4”精讲精练成果获奖成绩
学校教师共计29人次获奖,参与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计14人次获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教学实 践中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工作的完整性、针 对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也
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研究成果
(四)在遵循“3+4”小学数学新授课精讲精 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 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模式强调学生的探究、实践、 创新和教师的启发、指导、点拨,注重学生探究 知识的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子课题模式环节 如下:
学生得益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Page
21
环节一
课前铺垫、承上启下
围绕主题,设计导学 (5分钟)
情境导学
设疑导学
复习导学
目标导学
Page
22
探索新知、精讲恰问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15分钟)
环节二 探究过程策略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动手操作,突出研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 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加强规范,做好实验的总结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 过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规范的管理。研究过 程规范;资料积累规范;研究的过程是资料 积累的过程。把资料积聚起来分析,为下一 步研究提供依据,作好准备。课题组做好每 次活动记录,有教师的学习笔记、优秀教学 设计、典型案例分析、课堂讲解实例分析等。
Page
18
实验班和普通班两种教学方法成效比对
班级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学生发言人数 讨论、交流时间 课堂作业 做题正确率 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