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情绪行为详解演示文稿
4.和自我效能比较,自尊强调自我价值,而自我效 能强调能力。一个人可以是低自尊的,但是对于 特定的事情却可能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 然。
二、任务价值
1.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特征是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理论 。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 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 。其公式为:Ts=Ms×Ps×Is
(2)亲和需要强烈的人喜欢同他人保持一种亲 密的关系,他们喜欢成为一个群体的成员,他们 会避免争论和竞争,当被评价时他们会感到焦虑 。因此老师可以避免当面批评这类学生。
(3)自我决定属于内部动机的一种,它对于青少 年而言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一种追求独立 、渴望自由的阶段。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应当适 当放宽,而不是事事过问,让学生学会自己决定 ,自己承担责任。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需要与情绪因素
一、学习需要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与学习相关的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需要有哪些?
在激发有不同需要的学习者的动机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答:在学生的众多需要中,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需 要主要包括权力需要、亲和需要、自我决定的需 要和成就需要等。
(1)权利需要强烈的人总是试图去控制别人, 他们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他们周围的世界 。具有这种需要的人,老师可以是的那个安排其 担任小组的组织者或班级干部,以激发其学习动 机。
有各自的高端和低端。两两组合,可产生四种典 型的动机状态。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可随情境发生变化。
三、学习动机理论
比较不同取向的动机理论的差异。
答: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分为行为、认知、人本 以及社会文化四种取向。
(1)行为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心理 学家不仅用强化解释操作性学习行为的发生, 也用强化解释动机的产生。
(4)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 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如果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 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具有 挑战性的任务。如果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取 成就的动机,在选择任务时,可以提供选择容易 的任务。
二、情绪状态
1.兴趣 2.唤醒、好奇心与焦虑 3.心流
如何使人的学习处在心流状态?
学习与情绪行为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学习与情绪行为
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内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 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 。
两种动机类型的根本差异在于学生行为的原因。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似乎是两个独立的连续体,具
答: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 面:
(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如果将成功归 因为内部因素,个体会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 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学生感到的是感 激而不是自豪。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为内部 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如果归 因于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学生将成败归因于 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结果的期待和目前的结果一 致,即成功者预期以后的成功,失败者看到的是 以后的失败。但如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则对 以后的成败预期影响较小。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自我概念是什么关系?
答:1.自我效能感是自己做某特定的工作时对自己 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判定,具有未来导向。
2.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品质和能力的观念,是对自 己笼统的判定,包含了自我效能,是通过自我比 较和他人比较共同得出的。
3.自我效能不需要比较,只是说自己能否完成,对 其他人是否成功并不关心。
2.任务价值
任务价值是指成功完成某一任务带来的期待奖励。 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三种价值:成就价值、内在价 值或兴趣价值、效用价值。
(3)所投入的努力。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因为 不努力导致的,他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 困难也能坚持;若将失败归因为缺少能力,即努 力也无法缺德成功,那他们就很容易放弃。
在韦纳看来,归因于努力和能力都是积极归因 。因此尽量从内部、可控因素来积极归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 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 感是同义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 响。
答:心流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完全投注在某项活
动上的感觉,伴有高度的兴奋感与充实感。
心流理论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学 生在课堂上要自主地从事一些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为了达到目标需要付出能量,这些活动的挑战性 要略高于他们的技能水平,当他们应付挑战之后技能 水平会得到相应提高。他们的活动还要得到反馈。他 们在完成这些活动时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不会因为 犯错而被指责、被嘲笑或丢面子。帮助学生过得更有 意义、更满足不仅是教育的目标,当下的幸福和快乐 本身就是目标。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认知因素
一、学习者信念
其中和学习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对成功与失败的 归因,以及能力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 1.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 三个特征: 第一,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第二,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第三,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 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2)认知取向的动机理论。认知取向的动机理 论关注的是学习者的渴望有序、理解世界、预 期将来的动机。
(3)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任务,动机是人们试 图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部潜能的倾向。
(4)社会文化取向的动机理论。社会文化取向的 理论认为,人具有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发生联结 的需要,这是所有人的基本需要。人通过参与活 动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来确定自己属于特定 群体的信念。
(1)直接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很大。
(2)替代性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3)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 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 种方法。
(4)情绪的唤起。
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