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2、“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
语言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器科学,所以语言与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
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3、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譜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的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5、语言学的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2、结构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3、转换生成学派;4、系统功能学派;5、社会语言学派。
6、主要的语言学家及其代表作索绪尔(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布龙菲尔德(美国)《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特鲁贝茨科依(俄国)《音位学原理》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
乔姆斯基(美国)《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代表。
高本汉(瑞典)《中国音韵学研究》。
韩礼徳(英国)《功能语法导论》系统功能学派代表。
拉波天(美国)〈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社会语言学代表。
赵元任(中国)〈现代吴语的研究〉〈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叶尔姆斯列夫(丹麦)《语言理论导论》哥本哈根学派代表7、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
8、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
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
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跟人交谈,他就会失去语言能力。
如刘连仁的例子。
这件事告诉我们语言与说话的联系与区别:语言好象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
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说出来的话是这种行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需要,人们就会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这就是等于说: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
那么,什么是语言?它在哪儿?回答是: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9、语言的作用是?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比如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同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
但是,这些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
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毫不奇怪了。
11、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2、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
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
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
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1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huó(活)”,这是为什么?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守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
否则,语言就不能成为交际工具了,别人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了。
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原则的重要性了。
14、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这主要是因为:(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谓——宾”这个格式,就可以制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之类的句子来。
(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
“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不同的苹果。
15、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
如果一个人先天就具备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如果从小在英国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
16、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
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一,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
如果语言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说不同的话,那么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就是一种交际活动)。
第二,语言结构本身,没有阶级可言,比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性。
第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级的区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17、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