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1.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
2.不以恶小而为之,坚决杜绝不良嗜好。
3.对“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深恶痛绝,做到自觉抵制。
4.能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深刻认识“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对人的毒害及其罪恶。
5.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6.培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配乐朗诵《好奇的思绪》。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1.心理测试:在屏幕上打出三条线段,让学生比较它们与标准线段的长短。
2.问题探究: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二、学习新课
1.讨论交流:什么是从众心理?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不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的心理现象。
3.组织讨论: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4.教师小结:第15页第一段。
5.课件展示学生逸飞的日记,探究:联系逸飞的日记,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我们如何“成为我自己”。
6.小结:第15页第三段。
7.指导学生完成第16页的探究。
8.课件展示:配乐朗诵《好奇的思绪》。
思考:什么是好奇心?
9.合作探究:好奇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好奇心?
三、课堂总结
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