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配送优化算法
–
–
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
还可以选择运力利用最合理、劳动消耗最低作为目标。
配送路线的选择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一般配送的约束条件有以下几项: • ①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 ②满足收货人对货物送达时间范围的要求。 • ③在允许通行的时间段内进行配送。 • ④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量和载重量的 限制。 • ⑤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
• 2条配送线路,2辆4t车 • 配送距离:24+34=58km
平均配送量见表4.2。
门店每天配送量 门店 配送量 A 0.7 B 1.5 C 0.6 D 0.4 E 1.4
单位:t F 1.5 G 0.6 H 0.8 I 0.7 J 0.6
江苏无锡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目前采用了2t和4t这两种载 重量的货车,其运行单价分别为2.5元/km,3.0元/km,配送 路线一次巡回里程不能超过45km。
配送计划制定与实施
• 1.确定配送计划的目的 • 物流业务的经营运作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到导向的,并且 需要与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运作能力相匹配。不同的配 送目的,需要有不同的配送计划做支撑 • 2.搜集相关数据资料 • 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 3.整理配送要素
配送计划制定与实施划制定与实施
配送计划制定与实施
• 4.制定初步计划 • 5.与客户协调沟通
• 为客户制定配送计划的目的是要让客户了解在充分利用有 限资源的前提下自己所能得到的服务水平,因此在制定初 步计划之后,一定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请客户充分参与意 见,共同完善配送计划,并且应让客户了解其现有的各项 作业环节在未来操作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以免客户的期 望与具体操作产生重大落差。 • 6.确定配送计划
• 6.路网结构的选择
• 通常情况下,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为60km
• 7.时间范围的确定
• 按客户需要的时间结合运输距离而确定启运提前期。 • 客户通常根据自身需要指定配送时间,这些特定的时间段往往在特 定路段与上下班高峰期重合,因此在制定配送计划时应对交通流量 等影响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 8.与客户作业层面的衔接 • 配送计划应该对客户作业层面有所考虑,如货物装卸 搬运作业是否托盘标准化、一贯化,是否容器化,有无 装卸搬运辅助设备,客户方面是否有作业配合,是否提 供随到随装条件,是否需要搬运装卸等候,停车地点距 货物存放地点远近等。 • 9.达到最佳目标 • “四最” 配送路线最短、所用车辆最少、作业总成本最 低、服务水平最高
• 初步计划经协调修改后,最终配送计划应成为配送合同的 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配送计划作业
• 1.分配地点、数量与配送任务 • 按日排定客户所需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 送货车辆与人员。 • 由于每一个地点配送量的不同,周边环境、自有资源的不同,应有 针对性的,综合考虑车辆数量、地点的特征、距离、线路,将配送 任务合理分配,使配送业务达到配送路线最短,所用车辆最少,总 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高。 • 2.确定车辆数量
V1
3KM
4KM
V6
V4
4KM
V2
• 得到最短路线为V1 V3 V4 V6 • 里程为:2+5+4=11KM
• 例2:下图为是一张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其中A是起点, J是终点,B、C、D、E、F、G、H、I是网络上的节点, 节点与节点之间以线路连接,线路上的数字表明了两个节 点之间的距离。求从起点A到终点J之间的最短配送路线。
起点
90km A
B
90km
E 84km
I
138km 66km 120km F 90km 156km 132km 48km J 60km 126km 132km H 126km
C
348km
D
终点
48km
G
150km
起点
90km A
B
90km
E 84km
I
138km 66km C 348km 156km 132km 48km D
6 7
8 9 10
P1P5 P1P3
P2P5 P3P5 P1P4
2 1
0 0 0
第4步:根据载重量约束与节约里程大小,顺序连接各客户 P2P3 - P3P4-P2P4-P4P5- P1P2 结点 ,形成二个配送路线 . - P1P5- P1P3 -P2P5 -P3P5- P1P4
(0.9)
P3
4
P2
终点
120km F
132km H 126km
90km
60km 126km J
48km
G
150km
• 用破圈法求解得最短路线为:A-B-E-I-J • 最短运输距离为: 90+90+84+126=390KM
起 点
90km
A
B
90km
E
I
84km
66km C F H
126km
90km
60km
48km
D
• 3.确定车队构成以及车辆组合
• 4.控制车辆最长行驶里程
• 应尽量避免由于司机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隐患,全面保证人员以及货物 安全。优化车辆行走路线与运送车辆趟次,并将送货地址和车辆行走路线 在地图上标明或在表格中列出。
制定配送计划作业
• 5.车辆容积、载重限制
• 本身的根据车辆容积、载重限制结合货物自身的体积、重量考虑最 大装载量,以便车辆的有限空间不被浪费。
J
终点
48km
G
• 用破圈法求解得最短路线为:A-B-E-I-J • 最短运输距离为: 90+90+84+126=390KM
节约里程法
2)配送货物由一配送中心配送多个客户(分送式) • 节约里程法:车辆调度程序法(Vehicle Scheduling Program:VSP) (1)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
(1.7)
5
6 8
(1.4)
P4
7
P0
10
8
P5
P1
(1.5)
(2.4)
(0.9)
P3
4
P2
(1.7)
5 配送线路1
(1.4)
P4
8
7
P0
10
8
P5
P1
(1.5)
(2.4)
(0.9)
P3
4
P2
(1.7)
5 配送线路1
(1.4)
P4
8
7
P0
10
配送线路2 16
8
P5
P1
(1.5)
(2.4)
配送线路2: 配送线路1: 运量=2.4+1.5=3.9t<4t 运量 = 1.7+0.9+1.4= 4t 运行距离=8+4+5+7=24km 运行距离=8+10+16=34km 用一辆 4t车运送 用一辆 4t车运送 节约距离=2km 节约距离 =18km
– 利用节约法确定配送路线的主要出发点是:根据配送中心的运输
能力和配送中心到各个用户以及各个用户之间的距离来制定使总 的车辆运输的吨公里数最小的配送方案。
– 为达到高效率的配送,使配送的时间最小、距离最短、成本最低,
而寻找的最佳配送路线。
• 利用节约法制定出的配送方案除了使配送总吨公里数最小 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配送计划制定与实施
1、配送计划制定的步骤
– 确定配送计划的目的 – 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 整理配送的七要素
– 制定初步配送计划
– 与客户协调沟通 – 确定配送计划
配送计划制定与实施
• 拟定配送计划的主要依据 • 客户订单 • 客户分布、运输路线、距离 • 配送的各种货物的体积、形状、重量、性能、运输要求 • 运输、装卸条件
第 5 步:确定单独送货的配送线路,得初始解 (0.9)
P3 P2
(1.7)
6 8
(1.4)
P4
7
P0
10
8
P5
P1
(1.5)
(2.4)
初始方案:配送线路5条, 需要车5辆 配送距离=39×2=78KM
• 初始方案:
• 配送线路5条, 需要车5辆 • 配送距离:39×2=78KM
• 优化后的方案:
配送计划确定后,应该将货物送达时间、品种、规格、 数量通知客户,使客户按计划准备好接货工作。
• 配送路线优化作业
3.3 配送路线的选择
1、配送路线的确定 1)确定目标
•
•
目标的选择是根据配送的具体要求、配送中心的实力及客观条件来确定的。
配送路线规划的目标可以有多种选择:
– – – – 以效益最高为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成本最低为目标。 以路程最短为目标。 以吨公里数最小为目标。在“节约里程法”的计算中,采用这一目标。
(3)对节约里程量进行大小排序(便于将节约里程量大的点 进行组合)并列表,见表4.5,
表4.5 配送线路的节约行程排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连接点 A-I A-B I-J A-J D-E E-F H-I B-C B-I B-D C-D F-G B-J B-E C-E D-F A-H 节约行程 16km 14km 14km 13km 12km 12km 12km 10km 10m 9km 9km 8km 7km 5km 5km 4km 4km
• 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 不使任何一辆车超载 • 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规定的上限;
A(客户)
a a
A(客户)
c
P
(配送中心) b
B(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