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暑期达人赛文科综合试题-带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暑期达人赛文科综合试题-带答案

2020 年新八年级第一次暑期达人赛文综卷(语文试题卷)温馨提醒:语文部分共 4 页,有 5 大题,10 小题,满分 60 分。

一、 科普类名著阅读(8 分)客观题部分学校八年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活动,同学们纷纷畅谈收获。

1.小语分享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和《寂静的春天》。

(1)《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如何兢兢业业利用各种 巧妙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历程。

请和小语一起为下面具体事迹分别选出对应的天文学家(填 序号)。

(6 分)①他,使用反射望远镜,在 M31 的边缘部分分解出大量暗弱的单个恒星,从而直接证明了 M31 果真是一个遥远的星系。

( ▲ ) ②他,发现太阳上不时出现大小不等的黑斑(黑子);他,还发现有 4 颗卫星环绕着木星转 动。

( ▲ ) ③他,测量发现:北极高度每差一度,南北两地间便相距 351 里 80 步(相当于 129.41 千米)。

( ▲ )A .一行B .伽利略C .哈勃(2)小语发现下面关于这两本名著内容的表述有一项有.错.误.,请写出是哪一项(▲)(2 分) A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讲述了“地心说”打败“日心说”的故事,科学解释了“三角 视差的限度”问题,介绍了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的发展历程。

B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介绍,银河系由 2000 多亿颗恒星组成,它的外形有如乐队中 的大钹,中间鼓起的叫核球,四周扁平的叫银盘,直径在 10 万光年上下。

C .《寂静的春天》揭示了滥用化学药剂对环境、人类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提出可利用 放射性来使昆虫不育,或利用昆虫本身的生活特征来制造消灭昆虫的武器等办法。

D .《寂静的春天》罗列的 DDT 最具危害性的特征是它可以通过食物链从一个有机体内转 移到另一个有机体内。

而有些除草剂可以和其他化学品共同作用,导致恶性肿瘤。

主观题部分二、书写(6 分)2.卷面分(3 分)3.请用正楷字正确规范抄写下面的一段文字(3 分)那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能听懂的歌。

在这二重唱中,优胜奖将授予谁?我将把它授予蟋蟀。

——《昆虫记》▲三、古诗词积累(20 分)4.◎内容整理(7 分)读欧阳修《采桑子》“芳草长堤,(1)▲。

”,感受西湖游玩的欢乐情调;读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2)▲。

”,感受诗人游玩时流连忘返的情致;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谁家新燕啄春泥。

”感受明媚的春光与勃勃生机;读王绩的《野望》,“(4)▲,(5)▲。

”,感受隐居之地的闲逸清幽、萧瑟怡静的秋景;读王维《使至塞上》“(6)▲,(7)▲。

”又能感受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5.◎主题整理(13 分)填上相应主题词(13)▲。

四、苏东坡传(10 分)【甲】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①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②还酹③江月。

注释:①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②尊:同“樽”,酒杯。

③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乙】赤壁赋(节选自《苏东坡传》)苏东坡现在过得是神仙般生活。

黄州也许是湫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在庄稼已然种上,无金钱财务的烦心,他开始享受每一个日子给他的快乐。

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

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也以《大江东去》著称;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 朋友又向东坡说:“这些英雄,而今安在?我们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砂砾。

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

我真愿挟飞仙而邀游于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

我知道这些只是梦想,从无实现之望,所以不觉萧声吹来,便如此之悲了。

”苏东坡安慰朋友说:“你看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

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化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

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

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无私,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费,分文不取。

(《赤壁赋》)…… 大约和写这两篇小赋同时,苏东坡又写了一篇短短的月下游记。

一天夜里他不能入睡,起来在承天寺月下漫步,承天寺离临皋亭很近。

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

这篇游记现在已然成了散文名作,因其即兴偶感之美,颇为人所喜爱。

这篇小品极短,但确是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我们若认识苏东坡主张在写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我们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

他究竟怎样陶冶出此种恬适的心境呢?且听下回分解。

6.对【甲】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江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伟壮美的赤壁美景图。

B. “谈笑间”三字,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塑造了气宇轩昂、足智多谋、年轻有为、镇定自若的年轻将领的形象。

C.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心神仿佛到了三国时周瑜立功的地方,应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发来了。

这三句是诗人由怀古所抒发的感慨。

D. 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苏轼借周瑜的年少有为,以酒酬月,以抒发自己也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7.结合《苏东坡传》,对【乙】文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这时期的苏轼过着真正快乐的神仙般生活,生活舒适,仕途顺利,所以他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B.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

苏轼对友人的劝解,表现了他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C.《记承天寺夜游》虽是即兴偶感,但其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的随缘自适,旷达乐观。

D.作者林语堂认同苏轼的写作主张“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

8. 同是在黄州写下的传世名篇,林语堂详细描写了《前后赤壁赋》与《记承天寺夜游》,却没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如果是你,你认为这首词适合写入这部分传记吗?请结.合.材.料.与.《.苏.东.坡.传.》.,谈谈你的理解。

(6 分)▲五、科普类名著阅读(16 分)9.生物学家约翰·霍普金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好像是一条河流。

它有着朦胧的、默默无闻的开端;有时在平静地流淌,有时瑞流急奔;它既有涸竭的时候,也有涨水的时候。

借助于许多研究者的辛勤劳动,或是当其他思想的溪流给它带来补给时,它就获得了前进的势头,它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和归纳不断加深和加宽。

”小语想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对上述这段文字的理解。

请你帮他完成这段文字的理解。

( 6 分)▲10.小文分享了法国昆虫学家⑴▲ (人名)的《昆虫记》,这本书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1 分)⑵下面是小文做的阅读卡片,请在横线上补写昆虫名称。

(1 分)昆虫名称:▲⑷《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这些昆虫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更是令人赞叹。

请从“隧蜂”“蟹蛛”“蜣螂”等昆虫中选择一种,结.合.书.中.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4 分)▲参考答案客观题:(1)(6分,每个选项2分) ①C ②B ③A(2)(2分)A(《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没有讲述“地心说”打败“日心说”的故事,本书讲述的都是中国古代“嫦娥”“七夕”的故事。

)主观题:1.(3分)略2.(3分)每错一处-0.5分3.(7分)(1)隐隐笙歌处处随(2)误入藕花深处(3)几处早莺争暖树(4)树树皆秋色(5)山山唯落晖(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13分)(1)将以遗所思(2)仍怜故乡水(3)日暮乡关何处是(4)烟波江上使人愁(5)老骥伏枥(6)烈士暮年(7)寄身于草野(8)中原乱(9)簪缨散(10)几时收(11)冰霜正惨凄(12)岂不罹凝寒(13)壮志豪情等符合该诗主题即可5.(2分) D6. (2分)A7.(6分)示例1:不适合。

《念奴娇·赤壁怀古》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可以看到苏轼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内心忧愤的情怀。

而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黄州时期,虽然苏轼遭遇挫折,但是可以从《赤壁赋》这一章看到苏轼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善于自我派遣,旷达乐观。

所以这首词与作者要表现的苏东坡之乐观、宁静、欣悦、恬适之心境不符合。

示例2:适合。

而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黄州时期,虽然苏轼遭遇挫折,但是可以从《赤壁赋》这一章看到苏轼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善于自我派遣,及其旷达乐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间不过像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就在眼前。

所以把这首词写入是合适的,可以丰富苏轼的形象,也与作者想要表现的苏东坡之乐观旷达相符合。

示例3:适合。

从《苏东坡传》整本书来看,苏轼不仅仅是个乐天派,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诗人。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看到他对人生短促的叹息和感慨。

在《赤壁赋》中我们看到他豁达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而《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有苏轼的壮志难酬,内心忧愤,但是也有人生的思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间不过像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就在眼前。

所以该词适合写入,因为它们都饱含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评分标准:《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分析2分,《苏东坡传》结合分析2分,联结总结2分,言之成理即可)8. (6分)这段话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