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社会主义具有什么意义?①、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
②、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
③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④、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功绩是什么?①、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②、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宝贵材料。
③、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规律,阐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彻底解放的道路。
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树立了一面旗帜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对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全部工业、工商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生产和经营实行经营管理。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国家垄断。
除必要的口粮之外的所有余粮全部由国家统一征收。
③、禁止私人自由贸易,取消商品和货币流通,实行主要日用品配售制度。
④、“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有产者无产者都要参加劳动。
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①、他们基本坚持的是唯心史观,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这一阶级的伟大力量。
③、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来建立社会主义。
④、不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⑤、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①、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新纪元③、十月革命开辟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④、十月革命开辟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纪元7、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在缴纳粮食税以后的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自由买卖。
②、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使农民的余粮和其它农产品进入市场。
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扩大和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领导作用。
④、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经济。
⑤、在企业中贯彻经济核算制,强调有计划地运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
8、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是什么?研究对象:①、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科学。
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③、总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基本问题:①、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9、怎样理解《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①、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②、深刻地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③、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作了精辟的概括。
④、系统的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⑤、明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建立工人阶级的广泛统一战线,成为指导工人阶级实现伟大使命的理论武器。
10、十月革命有哪些历史经验?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②、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一般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③、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团结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是革命成功的关键④、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⑤、当革命形势和条件成熟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1、简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大关系。
12、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特点?①、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学说②、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学说③、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13、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③、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④、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⑤、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
1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容。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④、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这两类矛盾,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
⑤、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指出了人类社会变动的最终原因。
②、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变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③、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④、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⑤、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规律。
⑥、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⑦、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求解放指明了正确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17、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①、只有在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才能使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从分散的,自发的斗争上升到有组织的,自觉的斗争;才能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目标、纲领、任务和政策;从而使无产阶级真正地从一个自在的阶级转变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②、只有在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彻底摆脱各种错误思潮和反动势力的影响.③、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障作用是由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18、简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经验的思想。
①、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②、基本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③、三者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五、论述题(25分)1、试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
①、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把实现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在俄国最终胜利的唯一保证。
列宁认为,虽然在俄国缺少生产力这个前提,但在革命时机成熟时,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之后再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
②、战时共产主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后期,他把这个政策作为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于是改为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列宁明确将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阶段,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阶段。
④、新经济政策。
这可以说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做的最有意义的探索。
他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制的基本思想,解决了小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最大难题。
⑤、在政党建设方面,提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建设的历史性任务。
列宁在晚年做出了主要的探索,认为在社会主义政党中只能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党内要充分发挥民主,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作风,列宁提出了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化和文明的理论,提出了文化建设在落后俄国的特殊途径、特殊意义和特殊任务。
现实指导意义:①、要以本国国情为出发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②、要通过加强党内民主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③、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④、要借鉴资本主义世界一切适合本国国情的文明成果,消灭资本主义后搞资本主义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哪些历史作用和主要弊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答案: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体制。
历史作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的产物,是苏联共产党人在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探索的产物。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和政治、文化体制,对保证当时苏联国内的稳定、促进苏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为其他国家的建设提供经验等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弊端:①、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
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管理体制,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