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调查法对照表
以调查问卷形式获得 一定时期内所摄入食 食物频率法 物的各类和次数的一 种方法
调查前准备(调查表设 常用于研 几天、1周、 计); 究膳食与 1个月到1年 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 疾病的关 以上 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评价并 系 撰写报告
<定性的食物 频率法调查 表> <半定量的食 物频率法调 查表>
问卷形式调 查,问卷的设 计决定调查结 果的准确性和 成败
工作量小,且费用 较低,可迅速得到 平时摄入的食物种 类和数量,反映长 期营养素摄入模式 也可作为慢性病研 究依据
对食物份额 大小量化不 准确,不能 计算研究相关所有食物种类, 标准明确,通俗易懂,需获 取每次食用数量,可备样品
四种膳食调查法的对照表
调查法名称
定义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步骤
表格名称
特点
优点
缺点
注意事项
即称量法,指通过准 确称量掌握调查对象 称重法 在调查期间(4-7天) (称量法) 每日每餐各种食物的 消耗量,计算每人每 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每年四次 (每季一 次),春夏 秋冬各一 次,每次4-7 天
称量食物烹调前后的重量并 计算生熟比值及调查对象实 个人、集 际所摄入的熟食重量; 体食堂、 按生熟比值计算所摄入各种 单位、家 食物原料的生重; 庭 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评价 并撰写报告
<家庭食物消 操作简单费用低, 耗量登记表> 通过查账的方 人力少,可调查较 <家庭成员每 式进行膳食调 长时期的膳食,膳 人每日用餐 查 食管理者容易掌握 登记表>
调查结果代 表单位或家 庭人均的摄 入量,不能 用来分析个 体的膳食摄 入状况
需详细了解调查对象人员的 性别、年龄、活动强度及生 理状态(如孕妇); 计算食物营养成分应按可食 部计算;
<生熟比值计 算表> <熟食量转换 成生食量的 转换表>
比较准确,可获得 调查过程与膳 可靠的个人食物摄 食的加工、烹 入量,准确计算和 调和进餐过程 分析营养素摄入量 同步 及变化状况
耗费人力、 物力较多, 对调查人员 的技术要求 较高
零食也要稳重并记录; 调查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 太短,3-7天为宜;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人群膳 食有差异,最好分季节调查
调查人员应具 备一定的询问 调查时间短、方 技巧和熟悉相 便,面对面应调 关食品知识才 查,应答率较高 能获得准确结 果
调查结果相 对粗糙,易 用出现漏报 、误报
调查人员应具备较好的表达 能力及素质(佩带证件、遵 守时间及尊重对方习俗); 详细引导询问调查对象对24H 的进餐情况(控制时间20-40 分钟); 7岁以下和70岁以上不作为调 查对象; 调查时间应连续3天或以上
通过询问的方式,让 调查对象尽可能准确 24H回顾法 地回顾调查前一天24H 3天 (询问法) 内食物消耗情况的方 法
做好调查前准备工作(了解 食物价格、生熟比值、体积 关系等); 个体或特 入户调查,详细询问24H内进 <24H膳食回 殊人群的 餐次数、食物种类、数量、 顾法膳食调 调查 剩余量,进食地点、时间及 查表> 膳食习惯; 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评价并 撰写报告
记账法
通过记录一定时期内 的食物消耗总量,并 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 数,计算每人每日对 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可统计一个 月,也可全 年分季度调 查
有详细账 目,就餐 人数变动 不大,如 幼儿园、 中小学或 部队
建立膳食管理账目(记录食 物消耗量,登记进餐人 数); 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 的摄入量; 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评价并 撰写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