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_倪语星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_倪语星


( 6)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单药为主, 原则上不超 过3d量 , 最 多 不 得 超 过7d( 特 殊 病 种 用 药 除 外 ) ; 遇 有 不 良 反 应时应做好记录, 并填表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3 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 3.1 监测和控制耐药细菌
重点抓特殊耐药细菌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一旦发现MR- SA、耐 万 古 霉 素 肠 球 菌 ( VRE) 、多 重 耐 药 的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和 鲍曼不动杆菌, 要告知所在的部门, 并协助该部门一起做好 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是: ①制定“特殊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办 法”, 以指导临床做好消毒隔离工作。②利 用 计 算 机 网 络 , 监 测耐药菌流行趋势, 及时反馈, 及时控制传播。③一旦发现暴 发流行, 立即到临床现场讨论和指导控制工作, 并及时做好 控制效果分析和总结。 3.2 制订指南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年 7 月第 43 卷第 7 期 ·社区护理·
老年人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刘腊梅 周兰姝
· 667 ·
【摘要】 目的 评估社区老年人照顾者的健康状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以提高照顾者的健康水平。 方法 选择上海市徐汇、 虹口、杨浦3个区老年人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不同年 龄组的照顾者其健康状况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 照顾者的健康状况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且照顾者的年龄越大, 其健康状况越差。 影响照顾者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照顾者的年 龄 、宗 教 信 仰 、职 业 、与 被 照 顾 老 人 的 关 系 、能 否 提 供 好 照 顾 、压 力 大 小 及 被 照 顾 老人的医疗费用支出。 结论 照顾老年人使照顾者自己的健康状况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应关注和重视照顾者的健康并开展相 关服务, 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 【关键词】 老年人; 照顾者; 健康状况; 【Key wor ds】 Aged; Caregivers; Health Status
( 1) 药剂科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负责抗感染药物应用 率的监测统计, 并定期向全院公布。
( 2) 药剂科负责全院抗感染药 物 应 用 的 指 导 、咨 询 工 作 ; 负责全院医护人员的有关知识的培训; 对于细菌耐药性高的 抗菌药物有权提出暂停使用的建议。
( 3) 检 验 科 和 药 剂 科 定 期 ( 每 年1~2次 ) 公 布 主 要 致 病 菌 及其药敏试验结果, 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 3) 耐药菌传播增加: 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 细菌 在患者间交叉感染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 通过宿主患者的转移, 耐药菌在医院之间甚至社区中传播。
病原体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 不仅使许多本来已经 有药可治的感染性疾病重新面临治疗的困难, 也给健康人群 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同时耐药细菌的交叉传播又大大加快 了耐药菌增长的速度, 增加了疾病治疗及预防和隔离感染患 者的医疗成本, 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又远远跟不上耐药菌出 现的速度, 遏制耐药菌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 6) 护 士 应 根 据 各 种 抗 感 染 药 物 的 药 理 作 用 、配 伍 禁 忌 和配制要求, 准确执行医嘱, 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配合 医师准确留取各种标本, 及时送检。 3.4 自查和督查 3.4.1 目的
落实指南及本院的实施细则,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的管理, 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 部分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 适当减少医保费用。 3.4.2 内容
根 据 卫 生 部 指 导 原 则 的 精 神 , 在 医 院 药 事 委 员 会 、医 院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领导下, 根据相关的指 南 、法 规 , 如 卫 生 部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指 导 原 则 》、上 海 市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指 导 原 则 》实 施 细 则 、瑞 金 医 院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指 导 原 则》实施细则, 和本院的监测数据, 由药 剂 科 及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管理科负责制订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指南。 3.3 实施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抗 菌 药 物 的 合 理 应 用 与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工 作 密 切 相 关 。一 方面, 抗菌药物是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必需武器; 另一方 面, 抗菌药物应用不当能导致菌群失调、细 菌 耐 药 性 增 加 、人 体重要器官损伤, 从而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引起耐 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因此,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医院感染 的控制至关重要。
( 4) 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 关 标 本 的 送 检 率 ( 涂 片 、培 养) , 深部感染应送厌氧培养,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 果, 严格掌握适应证, 合理选用药物。临床医师在临床使用抗 菌药物与本原则有冲突时, 应在病程日志上注明原因。
( 5) 严重感染病例如需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高一级抗 感染药物需上级医师批准。
作 者 单 位 : 200025 上 海 市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医 学 院 附 属 瑞 金 医 院 临 床 微 生 物 科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科
倪语星: 男, 博士, 主任医师, 主任, 博士生导师, E-mail: yuxing_ni@ya- hoo.com.cn
2008-04-07 收 稿
目前医院感染中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上升主要有以下 原因:
( 1) 存在耐药机制: 细菌天然存在或后天因为基因突变 或转移得到了耐药基因, 耐药基因决定了各种不同的耐药机 制, 使细菌能够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 2) 耐药菌产生增加( 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 由于过多 地使用抗菌药物, 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 的筛选。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 和 腔 隙 感 染 , 但 不 包 括 与 手 术 无 直 接 关 系 、术 后 可 能 发 生 的 全身性感染。 2.1.2 基本原则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 药。
( 1) 清洁手术: 通常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仅在下列 情 况 时 可 考 虑 预 防 用 药 。①手 术 范 围 大 、时 间 长 、污 染 机 会 增 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 ③异物植入手术; ④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包 括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率 、使 用 前 送 检 率 、血 培 养 标 本 合 格率; 没有指征地使用限制用药和特殊用药; Ⅰ类手术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细菌耐药监测和趋势分 析; 医务人员对耐药细菌和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和考试的情 况; 并将不合理的应用情况及时反馈给科主任和主管医师。
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细菌在自然界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 天然抗生素绝大多
数由微生物合成, 其中2 /3经链霉菌产生。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虽然可以杀死或抑制其他的细菌, 但也可能会杀死细菌自 己 , 所 以 “生 产 菌 ”自 身 必 须 具 有 耐 药 性 , 才 能 免 受 抗 生 素 对 自身的损伤, 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性。与临床治疗相关的 细菌耐药, 可能与天然耐药有关, 也可能是敏感的野生菌种 通过变异或者基因转移而获得, 即获得性耐药性。抗菌药物 的广泛应用及滥用扩大和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日益严 重的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 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工作重点 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 在 医 院 用 药 量 排 名 前10位 的
药品中, 抗菌药物占2~6个。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繁 多 、特 征 各 异, 合理用药指导、监管力度较弱, 临床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存 在 较 多问题, 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 医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治疗费用增加 以 及 医 药 资 源 的 不 合 理 利用。为此, 必须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阶段控制工作 的重点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和抗菌药物的分级 管理。 2.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2.1.1 目的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年 7 月第 43 卷第 7 期
·专题研究进展·抗菌药来自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倪语星
· 665 ·
【摘要】 所有的微生物都可能引起医院 感 染 , 但 是 那 些 能 够 通 过 接 触 传 播 、造 成 外 源 性 感 染 、致 病 性 和 耐 药 性 均 很 强 的 耐 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和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医 院 感 染 的 重 点 控 制 目标。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能够促使这些耐药细菌的快速增长。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遏制细菌耐药的产生和耐药细 菌在医院内的播散, 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医院感染控制的角度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首先是监测, 在监测的 基础上, 参照有关文件和要求, 制订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和实施细则, 并借助计算机系统的力量, 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同时在广泛宣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 开展以 自 查 、自 评 、督 查 和 整 改 相 结 合 的 抗 菌 药 物 合 理 应 用 行 动 计 划 , 力 求 改 变 传 统 的 思维及行为模式, 促进临床医师自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耐药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 【Key wor ds】 Resistant microorganism; Hospital Infectios; Anti-Bacterial Agents
( 2) 清洁-污染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
· 666 ·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年 7 月第 43 卷第 7 期
( 3) 污染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 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 不属预 防应用范畴。 2.1.3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的选择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应针对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选用药物, 青霉素和头孢唑林是最佳选择, 为避免发生 过敏的问题, 本院推荐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作为预防用抗菌 药物。 预防器官-腔隙感染: 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 种类选用, 并参考本院细菌耐药状况选用品种。如结肠或直 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 (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 。 2.1.4 给药方法和使用时间 接受清洁手术者, 在术前0.5~1h内给药, 或麻醉开始时给 药 , 如 果 手 术 时 间 超 过3h, 或 失 血 量 大 ( >1500ml) , 可 在 手 术 中给予第2剂。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 束后4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 不 超 过24h, 个 别 情 况 可 延 长 至 48h。手术时间<2h的清洁手术, 术前用药1剂即可。污染手术 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2.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根 据 各 种 抗 菌 药 物 的 作 用 特 点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社 会 经 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 将抗菌药物分为 非 限 制 使 用 、限 制 使用与特殊使用3类, 进行分级管理。 2.2.1 抗菌药分级原则 ( 1) 非 限 制 使 用 : 经 临 床 长 期 应 用 证 明 安 全 、有 效 , 价 格 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2) 限制使用: 鉴于此类药物的 抗 菌 特 点 、安 全 性 和 对 细 菌耐药性的影响, 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 制, 价格相对较非限制类略高。 ( 3) 特殊使用: 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 物, 一旦细菌对其出现耐药, 后果严重, 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者, 以及新上市的抗菌药, 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 资料尚不多, 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 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2.2.2 抗菌药分级管理办法 ( 1) 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 病 菌 种 类 以 及 细 菌 耐 药 情 况 、患 者 病 理 生 理 特 点 、药 物 价 格 等 因 素 加 以 综 合 分 析 考 虑。 ( 2)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 菌药物处方;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时, 应 根据该类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使用, 并应受主治医师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的监督检查, 有相关记录和签 名。 ( 3)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 应经感染 专科医师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 经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 格医师签名并应有相关记录。 ( 4) 紧急情况下, 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 菌药物, 但仅限于1d用量, 如需继续使用, 必 须 办 理 相 关 审 批 手续。 ( 5) 建立抗菌药物应用会诊咨询的工作常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