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五章


证券投资的分散主要有四种方法:期限分散法、地域分散法、类型分散 法和发行者分散法。
在这些分散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期限分散法。
而期限分散的主要办法是梯形期限法。
梯形期限法——等距离到期投资组合
前提:当预测利率波动的能力和保值技术能力有限时,选择此策略。
基本内容:首先确定证券投资的最长期限 N ,然后把资金量均匀地投资在不 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即 1/ N。
金融债券: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 间债券市场依据法定程序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根据利息的支付方式: 1、附息金融债券 2、贴现金债券
根据发行条件 1、普通金融债券 2、累进利息金融债券
1
公司债券
指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并向债券持有者承诺,在指 定的时间按票面金额还本付息
五、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策略
在存在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税负差异,从而使两种债券出现税 前收益率与税后收益率不一致时,银行应在投资组合中尽 量利用税前收益率高的应税债券,以其利息收入抵补融资 成本,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资于税后收益率最高的减免税 证券上,从而提高证券投资盈利水平。
所谓最佳避税策略是指将资金在收益率高、税率高的公司债 券和收益率相对较低但可以获得免税的免税债券之间合理 分配,从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短期投资战略(前置期限策略)
短期投资战略,又称前置期限法,是指当银行面临高度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且银 行分析认为一段时期内短期利率将趋于下跌,银行把其绝大部分投资资金,全部投 放在短期证券上,几乎不购买其他期限的证券。
此种投资法强调流动性管理,并且避免利率上升遭受大额资本损失。
短期投资策略图示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76000 776000 820000 -44000 0 -44000
820000 120000 940000 820000 120000 0 120000
第三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票面收益率
指名义收益率,证券票面收益与 票面额的比率
当前收益率=(证券 票面收益/当前市场 价格)*100% 当前收益率
投 资 金 额
0
1
2
3
4
5
期限/年
图1.梯形期限投资策略
二、期限分离法
期限分离法和分散化投资法正好相反。分散化投资法是将全部资金平均 分摊在从短期到长期的各种证券上,而期限分离法是将全部资金投放在 一种期限的证券上,或短期,或长期。 这种投资方法具有很大的风险,不能保证银行获取中等程度的收益。但 银行一旦获利,收益也会很高。 期限分离法有三种不同的战略:短期投资战略 长期投资战略和杠铃投资战略。
商业银行的投资种类
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越发达,银行可选择投资的证券种类将越多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
股票
商业票据
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 指由中央政府的财政部发行 的借款凭证
政府机构债券 指除中央财政部门以外其他 政府机构所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 指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地方 政府发行的债务凭证
金融债券
30 20 10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期限(月或年)
%
到盈利目标。
三、灵活调整法
灵活调整法,又称 ,是所有期限战略中最具有进取性的战略,银行按 照对利率和经济的当期预测,不断调整所持有证券期限。当预测长期利率将下降,长 期证券的价格将上涨时,商业银行就把短期投资资金转移到长期证券上;当预测短期 利率将下降,短期证券的价格将上升时,商业银行就把长期资金转移到短期证券上 。
战略:所有证 券投资都是短 期的。 优势:加强银 行的流动性头 寸管理并避免 利率上升遭受 大额资本损失
70%
30% 1年 2年 3年 4年
05年 期限长期投源自战略(后置期限策略)长期投资战略,又称后置期限 法,是银行将其绝大部分资金 投资于长期证券上,几乎不持 有任何其他期限的证券。如果 利率下跌,使银行证券潜在收 入最大化。此种战略强调将证 券投资组合作为收入的来源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策略的含义
是指银行将投资资金在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证 券中进行分配,尽可能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协调,使风险最小,收益率最高,从 而达到有效证券组合。 就是对投资者最有利的证券组合。它是指在证券投资总额一定的 条件下,承担的总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较高的证券组合,或者是预期收益相同 但组合的总风险度最低的证券组合。
长期投资战略图示
• 战略:大多 数证券投资 都是长期的。 • 优势:如果 利率下跌, 使银行证券 潜在收入最 大化
占 所 持 证 30 券 总 值 20 的 百 10 分 比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
) 期限(月或年)
%
杠铃投资战略
杠铃投资战略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将其全 部投资资金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放在 短期证券上,一部分投放在长期证券上,而 对中期证券则基本不投资。 杠铃投资战略与短期投资战略和长期投资战 略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第一,比较灵活, 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其投资进 行调整。第二,杠铃投资战略可以使银行的 投资活动在保持较高收益的同时,保持一定 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主讲人:赵明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目录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方法与策略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安排
放款
投资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含义与功能
含义:指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收益,在证券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
获取收益
1
2
保持流动性
分散风险
5 4
3
合理避税
4
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某银行计划发行1000万美元大额存单,这笔资金将专门用 于证券投资。大额存单利率为8.2%,并必须对大额存款持 有3%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现有两种可供银行选择的债券, 一种是名义年收益率为10%的应税国债,另一种是年收益率 为8%的免税市政债券,该银行所处边际税率等级为34%。问 该银行如何组合证才能使投资收益率最高?
证券投资组合效果比较
全部投资于应税国债
投资组合方式 应税国债 免税市政债 损益的预期变化 利息收入 应税国债 免税市政债 利息收入总计 利息支出 大额存单 净利息收入 所得税(34%) 税后净收入
全部投资于免税市政债
最佳组合 投资
8200000 1500000
9700000 0
0 9700000
970000 0 970000 820000 150000 51000 99000
到期收益率
H公司于2004年1月1日以1010元价格购买了TTL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 元、票面利率为10%的5年期债券。要求: (1)如该债券为一次还本付息,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2)如果该债券为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每年到期的证券收入现金流再投资于N 年期的证券上,连续地向前滚动。
例:某中小银行可接受的证券投资最长期限为5年。银行把证券投资组合的20%投放在 一年期的证券上,在2、3、4、5年期的证券上也各投放20%。当第1年的证券到期后, 所收回的资金再用于购买5年期的证券,此时原有的证券的期限都缩短了1年,整个证 券投资组合的期限结构仍然不变(如图1) 优点 ① 管理方便,易于掌握; ② 银行不必对市场利率趋势进行预 测,也不需要频繁进行证券交易 业务; ③ 这种投资组合可以保障银行在避 免因利率波动出现投资损失的同 时,使银行获取至少是平均的投 资回报。 缺点 ① 过于僵硬,缺少灵活性。当有利 的投资机会出现时,不能利用新 的投资组合来扩大利润,特别是 当短期利率提高较快时。 ② 作为二级准备的变现能力有局限 性。银行有应急流动性需要时, 银行出售中长期证券有可能出现 投资损失。
到期收益率=[债券面值(1+ 票面利率*债券有效年限)债券买入价]/(债券买入价 *剩余到期年限)*100%
持有期收益率
如某人于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价格购买了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 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发行的10年期国库券,并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 价格卖出,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2
股票
指股份有限公司发给投资者证明其股东身份并凭以领取股息的凭证
3
商业票据
指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用来证明交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 面凭证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方法与策略
在证券投资业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投资方法,以求尽量减少风险和增加收益
代理证券发行 证券包销 证券套利
指利用证券的现货和期货价 格的差价进行套买套卖,从 中获取差额收益的活动 指商业银行与证券发行人签 订合同,由商业银行按一定 价格买下全部或销售剩余的 证券,再由银行向市场公开 发售,证券发行人按规定给 银行一定的报销费用 指商业银行接受证券发行公 司的委托,代为办理有价证 券发行的各项有关事项的业 务
◆此种方法可能赚取大量的资本利得,但也可能招致巨大的资本损失。采用该方法 要求对市场有深入了解。
即按照对利率和经济的当期预测,不断调整所持证券的期限。
这种投资策略的优势是可以使银行的盈利潜力最大化 (同时损失也可能最大)
从表面上看,灵活调整法与杠铃投资战略 比较类似,实际上二者有很大的差别。在 杠铃投资战略中,虽然投资资金也随着收 益曲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调整过程仍 以杠铃的另一端保持一定证券为前提,尽 管数量可能不是很大。而灵活调整政策更 加主动,只要商业银行预测某种证券的价 格将会上升,资金就可以全部转移到此种 证券上,而不必考虑是否还要保留一定数 量与之在期限上对称的证券。
利率预期调换 市场利率变化对各种不同证券的收益率影响效果是不同的。根据对利率走势 的预测,将对利率变化反应产生不利的证券,调换为产生良好效应的证券。 市场内部差额调换 两种证券在期限、预期收益率、风险等级等方面各项情况均相同时,只要有 一项不同,但这项不同并不一定会必然产生未来价格或收益的影响,仅仅出 于流动性、风险的考虑,也需要将所持有的较劣证券更换成新的品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