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疼痛病例分享
剂量滴定增加幅度 50%~100% 25%~50% ≤25%
治疗方案
9月7日局部浸润麻醉下超声引导留置腹腔引流管,腹腔 热灌注化疗2次,共使用紫杉醇300mg BRCA1/2基因检测野生型 纳武单抗 180mg 14天/次 共3周期治疗 CA125:205IU/ml 阿片类药物加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40mg q12h, NRS 评分2分,疼痛控制可
病情继续进展
2017.10.15 患者病情加重,不能进食,腹部DR示肠梗阻, 给予禁食水、质子泵抑制剂型及生长抑素,同时给予营养 支持
疼痛的部位与以前一致,疼痛的程度同前
怎么办?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 • 静脉镇痛泵? • 芬太尼透皮贴?
一般而言,阿片类药物以口服给药途径最常见;然而,有指征时,为使患者感觉 最为舒适,也可采用其他途径(静脉、皮下、经皮、经黏膜、直肠)。
• 除口服途径给药外,其他无创性途径给药的应用日趋 广泛,如芬太尼透皮贴剂。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 呕吐或胃肠梗阻,可以首选芬太尼透皮贴剂或其它直 肠栓剂等。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和管理》
锐枢安R(芬太尼透皮贴剂)
• 商品名:锐枢安R • 通用名:芬太尼透皮贴剂(Fentanyl
• 恒定速率持续释放药物72小时:给医生、患者带来更多方便;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睡眠更好
伴有以下症状的癌痛患者优选芬太尼透皮贴剂
吞咽困难—芬太尼透皮贴剂
无需口服
恶心呕吐—芬太尼透皮
贴剂无需口服,恶心、呕吐 发生率低
肠梗阻—芬太尼透皮
贴剂无肠道负担,可用于 肠梗阻
便秘—芬太尼透皮贴剂较少
作用于胃肠道阿片受体,便秘 发生率低
目前状况
• 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量至24.75mg q72h 治疗 • 疼痛控制良好,NRS评分0-1分 • 患者自觉上腹胀满症状减轻 • 体检:肠鸣音亢进,不全性肠梗阻 • 开始口服少量流质饮食
芬太尼透皮贴剂药代动力学及临床意义
• 经皮肤吸收:避免口服,给吞咽困难或严重呕吐患者带来福音;吸收不受胃肠道状态影响
既往用药
2016年01月 CA125:317.4U/ml 吉西他滨1.4g d1.8+奥沙利铂200mg d1(2周期)
2016年03月 阿帕替尼 500mg po 2016年09月 CA125:222.21U/ml
培美曲塞800mg d1+奈达铂60mg d2-3(4周期)
病情摘要
2017年02月 CA125>1200 IU/ml 腹部CT提示网膜转移
肝肾功能不全
—芬太尼透皮贴剂代谢 产物无活性,无肝肾功
能禁忌症
消化道肿瘤—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消化道 肿瘤患者吸收好,胃肠道不
良反应少
谢谢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CT稳定图片病情进展
2017年09月 CA125:500 IU/ml 腹部彩超提示大量腹水 • 疼痛部位:全腹部 • 性质:内脏痛、躯体痛 • 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 • NRS评分7-8分 • PS评分1-2分
剂量滴定增加幅度参考标准
• 疼痛强度(NRS) • 7~10 • 4~6 • 2~3
既往用药
2008年01月 多西他赛120mg d1+顺铂40mg d1-3(6周期) 2010年10月 CA125:286.5U/ml 腹部CT无异常
紫杉醇240mg d1+卡铂100mg d1-5 (6周期) 2015年02月 CA125:754.1U/ml
多西他赛120mg d1+卡铂100mg d1-5 (4周期)
简易等效镇痛剂量转换表
目前治疗状况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 q12h,按照计量转换公式计 算之后相当于芬太尼透皮贴50ug/hr(2贴)。 停用全部口服药物 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全胃肠道外营养 疼痛控制良好,NRS评分1-2分。
病情继续进展
2017.11.15 疼痛加重,疼痛评分8分,腹部CT显示 病
Transdermal Patches) • 适应症
– 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以及那些只能依靠阿片 样镇痛药治疗的难消除的疼痛
剂量转换
从其他阿片类药物转变为使用本品,应遵循以下步骤: 1、计算前24小时镇痛药用量。 2、应用“等效剂量转换公式”将上述用量转换为等效本品剂量 3、如有需要,可进行剂量调整,调整幅度为12μg/小时或25μg/
• 不经胃肠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极少结合胃肠道阿片受体,降低恶心、呕吐尤其是便秘的发生; 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肝脏负担
• 易通过血脑屏障,与μ 受体激动剂高选择性结合,达到中枢强效镇痛作用;对中枢其他受体几乎无 效应,很少发生与其它受体结合而产生的副作用
•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代谢产物无活性、无毒:是肾功能不全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时的优先选择
晚期卵巢癌疼痛病例分享
病情摘要
• 患者王某,女,53岁 • 以“卵巢癌术后10年,腹部疼痛半月”为主诉入院 • 10年前因“下腹部不适”就诊,腹部彩超提示:双侧附件
肿物,于2007年12月10日行“次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 膜切除术”,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中分化内膜样腺癌,可 见大片坏死伴大网膜转移,宫颈残端未见癌。
小时,依据镇痛需要来补足剂量,以达到最低的适合剂量。
剂量转换
4、在首次使用本品至镇痛作用开始起效期间,应逐渐停止先前使 用的镇痛药。
5、需要准备短效镇痛药以缓解爆发疼痛。 6、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直至达到足够的镇痛效果。如果在首
次使用后镇痛不足,可在用药3天后增加剂量。其后每3天进行 一次剂量调整。剂量增加的幅度通常为12μg/小时或25μg/小时。
疼痛评估:全腹疼痛,右下腹为重,内脏、躯体痛,活 动后加重,NRS评分4-5分。
CT图片
治疗方案 伊立替康240mg d1+洛铂50mg d2(6周期)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20mg q12h po
疗效评价
• 病情稳定,CA125降至正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进展 • 疼痛控制良好,NRS评分控制在0-1分。 • 患者PS 评分1分
情进展
2017年11月16日 患者出现爆发痛,爆发痛3次, 使用吗啡针30mg
2017年11月17日 患者出现爆发痛,爆发痛4次, 使用吗啡针40mg
2017年11月18日 仍诉疼痛,疼痛评分4分
每日短效阿片解救用药次数大于3次时,应当考虑将前24小时解救用药换 算成长效阿片类药按时给药。 前24小时使用总量: 40mg吗啡针=120mg口服吗啡=2贴芬太尼透皮贴 2017年11月18日应予以基础使用量4贴 患者NRS4分,增量25%-50%,使用芬太尼6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