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文: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第1课时 课件(1)(鲁人版必修3)
语文: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第1课时 课件(1)(鲁人版必修3)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⑬危言耸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权利·权力 权利: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有的 支配力量。
权利 例:①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________”。
②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______”。 权力
课堂小结 1.结构图解
2.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游览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阿雷 奥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以及迈锡尼遗址和海神 庙,通过对古希腊“石头”的描写,阐释了自己 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保护的态度和 方法。
3.写作特色 (1)视角独特,联想丰富。 作者对古希腊的“石头”, 不是一味地沉醉在 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而是关注古希腊文明与中 国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关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 化的融合与并存,他从希腊人对文物保护的态度 和方法看到的是希腊人的聪明与睿智,看到的是 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欠缺与不足。 独特的视角, 值得我们思考。
喻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⑦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⑧量体裁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身体裁剪衣裳,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申明·声明 都是陈述理由,表明态度。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申明 例:①向厂里______、向法院______。 申明
②我______、外交部______。 声明 声明
(3)消失·消逝 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 消逝: 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 强调结果。 “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消逝”变化经历的时 间可长可短,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时,要用 “消逝”。
仿佛( ②佛 . 佛像( .
fú ) fó )
混水摸鱼( hún . ④混 混沌( hùn ) .
)
zhā ) zā )
2.辨形组词 炯(炯炯有神 ) ① 迥( 迥然不同 ) 悍( 剽悍 ) ③捍(捍卫 ) 焊( ( 焊枪 )
淬( 淬火) ⑤ 啐(啐了一口唾沫)
消失 例:①飞碟在天边打了个圈,很快便______了。 消逝 ②随着时光的______,我们的两鬓也渐渐泛白。
(4)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 工夫: 也可等同于“功夫”, 但一般用来指时间。
功夫 例:①这幅字______很深。 工夫 ②我上学那______,你还是个小孩子。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冯骥才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
茏(草木葱茏 ) ② 笼(竹笼 )
镌( 镌刻 ) ④携( 携手 ) 隽( (隽永 )
玄( 玄奥) ⑥ 弦( 弦外之音 )
3.词语释义
形容精神饱满,光彩四射。 ①神采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宇轩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度、气概不平凡。
5.冯骥才对古希腊石头的欣赏,也就是对外族文明 的欣赏,从文中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
答案
作者当然不会简单地一门心思地沉醉在对外
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 古代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与世 界文化的融合与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 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古代佛 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 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的 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 ③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谨慎的样子。
④浩无际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浩瀚而没有边际。 双方用刀剑等短兵器进行搏斗,比 ⑤短兵相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 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 ——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 掌握本文的重要词语, 了解冯骥才的情况及其创作。 2. 学习、 借鉴作者借“石头”把古希腊文明与现代文 明结合起来的写法, 学习论史说人的写法以及联想 的方法。 3.感受古文明,保护古文明,创造新文化。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暧昧( ài ) ②钦佩( qīn ) . . ④泯灭( mǐn ) . ⑦粗糙( cāo ) . ⑩隧道( suì ) . ⑬遁去( dùn ) . ⑤庇护( bì ) . ⑧龟裂( jūn ) . ⑪聆听( línɡ ) . ⑭呵护( hē ) .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⑨扑朔迷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林林总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繁多。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不能赶 ⑪望尘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上,比喻远远落后。 ⑫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完没了地说话。
作者“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思接千载, 浮想联翩, 由阿雷奥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 神驰万里, 想到“纪元前丝绸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 历史”,想到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 等等,联想丰富。 (2)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2) 如:“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 走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 时代所特有的光芒照得发亮。”
③甬道(yǒnɡ ) . ⑥亢奋(kànɡ ) . ⑨和谐( xié ) . ⑫神谕( yù ) . ⑮坍塌( tān ) .
⑯废墟( xū ) ⑰坚不可摧( cuī ) . . ⑱神采焕发(huàn ) .
(2)多音字 干劲( jìn ) ①劲 . 苍劲( jìnɡ ) .
纵横( hénɡ ) ③横 . 横财( hènɡ ) . 扎进( . ⑤扎 包扎( .
二、深层探究 4.文中说,古老的石头“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 的表情”。你是怎样理解“历史的表情”的?
答案 “每一块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其实并没有 死亡,它们犹然带着昔时的气息。”“石头上的残痕 则是它们命运的印记与年龄的刻度。”这些都是对历 史的最真实的记录,也正是今人对历史沧桑感的一种 真实的认识。
在冯骥才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 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 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将冯骥才眼睛照得闪 闪发亮的是那个“英雄时代”的欧洲史上最伟大的 雕像。
2.对“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 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
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脚步,站在它们中间就如同站 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
3. 《古希腊的石头》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 现代人交谈。作者正是通过展示古希腊及各种石头, 不但发现了“历史美”和“文化美”,更重要的是体 味到了“石头”的价值,由此启发人们尊重历史、保 护文物的情感。
答案 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宗教密不可分。宗教崇拜 的对象就是神话中主要的神与英雄。有些神话往往就 是有关崇拜的解释与补充,而作为宗教崇拜出现的雕 塑(古希腊的石头)则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冯骥才因为《荷马史诗》而崇敬古 希腊文明,因为这些雕塑反映了古希腊文明,或者说 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于 是他喜欢上了古希腊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