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1.管理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对象是相关资源,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2.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亨利·甘特、福特、吉尔布雷斯夫妇等。

3.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巴纳德等。

4.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1949年“行为科学”正式产生,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力很大的科学家及其理论,主要有马斯洛及其需要理论、麦克雷戈的XY理论、麦克兰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费鲁姆的期望理论等。

5.决策管理学所讲的决策,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在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时,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的活动。

决策是指向未来的,而未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一切决策过程都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确定决策目标;第二,设计备选方案;第三,评价和选择方案;第四,对付诸实施的方案进行评价。

6.计划计划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计划内容都包含“5 W 1 H”: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计划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约束性的特点。

7.组织组织是指服从计划,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8.领导领导就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率领着一群人去达到目标。

领导必须有以下三个要素: (1)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者追随者;(2)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

在指挥、带领、指导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要有指挥、协调、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领导权力有五个来源:法定性权力、奖励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等。

9.激励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10.有效沟通所谓有效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力强,因而和组织的智能(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是连在一起的。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11.控制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

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行政管理知识精讲(一)1.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活动。

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其主要活动方式和目的是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意志。

立法体系、司法体系和公共行政体系的综合集成,构成一国宏观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与前两者相比,公共行政体系是一种具有突出的日常性、操作性、创造性和权变性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主要具有以下功能:执行国家意志,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映。

与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的存在是政府职能的基本依据。

(1)政府职能的属性政府职能的属性是指政府职能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为公共性、法定性、执行性、强制性、动态性和扩张性。

(2)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从政府基本职能看,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维护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令规章的实施。

主要通过制定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确定和巩固国家的基本意识形态、基本社会制度、主要价值规范,从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②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秩序。

保卫职能在国家间关系上主要表现为通过国防、外交、对外政策,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

③扶助职能,即扶助公民、公民团体和工商组织均衡发展,扶助弱者生存。

④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

⑤服务职能,即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直接造福于国民。

⑥发展职能,即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启发、诱导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政府职能产生作用的领域看,政府职能包括:①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和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②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

③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和发展卫生体育。

④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

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

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和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3)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是一种相互依存、协调互补的内在统一关系。

当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政府职能“越位”、政府职能“错位”、政府职能“缺位”。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社会对政府的支持和监督、政府与社会通过合作共同治理社会。

(4)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方式:①行政职能的纵向变动,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限调整;②行政管理职能的横向变动,主要是行政组织各部门之间权力的重新划分;③政府行政机关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职能变动。

3.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了履行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的有职位设置、人员配备和制度规范的机构实体。

在我国,行政组织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

(1)行政组织的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为:领导机关、职能机关、办理机关、参谋咨询机关、直属机关、派出机关。

(2)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

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制,即同级行政机关和每级行政机关内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合方式。

4.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进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其内容包括:(1)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研究制定人事行政的法规和规章,规范人员录用、工资福利保险、流动、退休等管理行为。

(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行政管理的要求,制定公共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确定公共人才开发战略目标,引导和组织公共人才资源开发活动。

(3)建立规范的人才竞争机制,依法监督检查人事活动,维护公共人才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人事行为的公平、公正。

(4)依据国家法律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法规和政策,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负责公务员的考核、培训、晋升、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管理,开发公务员智力资源,提高公务员素质,规范公共服务行为。

人事行政的任务是选用合格的行政公务人员,使他们尽职尽责,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以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较好地完成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任务。

人事行政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人惟贤的原则、德才兼备的原则、适才适用的原则、科学分类的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用人治事的原则、以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为指导的原则。

行政管理知识精讲(二)5. 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是我国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在吸收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和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的长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

职位分类的程序是:职位设置、职位说明书的制定、确定职位的类别与级别、职位的管理。

这些都是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2)新陈代谢制度我国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主要包括考试录用、调任、辞职、辞退、退休等内容。

①考试录用。

公务员的录用,即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从社会上选择人员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进入公务员队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