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下册第一篇: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下册5、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现在,买彩票是人们投资项目之一,如果你家买彩票了,你希望有什么样的结果?(中奖,或中×等奖)由此看来,中奖了,你们一定很高兴,可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中奖了,但是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喜悦,这到底为什么呢?2.这节课我们学习19课,《中彩那天》。
板书课题。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词情况,注意正音。
3、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交流自己掌握词语的情况。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三、学生质疑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五、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1.找出意义深刻的句子,用横线做上标记。
2.交流本课意义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词。
2.说一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
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
)3.默读课文。
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4.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5.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是怎样守信用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重点(一)学习三~五自然段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①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②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b.品读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c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六~八自然段①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②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③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1.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家庭的责任感)④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⑤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①朗读。
(出示投影)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②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
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C.共同讨论其他不理解的地方。
●拓展延伸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你怎样看待诚信,自由谈谈。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以“诚信”为题交流自己的看法。
万年牢学习目标:、认识8 个生字。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Powerpoint 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1、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板书:做人――万年牢)※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
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验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五、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7.尊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二、学生自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重点理解: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提示:故事《尊严》发生在,主要人物是和。
课文主要叙述了的事。
(在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后,可让同桌互相交流。
)4、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
说说字典上对“尊严”一词的解释,以及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
尊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尊、自立、自强、自立,它是庄重、严肃的,那让我们带着对尊严的理解,再来齐读课题。
2、复习(1)开火车读词语:逃难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款待狼吞虎咽骨瘦如柴赞赏许配(2)用这些词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年轻时的哈默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生命都面临威胁。
可是,二十年后,他却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放映课件),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哈默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先走进这个年轻人,走进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看看他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的。
二、深入朗读,品味词句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点拨,揭示中心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
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5、认识杰克逊大叔。
(1)人,不仅要懂得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杰克逊大叔就是这样一个人。
(2)找到文中描写杰克逊大叔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
(3)理解杰克逊大叔懂得尊重别人的思想。
三、总结拓展1、学完课文之后,再谈谈自己对“尊严“的新的理解。
2、(出示格言)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柯林斯托姆也说:“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他们的话都说明了尊严的重要。
(学生读记格言)3、如果此时哈默和杰克逊大叔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些什么?4、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你能说说吗?5、课文我们学完了,但老师希望哈默的精神对我们的激励没有完,它将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时刻鼓励我们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要懂得自尊、自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