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青岛版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0~52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认识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意义。
2.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实际运用中能迅速提取这些表象做出初步的估计和判断。
3.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过程中,感受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发展空间观念。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建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面积表象。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两张纸;学具:学具袋(内有圆形纸片若干、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边长2平方厘米的大正方形纸片若干,厨房长方形、餐厅正方形纸片各一张,测量记录表一张)、信封(内有两张大小不同的两张卡纸,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活动:引出对物体表面大小的比较。
(一)情境引入。
师:羊村里正在举行涂色比赛,喜洋洋和灰太狼都去参加了,村长为它们准备了两张卡纸,谁先涂完谁就赢。
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
生:喜洋洋一定选择小的涂,不选大的。
师:你们所说两张纸的的大小指的是哪些地方?谁来摸一摸?预设:黑板的面的大小是黑板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是课桌面的面积,课本的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3.比一比:物体的面积有大小,你能比较出哪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一眼就能看出面积大小的物体面。
如:黑板面的面积比数学封面的面积大……总结归纳:像刚才那样我们摸到的这些物体的面有大有小。
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渗透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培养了学生抽象能力,实现了一维到二维空间的转化,有效促进活动内化,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感知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师引导:其实物体的表面不仅有大有小,而且还有很多形状呢?1.认识封闭图形提问: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我们还学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师:请你比一比这些图形中谁最大?生比较大小。
接着出示不封闭图形,提问:这些图形能比较大小吗?什么样的图形才能比较大小?生:自由发言。
小结:像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举例说一说平面图形面积含义学生举例说明: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语言对面积进行简单的描述。
这些描述和解释,用语言促进感知,用丰富的材料作为基础,有利于学生认识面积的意义。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在理解面积的意义的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已经对面积有了很深的认识。
我们的好朋友亮亮搬新家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亮亮的新家去看一看,在那儿,你又有什么发现呢!(三)比较图形的面积。
1.猜测。
预设:学生猜测餐厅和厨房的大小会有争论,一方说餐厅大,另一方说厨房大。
教师引导:怎么比较?学生思考想办法。
2.验证。
直接比较餐厅和厨房怎么样?(学生会说出要借助平面图比较,就是比较餐厅和厨房的平面图,看看重叠后哪个大哪个小。
)观察画面: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① 课件演示----重叠法。
过渡:厨房和餐厅重叠后仍然无法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长方形,我们很难一下子就判断出来哪个大,哪个小,那该怎么办呢?②小组合作,动手验证。
小组探究,借助手中的学具,和同伴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方法。
课件给出探究提示:A.每小组先商量一下,从学具袋中任选一种图形,分别在餐厅和厨房的纸片上摆一摆。
B.摆完后小组内数一数你们组的个数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借助学具袋内的学具,在小组中尝试用比一比、摆一摆的方法合作来解决和验证,师巡视并及时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活动,努力体验学生的主体性。
观察法、重叠法师两种直接比较的方法,图 1 图 1图2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利与弊,从而产生探究新的比较方法的欲望。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渗透点:在图形比较这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探究过程,从而对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展示各种验证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展示台上边展示边汇报):预设: 摆圆片法:我们小组利用圆形摆满正方形和长方形,发现正方形用了9个,长方形用了8个,所以厨房大。
摆大方块法:我们觉得用圆摆不好,因为摆了之后还会有空隙,所以我们用较大一点的正方形摆的,发现正方形用了9个,长方形用了8个,所以厨房大。
摆小方块法:我们利用小正方形摆的,发现正方形用了36个,长方形用了32个,所以厨房大。
但是很费时间。
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到这么多办法都验证了餐厅的面积比厨房大。
(二)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引导:想一想,测量图形的面积时,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更合适呢?预设:1.我们有的选圆片,不能正好铺满,有空余。
2.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都正好铺满,但是个数不一样。
质疑:都是测量图形面积可为什么摆的个数都不相同?预设:因为每一次测量物体的面积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提问:那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讨论交流。
过渡:对!所以为了方便,需要统一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为什么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以及“为什么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然后再介绍各种面积单位,并让学生形成表象。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在经历面积单位的统一过程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
】(三)联系实际,自学面积单位。
提问: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它们是怎样规定的呢?小声的读一读,完成自学内容。
班内汇报交流:1.认识平方厘米。
①认一认。
学生拿出学具袋中较小的正方形,动手测量它的边长,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可以用字母cm²表示。
②找一找。
师: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预设:大拇指指甲的面积,计算机键盘的按键面积,开关按钮的面积……③估一估,量一量。
橡皮的面积大约几平方厘米?学生先估一估,再利用1平方厘米测量自己橡皮的面积。
过渡: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
怎么样?(1平方厘米太小,测量起来太麻烦了)确实,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是用来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的面积的,那你从学具袋中找找哪个纸片适合测量课桌的面积?2.认识平方分米。
①认一认。
学生拿出较大的纸片,观察、测量,会得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用字母dm²表示。
②找一找。
师: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预设:手掌的面积,墙面开关表面的面积,粉笔盒的一个面的面积……同位合作利用1平方分米测量课桌的面积。
过渡:现在请你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我们教室的面积。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会明确用1平方分米测量不合适,应该用再大一些的单位——平方米。
3.认识平方米。
①小组交流:1平方米是多大?该用什么字母表示呢?预设: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用字母m²表示。
②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大约能站几位同学?学生试一试。
【核心素养渗透点:三个面积单位的建构既有共性又有侧重:1平方厘米是基础,积累了研究面积单位的学习经验,学生通过测量、描述、总结、寻找,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理解了面积的大小就是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发展空间观念;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借助1平方厘米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知道了面积的含义,也理解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猜测——验证(指板书)的过程,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上会经常用到。
过渡:既然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知识,那就来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吧!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再估计题目中的所提供的物体表面的面积,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2.淘气日记。
学生读一读,班内汇报交流。
3.我是小小创作家下图中每小格是1平方厘米。
请用彩笔在方格中涂你喜欢的图形,并说出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先想一想:构思一下想画什么样的有趣图形?学生思考。
(2)画一画:动手画图。
(3)班内展示交流时对有创意的作品予以表扬。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环节设计上注意了习题的坡度,层次清晰,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面积及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学生在巩固拓展,应用概念过程中,学生能够严谨思考问题,并能够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同时还要敢于质疑,坚持真理。
】[板书设计]面积、面积单位的认识物体表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1平方厘米 1cm²猜测1平方分米 1dm²1平方米 1m²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