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全册导学案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原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原理。
难点:会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学案自学一、 知识链接:1、 0.25+0.25+0.25+0.2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2、把0.4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
3、把65缩小到它的是( )。
4、根据360×25=9000,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36×25= 3600×25=360×250= 360×2.5=5、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 探究新知自学课本第2页,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燕形风筝( )元,买3个燕形风筝多少元?列式: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想想都可以怎样计算,把过程写在下面。
你能想出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法吗?3.5×3 这个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能否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呢?① 3.5 元× 3想:(1)3.5是用元作单位改成用( )作单位就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2)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3)此时计算出的结果是以()为单位,再把这个结果改成用()作单位。
2、买5个三角形风筝多少钱?列式:你能用转化的思考方法列竖式计算吗?②改成用()作单位改成用()作单位3、列竖式计算0.72×5=0.72不是钱数,还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计算吗?请尝试。
③(小数如何变化?)(积应如何变化?)根据(),竖式③中的积用最简方式写出是()。
三、总结规律对照竖式①②③,想一想,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有哪些要点:达标测评1、课本第3页做一做第1题请总结: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哪些不同。
2、列竖式计算0.21×18= 0.36×9= 3.4×16=0.86×7 3.5×16 12.5×42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因数变化与积变化的联系掌握不够好,下节应重点再做以讲解。
小数乘小数第2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原理,能正确进行笔算。
2、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原理,正确进行笔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原理,正确进行笔算。
学案自学一、知识链接:列竖式计算0.4×93= 0.75×3=二、探究新知自学课本第4-5,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换多大一块的玻璃这个问题列式为:列出的算式和上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结合上节课思考方法和以往的计算经验,你能自己列出竖式解决问题吗?1.2 ( )× 0.8 ( ) ×观察这个竖式和知识链接中的两个竖式,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2、尝试练习6.7×0.3 4.35×0.04 0.56×0.04想一想,上面这些小数乘法怎样计算的?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小结: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达标测评1、判断:(1)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2)确定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列竖式计算3.7×4.6 0.29×0.07 6.5×8.41.8×23 0.37×0.4 7×0.86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还可以,基本上都能准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还要多加练习,加强学生做题的熟练度。
小数乘小数第3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倍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掌握验算方法。
2、能运用倍数的含义和小数计算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倍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
难点:理解倍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
学案自学一、知识链接:列式计算0.85的9倍是多少? 3.2的5倍是多少?二、探究新知自学课本第6页,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野狗追得上鸵鸟吗?你从哪条数学信息中作出判断?关于“1.3倍”,你是怎样理解的?倍数可以是小数吗?课本上小女孩算的对吗?你都有哪些好的验算方法?请列举2、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用竖式计算)2.6×1.08=27.08 4.1×1.2=3.123、完成下面的题目。
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
因数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
因数等天1,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达标测评一、判断1、一个数的1.2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3、4.37×3.8=166.06 ()二、比较大小756×0.9 ○ 756 1×0.94 ○ 14.25×1.1 ○ 4.25 31.4×1.2 ○ 31.4三、列竖式计算并验算0.5×0.54 0.76×0.32四、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 倍,这颗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规律掌握不够好,应多加练习、强调。
积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理解求积的近似值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知道积的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的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难点:能运用取近似值的方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学案自学一、知识链接:我们以前学过用什么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值?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二、探究新知阅读课本第10页例6,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人嗅觉细胞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本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又有什么要求?请按要求解答。
三、计算下面各题。
0.8×0.9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小结:求积的近似值时,就先算出积,再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看一位,来决定积的近似值。
达标测评一、判断1、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
()2、“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当得数保留2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3、7.99精确到十分位是8。
()二、解决问题。
1、一千克大米2.35元,17.5千克大米大约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水果店有38箱苹果,每箱重25.04千克,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一本书得封面长18.4厘米,宽13厘米,这个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数)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的是3.0,原来的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连乘、乘加、乘减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交流解决问题中的不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难点: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学案自学一、知识链接:先看清楚每道题中都含有哪些运算,想好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12×5×60 30×7+85 900-250×3二、探究新知阅读课本第11页给出的信息,你认为100块够吗?口算:列式:110块够吗?怎样计算更快呢?你的方法是: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多种策略,你认为课本上小女孩和小男孩谁的方法更简单。
看一看,小女孩用到了哪些运算,小男孩呢?你呢?再分析一下每个人的运算过程,你认为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小结: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计算下面各题。
72×0.81+10.4 7.06×2.4-5.7达标测评一、计算(1) 27×0.65+3.4 (2)7.06×3.8-11.5(3)2.7×(5.36+7.64)(4)3.45×1.2-1.75×0.84二、下面各题计算的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1.8 3.76×0.25+25.8=50.4×0.1 =0.094+25.8=5.04 =25.894三、实践运用1、商店运进12箱梨,每箱27.5千克,卖出一些后还剩45千克,卖了多少千克?2、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学习目标1、理解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2、提高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自觉运用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对适小数进行简算。
难点:自觉运用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对适小数进行简算。
学案自学一、知识链接:回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探究新知1、观察课本第12页的三组算式,每组的两个的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分别说一说。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算一算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否相等。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适用吗?小结:整数乘法简便算法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你能运用简算定律准确快速的解决它们吗?0.25×4.78×4 0.65×201说一说每道题用到了什么简算定律?第一题:第二题:达标测评一、简算,想一想每道题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1)0.034 × 0.5 ×0.6 (2)102×0.45(3)12.5 ×0.59 ×0.8 (4)13.5×4.28-13.5×3.28 (5)99×0.78 (6)1.01×101-1.01二、解决问题1、苹果每千克4.8元,香蕉每千克5.2元,小明两种水果各买1.8千克,一共要多少元?2、学校买来125包练习本,每包34本,每本0.8元,买这些练习本一共花了多少元?3、一种鲜花每支售价2.5元,王阿姨买了32枝,一共花了多少钱?课后反思: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还不太灵活,应多加练习。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熟练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4、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