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运动训练学(1)概要

高级运动训练学(1)概要

当前 , 现代篮球运动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 , 对抗激烈 , 变化多” 的方向发展。

目前大部分篮球教练员都认为“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

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指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 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 , 全面 , 综合地评价和预测 , 把先天条件优越 , 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从中进行选拔出来 , 进行系统的培养 , 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一、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指标(1选材层次:选材分为基础选材、初级选材、中级选材和高级选材四个层次。

(2生理指标:①选材身高:从当今世界篮球顶尖队伍研究表明 , 男队员身高平均多在 2.00米以上 , 女队员多在 1.88米以上 , 因此 , 选材时必须重视现实身高及潜在的发展能力。

②去脂体重: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

既表现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又体现其自身的营养层次。

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自身体重如果营养不良会导致运动员成绩下降甚至会引起身体方面的不适。

③克托莱指数:克托莱指数是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来表现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篮球运动员既要求具有足够的体重利于强对抗 , 又不能影响移动的灵活快速性及技战术的完成情况 , 所以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应具有足够的体重还要匀称和脂肪少。

④血型⑤其他指标:除了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方面的选材 , 还要根据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进行选材 , 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1速度素质指标 (2耐力素质指标 (3弹跳素质指标 (4力量素质指标。

(5灵敏素质指标(二、篮球运动员选材的要求和方法选择优秀篮球运动员 , 要从运动员自身具备的各个方面素质进行挑选 , 主要是对下面几个挑选篮球运动员常用指标的要求和方法进行阐述。

(1去脂体重要求和方法①要求 :计算出男生、女生的净体重以及身体密度。

②计算方法 :去脂体重 (净体重 =体重 -脂肪重 ; 脂肪重 =体重×脂肪百分比 (%;脂肪百分比 (%=(4.07/身体密度4.142 ×100; 男 15~18岁身体密度 = 1 . 0 9 7 7 - 0 . 0 0 1 4 6×(上臂皮褶 +背部皮褶 ; 女 15~18岁身体密度 =1.0913-0.0016×(上臂皮褶 +背部皮褶。

皮褶厚度以毫米(mm为单位。

(2弹跳素质指标要求和方法①要求 :运动员都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有助于提高弹跳素质的各项活动。

②方法 :半蹲跳、抬脚尖 (提踵、台阶。

(3力量素质指标要求和方法①要求 :以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为主 , 提高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旋转动作和爆发力。

②方法 :包括 :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 , 是很好的发展力量的手段。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严格、严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选材 , 并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 , 才能培养出具有先进水平的优秀篮球运动员。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的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包括: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多元的。

一是生物学因素, 即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二是心理学因素, 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 的动机促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 三是社会学认识, 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竞技体育的诞生与发展并非处于“真空”之中。

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 , 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发展趋势: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

2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各地体育组织确定规则、组织比赛、筹集资金、进行培训,构成了全球性的管理网络。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现代媒介的普遍也极大的提高了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

4现代奥运会及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比赛,各州、各国、各地区、各省市、各协会组织的比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赛事体系。

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无论从竞技选手们训练活动的内容、方法、还是组织形式、安排技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较大强度以上的项目 , 进行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 , 始终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 反复进行练习以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以强度为标准分为 :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发展性间歇训练。

以间歇时间安排方式为标准分类分为 :等时不变、逐渐增加、逐渐缩短、波形改变。

篮球运动是非周期运动项目 , 大多教练员常用重复训练法与变换训练法 , 很少用间歇训练法 . 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比较难把握 , 尤其确定负荷强度和确定具体间歇时间比较难 , 要严格控制负荷强度、运动负荷时间 , 否则就失去了间歇训练法本身的意义。

(一商强度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的运用在每次篮球运动训练中 , 首先确定训练目的 , 再确定训练方法及类型 , 最后根据训练方法的类型确定负荷强度、负荷时间以及训练手段等 . 如需要发展运动员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和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能力 , 就可以确定高强性间歇训练法 , 再选择合理的训练手段 , 如 (l快速移动 :各种状态下的起动练习、 10一巧 m 的快跑边线冲刺、端线慢走跑练习 20- 25m 的侧身跑 ;(2结合球的快速移动 :全场往返快速运球上篮、快速跑动中接球上篮、二三人推进上篮 ;(3对抗性练习 :半场或全场一对一空切或防空切、一对一运球突破与防突破、半场一对一比赛 . 以上三种练习手段 , 要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和心率 . 当心率恢复到 140次 /而 n 时 , 再练习下一组 . 同时 , 根据队员训练水平的不同 , 重复的次数也要有所不同 .(二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的运用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与高强性间歇训练法不同的是负荷强度在 85一 90%左右 ,负荷时间在 40一 90。

之间 , 心率指标在 150次 /min左右 . 间歇时间的要求与高强性间歇训练基本相同 , 每次练习的组数因人而异 . 如 (l折回跑 :两端线间的来回快跑 , 要求 5一 6个往返 (端线开始一罚球线一中线一罚球线一端线为折回界的异程来回快跑 ;(2防守移动 :视信号作前、后侧滑步、攻击步、后撤步、交叉步等快速移动练习 , 一分钟为一组完成 3一 5组 ;(3传球推进投篮 :三人直线快攻 , 完成 3一4个往返为一组 , 完成 5一 6组 ;(4移动投篮 :2一 5点快速移动投篮 , 投中 10次为一组 , 完成 5一 6组 .(三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的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法主要是发展有氧代谢供能能力 . 此训练方法负荷时间超过 5分钟 , 心率强度 160次而 n 左右 , 心率降至 120次 /而 n 时开始下一组练习 . 如全场或半场三对三、半场二对二 , 以规定练习时间为准 . 每组练习 5分钟交换 , 完成 5一 6组 .综上所述:在篮球训练中 , 要根据篮球训练的具体任务 , 安排不同的间歇训练法 , 合理地设计间歇训练方案 . 但在训练中 , 无论采用何种间歇法 , 都要严格规定时间 . 这可以采用心率控制 , 也可以采用时间控制 , 但总体要求是心率降低到 130次 /而 n 左右时进行下一组练习 , 间歇时间大约为 40一 605.(一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状特征。

反应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 ,长度(腿长、臂长、手长、颈长、足长 ,维度(胸围、臂围、臀围等 , 宽度(肩宽、髋宽和充实度(体重、皮质厚度等等。

反应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

(二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①身体训练各种方法对身体形态都有意义,可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②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 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

③手持轻器械训练法。

手持哑铃、木棒、实心球、体操凳等轻器械进行训练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与运动方式, 可训练身体任何一个部位, 能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

④舞蹈训练法。

舞蹈动作时经过提炼、组织加工的人体动作, 其基本要素有动作的姿态、协调能力、明显的节奏等,对身体姿势的形成有特殊意义。

(三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①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特征,一般是先长高度,后长宽度、围度和充实度。

②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必须根据专项的需要及其对竞技能力的需求特点,安排相应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③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在选材时, 应重视高度、长度和宽度等形态指标, 而与肌肉有关的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则应更多的依靠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④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身体训练应注意其他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尤其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控制。

篮球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决定了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篮球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是制胜的基本条件。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客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1 力量素质的内容和运用力量的特点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主要包括 :1最大力量 , 即指肌肉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情况下机体能够发挥的最大值 ;2 快速力量 , 即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的能力 ;3 力量耐力 , 即指在长时间力量训练情况下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

这 3种力量既相互区别 , 又密切联系。

2 影响力量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力量素质是通过肌肉的工作表现出来的 , 因此 , 不同于其它素质的肌肉活动 , 具有其特殊性。

前苏联运动训练学专家普拉托诺夫将决定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基本因素归纳为 :1形态学因素。

包括肌肉横截面 , 肌纤维的类型及其比例 , 骨组织的变化等。

2 能量因素。

如磷酸化合物的储备 , 肌肉和肝脏内的糖原储备 , 外周血液循环的效果等。

3 神经—调节因素。

3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3.1全面发展原则:在篮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 , 打下一个稳固的身体素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对负担专项运动的每一个肌群都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 , 使运动员各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 , 为专项技术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