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讲义课件(ppt 85页)

国际金融讲义课件(ppt 85页)



6
(五)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出现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增加、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成 为现代国际金融学有关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研究的重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为 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制度环 境,使得它们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活动中的主导 力量。 ➢由此,金融自由化、投资机构化和金融交易电子化使得 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流动规模更加庞大。 ➢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金融资本流动势必对国际货币体 系和汇率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使得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变得更加难以确定,另一方面也经常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 危机,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8
(七)国际金融学课程分类
➢西方讲授国际金融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作为一门独立的 课程,直接称为《国际金融》或《国际金融管理》;二是将国 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包含在其他课程中讲授,如《国际经济学》 。
➢直接称为《国际金融》的教材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宏观角 度来阐述国际金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适合于专业基础知识 学习使用;另一类是从微观角度来透视国际金融,偏重于实务 ,适合于应用研究。
➢无论如何,在西方国家,国际金融学已被作为单独的一门课 程或学科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尽管这其中许多教材不是直接以 《国际金融》来命名的。如Krugman和Obstfeld (2000)所著的《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5版)中第3部分和第4部分都是 论述国际金融的。并且,Gandolfo(1994)所著的《国际经济学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际货币理论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2版),完全是 一本标准的国际金融教材。
的现象。
4
2、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凯恩斯(J. M. Keynes)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中提出了古典 利率平价理论,为现代利率平价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述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汇率的决定和形成,大大丰富和发 展了国际金融学有关汇率决定理论。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战结束前夕,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小镇布雷顿森林 (Bretton Woods)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 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国际货币和国际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段较 为稳定和繁荣时期,也成为现代国际金融学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 要内容。 ➢1944年创立的国际货币基金(IMF),之后建立的世界银行WB, 以及创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等国际组织,既推动了国际 金融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国际金融学具体实践的结果。
规模不断增加,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这些促使
汇率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
➢经济学家相继提出了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和资产组合平衡
理论。以布朗森(W. Branson)和库利(P. J. Kouri)等
人提出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为主要代表,该理论将汇率
看作是资产市场中以不同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
,汇率水平取决于资产市场中投资者的资产调整组合行为
2
国际金融导论(Introduction)
【学习要点】国际金融学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学的内涵和主要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国际金融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金融学的萌芽和孕育 ➢国际金融学理论最早萌芽于十四和十五世纪。 ➢十五世纪初,意大利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了公共评价理论来解释汇 率的决定,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 动决定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 ➢汇率的公共评价理论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学的核心理论——汇率理论 的起源。 ➢实践中,国际金融学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 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贸易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货币汇兑 和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因而也就孕育出国际金融学理论。 ➢重商主义关于国际金融问题的论述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学理论最原始 的学说。
5
(四)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和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出现
➢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
开始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已不再与黄金挂钩,各
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并且也不代表着一定的金量,已完
全是一种信用货币,仅代表着一定的购买力。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剧烈波动给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
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的
(二)汇率决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购买力平价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K. G. Cassel)于1916-1922年从货币数量论 出发,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水平相对价格决定的。但是
,由于购买力平价论自身假设前提的缺陷,如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
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使得购买力平价论无法解释现实汇率较大偏离
2009-2010年国际金融学讲义
讲授教师:沈国兵
网址:
国际金融涵盖的主要问题
1
国际金融学讲义纲要
导论(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外汇和汇率问题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问题 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问题 第四部分 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 第五部分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第六部分 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区问题
3
二、国际金融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出现: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十八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展开了猛 烈的抨击,主张自由贸易政策。
➢大卫·休谟提出了有名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学说,这是国际 金融学关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早期学说。
➢实践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金本位制度时期,西方各国政府在 国际收支调节方面都奉行这一基本理论学说。
7
(六)国际金融学著作的成形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西方开始出现了专门以国际金 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如1956年英国经济学家詹 姆士·米德出版了《国际收支》一书,虽然没有直接称为国 际金融,但其研究的问题都是国际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因 此,我们认为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学 已具备雏形。 ➢而且,上述所有的国际金融领域内新问题直接推动着国 际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以期更好地阐释和解 决这些问题。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顺应时代之需,西 方出版了大量关于国际金融的教材。至此,国际金融学已 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