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二X射线应力测定详解

8,二X射线应力测定详解


0=0
0=45
N
N*

衍射线
N

入射线
N*

0=45
衍射线
x
HKL
x
HKL
无论是固定法还是固定0法,选取晶面方位角的方式均可采用:
(1)0-45法
(2)sin2法 注意一下几点: (1)两种方法方位角的差异。 (2)过去一般选0、15、30、45 2
3 3
,
第七章 应力的测定
第一节 内应力的定义:
材料的内应力系指当产生应力的因素消失时(如外力 已去除、温度已达均匀、相变已停止),由于不均匀 的塑性变形或相变使得材料内部依然存在并自身保持 平衡的应力。
残余应力的分类

宏观应力(第一类应力) 在物体较大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应力。衍射线产生位移

微观应力(第二类应力)
(2)固定0法 — X-射线应力仪法
对于大型工件,难以在衍射仪上测定。该方法就是适应大型工件而 建立的,专门用于大型工件残余应力的测定—X射线应力仪。
特点:测试时入射光源和工件均固定不动,计数管单独扫描。 0是入射线与样品法线的夹角,由于测定时固定0不动,故称固定 0法 。 N
0
N*
90

K E ctg 0 2(1 ) 180
2 M sin 2
K M
K — 应力常数, M —(2-sin2)直线
的斜率
如何获得 M (即 2 — sin2直线的斜率)?
sin2法
测定0º — 45º 内几个方向上的 某(HKL)晶面的衍射角2 2 0
在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衍射峰宽化 超微观应力(第三类应力)

在若干原子范围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 衍射线减弱

X射线法测定残余应力的优点
1. 是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2. 可测定表层(10-35m)的应力;
3. 可测局部小区域的应力; 4. 可测量纯粹的宏观残余应力; 5. 可测定复相合金中各个相的应力。
因为X射线应力测定中所涉及的是反映某一特定晶面(HKL) 应力-应变关系的E和,因此上式不应使用材料的宏观(工程)
E 和。严格计算应采用特定衍射晶面的E 和。
应力常数的标定方法
原理:利用已知单向应力和应变关系,求(1+)/E.
对于单轴应力
1 2 sin E
测试在1,2,3,…作用下,不同 方向上的应变,可求的-sin2的斜 率即M1, M1, M3,….
K M
M
在测定方向平面内,至少测定两个不同方向上的 衍射角2,求出2—sin2直线的斜率 要求利用衍射几何保证获得所需方向的衍射角2 同倾法 侧倾法
N N

N*
N * (HKL)
2扫描
2扫描

x 同倾法 测量方向平面(N-N*) 与X射线扫描平面重合 侧倾法 测量方向平面(N-N*) 与X射线扫描平面重合
第二节 宏观应力测定基本原理
特别提示:X-射线法是通过测定弹性应变来求得宏观应力值的 思路:无应力时,同族晶面的面间距在不同方位是相同的;有宏 观应力时,同族晶面的面间距在不同方位是有规律变化的;建立 待测应力与空间方位上的应变的关系式,就解决问题的关键。






E (2 ) ctg0 2(1 ) 180 (sin2 )
29 Cu
Cr
(2)衍射晶面的的选择 尽量选择高角衍射线条 如测定-Fe,选(211)晶面 Cr靶(K=0.2291nm),=78.04 (3)定峰方法
2 M sin 2
半高宽;抛物线法
(4)表面状态
(5)应力常数 K
E K ctg 0 2(1 ) 180
o

2扫描

0
x
特点:
Δ 第一次测试时0=0, 此时 = 0+ = = 90 - ,
入射线与反射线相对样品呈不对称分布; Δ 第二次入射时0=45, 此时 = 0+ = 45+ =45 + 90 - =135- , 入射线与反射线相对样品呈对不称分布
3 3
,
A
O B
0º 45º 法
测定0º 和45º 两个方向上的 的某(HKL)晶面的衍射角 2 斜率M 0,为正值,拉应力 斜率M 0,为负值,压应力
15
25
30
M
0 0.1
0.2
45
0.3 0.4 0.5 sin2
第三节
宏观应力测定方法
(1, M1)
M 1 E
0
常用材料应力测试参数 可以查阅资料

单轴应力已知
习题:
在一块冷轧钢板中可能存在哪几种内应力 ?
它的衍射谱有什么特点?按照本章介绍的方 法可测出哪一类应力?
End
应力测定对衍射仪的要求
= 0º

HKL晶面

入射X射线
样品表面法线
N
N*
衍射晶面法线
20
0
探测器 专用样品架:可是进行(1)绕衍射仪轴独立旋转;(2)样品绕水平轴旋转
第四节
宏观应力测定中的一些问题
(1)关于靶材的选择 如测钢铁材料(Fe),应选
24
25 Mn
26 Fe
27 Co
28 Ni
A
O B
现在选0、25、35、45
0
15
25
30
M
0 0.1 0.2
45
0.3 0.4 0.5 sin2
倾侧法
N
A
(1)适合于复杂表面的工件 (2)对称入射,线形精度较高
N * (HKL)
B 2扫描
(3)变化范围理论上接近90
M



C N
测量方向平面(N-N*) 与X射线扫描平面重合
方位角的含义为HKL晶面法线与样品表面法线的夹角
上述方法,由于直接测定了衍射晶面的方位,故一般称之为 固定法 N
N* N

N*
2扫描
x
特点:
x
第一次测试时(=0),入射线与反射线相对样品表面呈对称分布—理想聚焦; 第二次入射时( 如=45 ),入射线与反射线呈对不称分布,衍射几何偏离衍射 仪聚焦条件,使得衍射线性宽化和不对称,影响了衍射角测试精度。 矫正方法:(1)小的发散狭缝;(2)平行光束(使用索拉狭缝)


M sin 2
1 M E

上式对求导 M 1

E
作-M直线,斜率即(1+)/E
弹性常数的求法

M sin 2
M4
(4) (3) M3
M
(4, M4) (3, M3)
M2 (2)
0
M1
(1)
sin2
(2, M2)
同倾法
(1)固定法 — X射线衍射仪法 = = 0º 45º
HKL晶面
样品表面法线
HKL晶面
入射X射线
样品表面法线
N
45º
N N*
衍射晶面法线
20
0
N*
衍射晶面法线
20
0
探测器 在理论上的20附近做-2 联动扫描
探测器
将样品单独从0位置上顺势针转动=45º , 探测器仍在理论2 0 附近做-2联动扫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