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心理特征ppt课件

个性心理特征ppt课件

8
全国人口中智力分布表
智商
评价
百分比
130以上 110—129 90—109 70—89 70以下 50—69 35—49 20—34 19以下
智力超常 智力偏高 智力中等 智力偏低 智力低常 轻度智残 中度智残 重度智残 极重度智残
1% 19% 60% 19% 1%
9
3) 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14
4) 个性品质:
优良的个性品质 推动人们去从事并坚 持某种活动,从而促 进能力的发展。
稳定的兴趣、坚 强的性格。
15
二、性格
1、性格概述 2、性格特征 3、性格结构 4、性格类型 5、性格测量 6、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6
1、性格概述
1) 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 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2
4) 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
a、 感知方面 b、 记忆方面 c、 想象方面 d、 思维方面
23
3、性格的结构
1)性格结构的完整性
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 依存的,成为一个系统。
2)性格结构的复杂性
因为社会的复杂性,人的性格也表现出多 样性和多变性。
24
3)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6
3、能力的个别差异
1) 能力的类型差异:
a、知觉方面: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 b、记忆方面: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
合型。 c、语言思维方面:生动型、逻辑型、中间型。
7
2)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常态分布曲线
超常儿童特征:注意力集中、浓厚的求知欲、 记忆力强、思维敏捷、进取心强。
低常儿童产生的原因:产前原因、产程原因、 产后原因。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只 有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性格。
人的个性主要是指性格。
17
2)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对一个人能力的发 展起着制约作用。
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某种性格特 征被巩固下来,成为个体性格的一部分。
18
3)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a、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却有好坏之分。 b、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c、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速度。 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 质的改变。
4
3)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掌握的改造世界的历史经验。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a、能力的发展比知识、 技能的获得要慢得多。
b、能力在掌握知识、 技能中形成和发展。
5
2、智力理论
1) 心理计量取向的智力理论
群因素论、二因素论、三维结构论。
2) 多元取向的智力理论 3) 认知发展取向的智力理论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1
一、能力
1、能力概述 2、智力理论 3、能力的个别差异 4、能力测量 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
1、能力概述
1) 什么是能力:
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 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只有那些对某项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会 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3
2) 能力分类:
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②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③认知能力、实践能力 和社交能力。
30
三、气质
1、 气质概述 2、 气质的特征 3、 气质类型的构成 4、 气质与实践的关系 5、 气质的测量
31
1、气质概述:
1) 什么是气质:
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它表明个体心理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32
2) 气质的生理基础:
a、 神经过程的强度 b、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c、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26
5、性格的测量
1) 观察法 2) 谈话法 3) 自然试验法 4) 作品分析法 5) 个案追踪法 6) 调查法 7) 测验法
27
6、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 家庭环境
a、 父母养育方式: 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暴虐型。
b、 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兄妹、其他。 c、 父母关系
28
2) 学校环境
a、 教师风范 b、 学校的管理
c、 同龄群体的作用 d、 学校与家长的配合
29
3)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并在适应和改造 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有意识活动。
4) 自我教育:
外部环境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特别是理想、信念、 价值观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作用。
33
3) 高级神经活动和气质
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征的组合就形成高级 神经活动的基本类型。
a、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灵活 b、兴奋型(胆汁质):强、不平衡、灵活 c、安静型(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d、抑制型(抑郁质):弱、不平衡、不灵活
19
2、 性格的特征
1) 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 a、对劳动、工作、学习。 b、对他人和集体。 c、对自己。
20
2) 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
①行动的自觉性方面 ②自我控制方面 ③行动的坚持性方面 ④行动的果断性方面
21
3) 情绪方面的性格特征:
a、 情绪的强度 b、 情绪的稳定性 c、 情绪的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d、 主导心境
性格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客 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又决定了人的性格不是一成 不变的。
4)性格结构的典型性与个别性
某一群体的人们有共同的本质特征,每一 个人又具有个体差异性。
25
4、 性格类型
1) 按心理机能的优势: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 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外倾型、内倾型 3) 按个性的独立性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4) 按目的和意志的相关性:目的明确、意 志坚强;目的明确、意志不坚强;无目的 方向、意志坚强;无目的方向、意志薄弱。
遗传因素提供了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可能 性,而非现实性。
12
2)环境因素:
a、社会存在: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水平、 社会生活状况。
b、营养:人脑生长发育前期作用明显。 c、教育:主导作用,特别是早期教育。 ★儿童可能能力递减法则
13
3) 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能力水 平与他所从事的活动 的积极性成正比。
恩格斯说:人的 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快慢上 a、早慧现象 b、中年成才 c、大器晚成
10
4、能力测量
1)特殊能力测验 2)创造力测验 3)智力测验: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 IQ(智商)
11
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 遗传因素:
遗传是父母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 子女的现象,构成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的先天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