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高考化学冲刺训练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2.(2011·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3.(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元素可能为Al 元素可能为Si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二、不定项选择题6.(2011·镇江模拟)A、B、C、D、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
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A.A可能是金属B.由C生成D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C.A生成C肯定属于离子反应D.B和E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7.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D.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 mol Br-需消耗标准状况下 L Cl28.向用盐酸酸化的MgCl2、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并充分振荡,生成的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MgCl2与Fe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ad c--B.d cb a--C.()()2b a3d c--D.()()3d c2b a--三、非选择题9.如图所示,A、B、C、D、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若A通常状态下为固态单质,A~E分别为(写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若A通常状态下为气态单质,则A~E分别为(写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3)写出(2)中物质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1·大纲版全国卷)如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①反应C+G 高温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 点燃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I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它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3)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一结晶水合物X·6H2O,X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3,其水溶液显酸性,可发生如下的转化。
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C、G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在A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由C→G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A时得到D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后溶液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B与D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B的_____性。
(4)该晶体水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为常用的溶剂,B为常见的有色气体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Ⅰ.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1)反应Ⅰ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A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热分解法B.热还原法C.电解法(2)反应Ⅱ中,乙与A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反应Ⅰ、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______(填“强”或“弱”),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将 g 甲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 ·L -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①写出OA 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加入35 mL 盐酸时,产生CO 2的体积为_________mL(标准状况)。
Ⅱ.若甲、乙是化合物,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液的反应,其中乙为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A 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创新预测1.已知A 、B 为单质,C 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B −−−→点燃C −−−−→溶于水−−−−−−−→惰性电极电解 A+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若C 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 可能是Na②若向C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消失,则A 可能是Al③若C 的溶液遇NaHCO 3固体放出CO 2气体,则A 可能是H 2④若C 的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则A 可能为Fe⑤若C 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A 可能为CuA.①②③B.②④C.③⑤D.①④⑤、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 、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B 为黄绿色;反应③中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 和D 相遇有白烟生成。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C,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A与D的水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生成物的水溶液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该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用粒子浓度符号填写:①c(H+)+________=c(OH-)+________;②c(H+)=c(OH-)+________。
(4)元素X与组成B的元素同周期,X的单质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且都产生H2。
①写出X的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空气、海水可以组成新型海水标志灯的电池。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X不断氧化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后就会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
则该新型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惠州模拟)图Ⅰ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和干燥气体的装置:(1)甲同学用图Ⅰ装置、铜和浓硝酸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收集N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收集满NO2的烧瓶密封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则下列反应:2NO2(g)N2O4(g) ΔH中的ΔH_______0(填“>”或“<”)。
(2)乙同学用图Ⅰ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往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Na2O2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D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①实验中观察到D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NO2污染环境,E装置中装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解析】选D。
AlCl3与过量NH3·H2O生成Al(OH)3;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4,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Fe与I2反应生成FeI2而不是FeI3。
2.【解析】选D。
3.【解析】选C。
铝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错误;Al与Fe一般都生成对应的氧化物,而Cu除了生成氧化物,还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B 错误;因AlCl3、FeCl3、CuCl2都属于强酸弱碱盐,弱碱阳离子都能发生水解,生成对应的碱和盐酸,由于盐酸属于挥发性酸,故蒸干后得到的为对应的碱,而不是原溶质,C正确;因氧化性:Cu2+>H+,故析出铜;但电解AlCl3和FeCl3时,不能析出铝和铁,因氧化性:H+>Al3+、Fe3++e-====Fe2+,应产生氢气和Fe2+,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