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

(1) 2003年,成立“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我国教师教育 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目标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 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并出版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2)2004年,开始了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课题研究,教育部委托 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9所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开始 研究三个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我国教师队伍质量调查 等。
(5) 2012年2月,颁布实施
(二)研制的指导思想
1、专业导向,师德为先 2、基本规范,前瞻引领 3、全面要求,突出重点 4、共同准则,体现独特 5、立足国情,国际视野
3.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改
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涅槃重生。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不仅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
革的必备素质和行为标准,也是取得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 功的有力保障。
不同学习路径的效果
4.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的需要
——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测与督导不仅要对作为教育成果之
一的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监测与督导,也需要对其它教育要素 及结构进行监测与督导,需要对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师的教育 教学行为进行监测和督导。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优质化发展 (提高质量)
均衡发展
优质教师 优质教学
师资均衡
素质教育和课改
适合的师资 适合的教育教学
监测 与督导
教师专业标准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看 到什 么了 ?
有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考前他做了三个梦: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邻家小妹躺在一起,但是背
靠着背
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 “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 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邻家小妹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 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 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 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 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邻家小妹 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 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2.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集体的地位提升:制定教师素质标准,确保教师队伍质 量,可以提高教师职业专业服务的整体水平,从而也就可以 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
——个体的专业发展:引领和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
个人职业阶梯的上升和各种专业 荣誉的获得等 【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
专业地位认可和 社会地位的提升等 【教师群体专业化:工会主义】
(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教师教育在开放化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 题:
——一些不具备培养中小学师资资质的综合性高校,盲目“上马” 教师教育项目。
——一些师范院校在转型为综合性高校之后,教师教育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了削弱。
——为追求规模和效益,一些院校盲目扩大师范专业招生数,导 致质量下降。
2.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必须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保障, 而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机构标准、课 程标准等)。
3.在众多标准中,教师专业标准是基础和前提:它是制定教 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 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是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 心。
2.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开放化 教师教育体系
创新 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 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障体系
目标指向:培养高素质教师 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价:参照目标
(3) 2010年,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 师培养的三个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 标准文本研究,积极开展现状调研、国际比较、文本研制、 专家咨询等相关工作,形成了三个标准文稿。课题组听取 了1000多位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园长及一线教师的意见, 大的修改有30多次。
(4) 2011年,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教师专业标准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1.细化“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目 标的需要:
《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但“高素质专业化” 只是对教师队伍的一种概括性、原则性 的描述,判断教师个体和群体是否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期待和 要求,需要有更具体的教师专业标准。
内容提要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 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怎样研制的 三、专业标准的功用与意义 四、专业标准的性质与意义 五、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与体系 六、中学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 七、中学教师应具的基本素质与行为要求 八、专业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
——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获得 快速发展之后,基础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提高质量。
——而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 质量的提升。而教师质量的提升需要有一 个标准可以参照。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发 展的不均衡问题。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尤其是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一个可以比较参照的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要求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抓紧落实
准确的理解是有效落实的前提
标准的本质属性是对同类事物或活动所 作的“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是 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 据”。


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
订立严格规范的资格许可和任
实践的改进等
职制度等

【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群体专业化:专业主义】

个体
群体
3.教 师 队 伍 建 设
建设目标的 明确与细化
教师的入职 与资格更新
教师 考核与管理
教师 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
二、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指导思想
(一)研制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