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中央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1.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1.1统一银行券发行与流通的需要1.1.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与清算的需要1.1.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1.1.4政府融资和代理国库的需要1.1.5政府从事金融监管的需要1.2中央银行的演变中央银行的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资本实力雄厚、社会信誉卓著、与政府有特殊关系的大商业银行逐步缓慢发展演变而成。
二是由政府出面通过法律规定直接组建一家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典型代表是日本银行等。
1.2.1中央银行的形成与推广1.2.2中央银行的强化1.3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它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金融运行的中心。
中央银行是具有特殊性质的金融机构,通过办理具体的金融业务,履行国家赋予的金融管理的职责。
但是,中央银行不是普通的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经营目标、服务对象等方面与普通商业银行有明显区别。
中央银行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银行作为管理机关,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第一,中央银行对金融和经济的管理调控基本上是采用经济手段;第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第三,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上具备一定的独立性。
2.2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在其业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2.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被国家赋予了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2.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等作为业务对象,开展银行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业务的特点,中央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同时也是它们的管理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即中央银行具有为各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保管部分准备金的特权。
(2)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帮助其渡过暂时的困难。
(3)组织和管理全国的票据清算。
票据清算职能是指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通过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转账、轧差,直接增减其存款余额完成的,不仅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清算效率;而且,为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监管和分析金融流量提供了条件。
2.2.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务实施监督管理,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为政府代理国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等国际储备资产;(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6)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8)向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9)代表国家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建立征信体系。
2.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略)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类型3.1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3.1.1全部股份为国家所有3.1.2公私股份混合所有3.1.3全部股份私人所有3.1.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3.1.5多国共有资本的中央银行3.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3.2.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国只有一家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首都或某个主要城市设立总行,根据客观经济的需要在国内外设立若干分支机构,形成总行对分行垂直领导的统一中央银行制度。
3.2.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所构成,共同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主要是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建立的,联邦中央银行是最高金融决策机构,地方级中央银行接受联邦中央银行监督和指导,但在其辖区内有相对的独立性。
3.2.3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于中央银行机构或授权某些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非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的制度。
3.2.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同组成一个中央银行的制度。
3.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是中央银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和履行金融监管等职能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权力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
3.3.1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结构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主要指最高权力的分配状况,主要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来体现。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其中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监督权是对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约束,是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包括不同类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统一于一个机构的中央银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的中央银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交叉承担的中央银行3.3.2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是指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机关的职能划分及分工。
为确保中央银行有效地行使其职能,必须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进行业务操作。
3,3.3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全面行使职能和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组织保证。
具体地讲,中央银行设置分支机构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第二,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第三,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3.4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中央银行有效履行职责需要有自身的组织机构作保证,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货币政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2)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职能部门。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内设18个职能司(局、厅)。
(3)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下设九个区域分行(上海、天津、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济南、西安和成都)和两个营业部(北京、重庆)。
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4.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其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货币发行权(2)保持政治上的独立(3)拥有操作上的自主性4.2中央银行独立性模式(1)独立性强的模式(2)独立性稍次的模式(3)独立性弱的模式4.3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人大、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的超脱程度,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全国人大、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具体化。
(1)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在行政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直接领导,以平等独立的身份协调配合工作。
他们之间既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有利于保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在资金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金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代收财政收入,按财政支付命令拨付财政支出。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在业务关系上,按照目前的职责分工,中国人民银行承担调控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的任务,但政府债务是由财政部负责的。
在政策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门的财政政策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必须保持平行,相互配合,密切合作。
(2)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主要指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一行三会”的平行配置,形成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
(3)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来自总行的各项政策、指令,不得为了地方的利益而损害全局的利益。
当总行的政策、指令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总行协商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及时向总行反映地方的实际情况,但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总行的命令。
5.中央银行的业务5.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是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再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资产买卖业务、买卖黄金、外汇储备资产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是政府、金融机构、个人和其他部门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负债业务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和存款业务。
(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5.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以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通过结算与清算活动完成。
结算一般是指因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
根据支付媒介的不同,结算可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大类。
5.3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根据各国中央银行法的规定,中央银行承担了大量的经理国库、会计、调查统计、征信以及反洗钱等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就是接受政府委托,代表国家管理财政的收入与支付。
中央银行通过经理国库,确保国家预算资金的及时收付、准确核算及库款安全,对于国家财政灵活调度资金、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沟通财政与金融之间的联系、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银行的会计对象是中央银行行使职能、办理各项业务、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等活动所引起的资金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调查统计是中央银行获取经济金融信息的基本渠道,在中央银行的职能行使及业务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