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沙盘模拟实验报告小组:钢铁A成员:陈晴、张文倩、刘玉婷、李嘉敏、吴一彤、郑玉玲、陈银淳、郑东阳、谢明辉学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系:经济与贸易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2015级4班指导老师:蓝舟琳实验日期:5.13—5.14,5.20—5.21报告日期:5.21目录一、沙盘实训活动简介 (1)二、宏观经济政策得失 (2)(一)上年经济指标 (2)(二)本年经济环境 (2)(三)本届政府目标与经济措施 (3)(四)未达标原因分析 (4)(五)本年度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 (5)三、微观经济政策分析 (6)(一)政府的宏观政策 (6)(二)等产量曲线 (7)(三)成本分析 (8)(四)边际报酬递减 (10)四、沙盘总结与反思 (11)一.沙盘实训活动简介本次的经济学沙盘模拟活动,由政府领导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以CPI、GDP、失业率、个人总收入、财政有无赤字五个方面来作为经济衡量指标,同时这些数据指标也体现了本届政府的政绩。
在政府的带领下,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达到政府所提出的年初目标。
全班分为8个小组,模拟角色分别是钢铁A、B公司,汽车A、B公司,家电A、B、C、D公司,进行市场经营。
每一年会有一组或两组竞选担任政府的角色进行执政管理。
企业经营业绩会以每年的盈亏状况,所有者权益的数据来衡量。
起始条件有1条价值1亿元的生产线,无土地租用;4万吨成品钢铁(此批钢铁原料成本为2500万元/万吨,假设钢铁产成品价值只包含原料成本),其中0.5万吨已经预定给所对应的三家厂商;厂商现金8500万元(包含预收款),预收款1050万元(此款项为对应三家厂商各预定0.5万吨钢铁预付款),应收款1200万元,两年期贷款4000万元,3年期贷款6000万元,贷款时年利率均为6%。
我们公司的管理层如下:二、宏观经济政策得失(一)上年经济指标(二)本年经济环境由于上一年(第三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较为扩张,贷款利率较低,流通于市场上的货币增加,预期市场有很高通货膨胀的风险。
第四年政府采取了较为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发放贷款有增多但同期的利率也上调了,企业资金可能紧缺,但是他们要扩大生产,就需要向政府借款去提高产量,从而促进GDP的增长,也防止了政府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
上年财政赤字:0万元(截至第四年为止都没有出现财政赤字)预计可贷资金总量(万元):73259预计最低消费总金额(万元):78426进口钢铁现货价(万元/万吨):6900进口钢铁期货价(万元/万吨):6500汽车销售最高价(万元/辆):14.8家电销售最高价(万元/台):1.48进口铁精粉最低报价(万元/万吨):180(三)本届政府的经济措施本届政府的经济目标:防止政府可能出现的赤字(抑制一些需求,减少贷款,提高利率,降低补贴率,降低所得税和增值税。
)1.紧缩的货币政策(上调贷款的利率为5%)第三年的政府执政时,发放贷款68850万元,利率为4%,而第四年的政府虽然发放了125649万元的贷款,但是却把利率上调到了5%,同年政府经济目标的CPI的增长为5.00%,而实际却为-0.44%,超额完成了他们政府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效地降低了通货膨脏的风险,给经济过热浇了点冷水。
因为一旦贷款的利率上升,贷款的成本就会上升,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将会减少,从而来维持CPI的稳定。
2、财政政策①紧缩的财政政策:降低了贴现率,由第三年的4.00%下调至3.00%。
从政府的目标上看,政府想防止赤字财政情况出现,所以就必须增加政府自己的收入,降低了企业各比例的贴现率,就相当于减少了支出,也有效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赤字的风险。
②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值税率从第三年的16.00%下调至15.00%,所得税率从24.00%下调至23.00%,降低了税率,希望厂商能增加生产,从而是GDP增长上升。
3.土地拍卖这届政府,稳稳地没有考虑什么扩大生产或者减少产量的情况出发,还是依旧提供了200亩的土地。
4.工人最低工资不变第四年的政府没有调整工人的最低工资,保持不变。
根据劳动力供给曲线可得,在一定的范围内,工资越高,招到的劳动力人数越多。
政府从两方面出发,第一考虑到厂商如果想要扩大生产和增加利润,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一定是要控制成本的,当成本降低才有可能使利润增加。
所以根据上年也不是很高的最低工人工资,第四年保持不变,就可以一定程度地给到企业增加利润的空间。
而第二方面是,假如政府调低了最低工人工资,政府收入减少就增加赤字的风险,如果调高了企业成本就升高,因而不变这个政策在第四年而言可能就是个win-win的状态。
(四)本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未达标原因分析本届政府有两点目标没有实现:本年实际CPI增长率和GDP增长1、CPI未达标的原因由于上一年度企业工资过高导致招工多,所以本年度企业大幅度降低工资,造成人力成本的降低;②由于两家钢铁公司钢铁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可变成本减少,进一步导致总成本减少,致使消费品价格下降。
1.GDP增长未达标的原因: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率过高。
钢铁的产量和价格的下降。
(五)本年度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本届政府从总体来说,执政的成果是较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就本年度执政的经验与反思对下年度执政政府提出以下建议:1、如何稳定CPI由于本年度导致CPI指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所以下一届政府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来降低商品价格水平和增加个人收入,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2、如何增加GDP本届政府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建议下届政府降低利率,刺激企业生产,从而达到增加GDP的目的。
由于政府财政赤字较大,所以不建议采取降低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的政策。
3、如何降低失业率本年度政府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同时企业提高了工资,所以失业率大幅度下降,所以建议下届政府保持最低工资标准8万,采取刺激企业生产的方式,一方面增加GDP,一方面通过增加生产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
4、如何提高人均总收入为了降低失业率我们提出保持最低工资标准不变,鼓励企业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企业生产,所以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广告费,满足订单需求,同时增加人均总收入。
5、如何避免财政赤字本年度政府已经下调了政府补贴,增加了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但是仍然出现了较严重的财政赤字,所以建议下届政府继续下调政府补贴,增加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6、政策建议建议稳中求进,少量的刺激政策三、微观经济分析(一)政府的宏观政策(以第四年为例)政府的宏观政策:政府实际指标:1.紧缩的货币政策本届政府于第四年利率上调至5%,使得平均价格涨幅CPI由上一年的-5.74%缩小涨幅至-0.44%,维持物价的稳定。
利率上调,表示企业或工厂贷款的利息提高,成本增加,故工厂和企业对货币的需求将减少,贷款意愿较低,从而使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将减少,来达到CPI 的稳定。
2.紧缩的财政政策①政府的补贴比率下降至3%,而政府的补贴将改变消费者预期,补贴过低则无法拉动生产,达不到拉动GDP、增加就业的效果。
政府补贴——市场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说明政府的补贴与市场总需求是呈正方向变动的,政府补贴越低,市场需求越小。
②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所以今年政府下调增值税至15%,下调所得税为23%,最终也使得个人总收入增加率由上一年的-10.79%上升到4.15%。
③因为政府补贴的减少,利率的上升,工厂和企业在雇佣工人和原材料买进等方面减少开支,即便个人总收入增长了,但是失业率由上一年的4.78%上升至12.6%,无非有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或由于实际平均工资过高导致。
本年政府的最低工资为10万/人与上年保持不变,排除由于实际平均工资过高所导致。
故导致失业率升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足。
(二)等产量曲线在本次沙盘实操课程中,若要增加产量,则有以下方式达到: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支付大额度的加班费、进行技术改造。
本小组采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点:1.进行技术改造:因为我们是钢铁小组,手上资金比较多,而进行技术改造,可以使以后所有年度的生产效率提高10%或20%(取决于企业是决定进行哪一种档次的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投入900万或1500万),这样给我们企业所增加的钢铁产量是最为可观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出,节约了生产成本,更加利于本小组钢铁成品的销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要进行技术改造,本企业就必须购买200亩土地,经过计算地价、地租等成本后,我们决定投入1500万/百亩的价格竞标200亩土地,一来今后土地地租不算太贵,二来可以增加产量。
同时做多了一手准备:若是买不到土地,我们就按照原定计划,在原材料与劳动力竞价上面下功夫,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跟竞争企业进行价格战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而最后,我们没有竞拍到土地,而其他两组企业竟以3600万每百亩的价格购买了第二年所提供的200亩土地,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后来经过本企业财务小组的计算,原来钢铁企业在都没有扩大生产线的情况下,钢铁产量也是足够供应市场的,而家电企业订单多,也咨询过好几家家电企业,他们一定会竞标土地的,钢铁企业能够一次性竞标到200亩土地的几率不大,因而,本小组采取了第二手准备的方法:舍去扩大生产线并进行技术改造,而通过原材料与劳动力竞价中的博弈去取得优势,达到盈利。
2.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边际递减效应,随着劳动力投入持续增加相同的数量,必然会到达一点,在它之后产出的增加量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当我们拥有太多数量的工人时,他们的劳动效率会降低,从而降低了钢铁的产出。
通过沙盘课程提供的产能计算表,我们得出了雇佣280人,能生产出3.4万吨钢铁,而雇佣340人,能生产出3.5万吨钢铁。
对比得出,多雇佣了60人,却仅仅增加0.1万吨钢铁产量。
因此本小组只会雇佣280人生产3.4万吨钢铁,从而达到产出最优化,本小组钢铁价格可自主调控的范围加大而盈利。
(三)成本分析在经济学沙盘模拟实验中,我们的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的,固定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土地租金,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利息等。
钢铁厂商作为钢铁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即需要关注进口钢铁的价格和汽车厂商和家电厂商的钢铁需求,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定价。
1.市场的钢铁总需求是7.1万吨,根据估计,市场需要7.1-8万吨的钢铁即需要71-80的铁精粉,而我们前几年并没有购买新生产线也没有技改,故最多只能生产4万吨钢铁(竞标35-40万吨铁精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