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课时平抛运动】考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第14课时平抛运动】考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考点三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高频17)
处理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要抓住两点
(1)找出临界状态对应的临界条件.
(2)要用分解速度或者分解位移的思想分析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命题点1 用极端分析法分析临界问题
所谓极端分析法,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若是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连续地改变某个变量甚至达到变化的极端,来对另一个变量进行判断的研究方法.
6.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 m,设球网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离网3 m的线上(图中虚线所示)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1)设击球点在3 m线正上方高度为2.5 m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
(2)若击球点在3 m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
【解析】(1)如图甲所示,设球刚好擦网而过,则击球点到擦网点的水平位移
x 1=3 m,竖直位移y1=h2-h1=(2.5-2)m=0.5 m,根据位移关系x=vt,y=
1
2
gt2,可得v=x g
2y
,代入数据可得v1=310 m/s,即所求击球速度的下限.
设球刚好打在边界线上,则击球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移x2=12 m,竖直位移y2=
h 2=2.5 m,代入上面的速度公式v=x
g
2y
,可求得v2=12 2 m/s,即所求击
球速度的上限.
欲使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则击球速度v应满足
310 m/s<v<12 2 m/s.
(2)设击球点高度为h3时,球恰好既触网又压线,如图乙所示.
设此时排球的初速度为v,击球点到触网点的水平位移x3=3 m,竖直位移y3=
h 3-h1=(h3-2)m,代入速度公式v=x
g
2y
可得v=3
5
h
3
-2
;同理对压线点有
x 4=12 m,y4=h3,代入速度公式v=x
g
2y
可得v=12
5
h
3
.
两式联立解得h3≈2.13 m,即当击球高度小于2.13 m时,无论球被水平击出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
【答案】(1)310 m/s<v<12 2 m/s (2)2.13 m
命题点2 用对称法分析临界问题
所谓对称法,就是利用所给物理问题结构上的对称性或物理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对称性,把已知结论推广,从而简化运算过程的处理方法.用对称法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一般情况下,对称性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
7.一位网球运动员以拍击球,使网球沿水平方向飞出.第一只球飞出时的初速
度为v1,落在自己一方场地上后,弹跳起来,刚好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场地的A 点处.如图所示,第二只球飞出时的初速度为v2,直接擦网而过,也落在A点处.设球与地面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且不计空气阻力,求:
(1)网球两次飞出时的初速度之比v1∶v2;
(2)运动员击球点的高度H与网高h之比H∶h.
【解析】(1)第一、二两球被击出后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两球分别被击出至各自第一次落地的时间是相等的.
由题意知水平射程之比为:x1∶x2=1∶3,故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v1∶v2=1∶3.
(2)第一只球落地后反弹做斜抛运动,根据运动对称性可知DB段和OB段是相同的平抛运动,则两球下落相同高度H-h后水平距离x1′+x2′=2x1,
根据公式H=1
2
gt2
1
,H-h=
1
2
gt2
2

而x1=v1t1,x1′=v1t2,x2′=v2t2,
综合可得v1t2+v2t2=2v1t1,
故t1=2t2,
即H=4(H-h),
解得H∶h=4∶3.
【答案】(1)1∶3 (2)4∶3
物理建模系列(六) 四类常见平抛运动模型
模型一 水平地面上空h 处的平抛运动 由h =1
2
gt 2知t =
2h
g
,即t 由高度h 决定.

模型二 半圆内的平抛运动(如图甲) 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
h =12
gt 2 R ±R 2-h 2=v 0t 联立两方程可求t . 模型三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1.顺着斜面平抛(如图乙) 方法:分解位移
x =v 0t y =12
gt 2
tan θ=y x
可求得t =2v 0tan θ
g

2.对着斜面平抛(如图丙) 方法:分解速度
v x =v 0 v y =gt tan θ=v y v 0=gt
v 0
可求得t =
v 0tan θ
g
模型四 对着竖直墙壁的平抛运动(如图丁)

水平初速度v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相同.
t=d
v
例1 如图,从半径为R=1 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 s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为( )
A.1 m/s B.2 m/s
C.3 m/s D.4 m/s
【解析】由于小球经0.4 s落到半圆上,下落的高度h=1
2
gt2=0.8 m,位置可
能有两处,如图所示.
第一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左侧,v0t=R-R2-h2=0.4 m,v0=1 m/s 第二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右侧,
v 0t=R+R2-h2,v
=4 m/s,选项A、D正确.
【答案】AD
例2 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
A.b与c之间某一点B.c点
C.c与d之间某一点D.d点
【解析】如图所示,过b点做水平线be,由题意知小球第一次落在b点,第二次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后,轨迹为Oc′,c′在c的正下方be线上,故轨迹与斜面的交点应在bc之间.据运动规律作图越直观,对解决问题越有利.
【答案】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