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此句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使他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C.“前程远大、襟怀坦白、风俗习惯和色彩缤纷”都是主谓短语。

D.“狂风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piao 扬。

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cuan 出来,空气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秋天……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

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ao 。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神奇的蜂鸟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有的只有黄蜂那么大,从头到尾还不到2.厘米,最大的也不过4.5厘米。

更有意思的是,它们飞起来像蜜蜂一样,会发出嗡嗡的响声,也喜欢吸食花蜜,所以给它起“蜂鸟”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了。

蜂鸟的飞行本领非常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

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

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而且可以在空中悬停,所以有“鸟中直升机”的美誉。

蜂鸟的嘴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翅膀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被人察觉。

它用细长的舌头探进花朵们的怀中,吮吸着它们的花蜜,这时,你会发现在它身体两侧闪动着白色云烟状的光环,并发出特殊的嗡嗡声,真有趣!原来,这是蜂鸟不停地拍着它的双翅而产生的光环和声响。

蜂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当它在花卉之间飞舞时,像是跳动着的一只小彩球,好看极了!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的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

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

它就像一个娇蛮的小公主,身上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

它在花朵之间穿梭,以花蜜为食。

它从来不会让地上的尘土玷污它的衣裳,而是终日在空中高傲地飞翔。

别看蜂鸟小,可是胆子却很大呢,敢于四两拨千斤。

它有时会狂怒地追逐比它大二十倍的鸟,附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并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微不足道的愤怒。

尽管蜂鸟的大脑最多只有一粒米大,但它们的记忆能力却相当惊人。

自然界中的蜂鸟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它们不但能清楚地记住自己曾采过哪些鲜花的蜜,甚至能判断光顾这些花朵的“大概时间”,进而根据不同植物分泌花蜜的规律来寻找新的食物。

这样,当蜂鸟再次出动的时候,就能做到不去“骚扰”那些花蜜已经被自己采空的植物了。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惊人的举动让蜂鸟成为唯一一种能记住“吃东西地点和时间”的野生动物。

此前,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具有类似的判断能力。

所有鸟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新陈代谢非常快,而这种微小的蜂鸟表现得尤为突出。

它的正常体温是43.度,心跳每分钟达615.次。

每昼夜消耗的食物重量比它的体重还多一倍。

为了获取巨量的食物,它们每天必须采食数百朵花。

有时候蜂鸟必须忍受好几个小时的饥饿。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它们能在夜里或不容易获取食物的时候减慢新陈代谢速度,进入一种像冬眠一样的状态,称为“蛰伏”。

在“蛰伏”期间,蜂鸟心跳的速率和呼吸的频率都会变慢,以降低对食物的需求。

蜂鸟的体型太小,骨架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它的演化史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4 . 对于蜂鸟飞行本领高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蜂鸟它们飞起来像蜜蜂一样,会发出嗡嗡的响声。

B.蜂鸟既可以倒退飞行,也垂直起落。

C.蜂鸟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

D.蜂鸟可以在空中悬停。

5 . 下列对于蜂鸟形体特征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蜂鸟飞行时不停地拍着它的双翅,从而使身体两侧闪动着白色云烟状的光环,并发出特殊的嗡嗡声。

B.蜂鸟是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的动物。

它终日在空中飞翔,从来不会让地上的尘土玷污它的衣裳。

C.蜂鸟个小胆大,它会追逐比它大二十倍的鸟,附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并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

D.蜂鸟的大脑最多只有一粒米大,但它们的记忆能力却相当惊人;并且,蜂鸟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判断能力。

6 . 下面对于蜂鸟神奇之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蜂鸟的飞行本领非常高超,有“鸟中直升机”的美誉。

B.蜂鸟记忆力惊人,能清楚地记住自己曾采过哪些蜜,能判断光顾这些花朵的“大概时间”。

C.蜂鸟能主动调整新陈代谢的速度,在夜里或不容易获取食物的时候减慢新陈代谢速度。

D.蜂鸟的体型太小,骨架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它的演化史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阅读《开在心灵的荞麦花》,回答后面小题。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

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养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

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夭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养麦,不是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饴铬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

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

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

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

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

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

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

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

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

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儿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饴铬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⑩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养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

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

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⑩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

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⑩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⑩那一片带着清香的养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1期)7 . 文章开头第①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8 . 第⑧段中“我心里也长了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9 . 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0 . 文章题目“开在心灵的养麦花”有哪些含义?阅读李德霞的《马兰花》一文,完成小题。

①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②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④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⑤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⑥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⑦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追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⑧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