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通济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

7、通济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

彭州市通济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一、镇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通济镇位于彭州市西北部,是彭州市北部山区的一个中心场镇,东接丹景山镇,西接小渔洞镇,南接新兴镇,北邻龙门山镇和白鹿镇,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市场贸易吞吐量大,素有“三河七场”商品集散地之称。

通济镇是省道彭白公路和小夫公路的交汇点,其分别通往旅游胜地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白鹿森林公园。

(二)行政区划
通济镇总人口2.9万人,幅员面积73.9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小城建设试点镇。

全镇18个村,村村通公路,并有12公里村级水泥路面。

随着1992年思文乡的并入,至1993年,通济镇共辖26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2005年通济镇对村级区划作了调整,当年全镇辖20个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

2006年,因亚东水泥厂矿山项目占地,通济镇村级区划再次调整:将花牌、万福2村合并称“天生桥村”,将雾坪村(迁居至通济场)划入通济场社区,将石羊、白桥2村划入思文场社区。

至此,通济镇下辖18个农业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

(详见附表一)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镇域内山、丘、坝地形俱全。

通济镇地处龙门山褶断带及青藏高原冰川漂砾层所形成的丘陵、低山带,镇域内地质地貌复杂,湔江、甘溪河、麻柳河、白鹿河,“一江三河”贯穿境内。

2、气候
通济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300毫米,夏无酷暑,秋多阴雨,冬无严寒,主要风向为西北风。

3、自然资源
通济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耕种条件好,盛产各种粮食作物,森林资源较丰富,“三木”药材、黄莲、川芎在川内享有盛名,石灰石矿较丰富。

(四)资源条件和经济状况
通济镇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平坝主产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大蒜等蔬菜作物、山丘以林为主、黄柏、杜仲、厚朴、川芎、黄莲等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禽畜养殖业、菌类栽培已成为本镇一大经济。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生产石灰矿、石灰精粉加工、煤炭和页岩矸砖为支柱产业。

全镇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631万元,第二产业4395万元,第三产业5274万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地区生产总量的67%、15%、18%,人均收入4685元。

(五)镇域社会服务设施现状
通济镇历来是彭州市山区文化经济的中心,商品交流的集散地,素有“三河七场”商品集散地之称,社会服务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较为配套。

基础设施:镇境内分别有3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并已建成日产2.5万吨的水厂。

通讯设施先进完备。

现有水泥路面长达22公里,已安装程控电话2821门;有线电视已入户3250户。

道路交能:场镇内有1.2公里长、宽24米的水泥路面成环形状连接各村,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已实现“村村通”。

社会事业:全镇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达,拥有高中、普中各一所,中心小学两所,卫生院3所,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二、镇区概况
(一)基本概况
通济镇在清代属西乡梯云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驻地向家场,后因避
湔江水患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始迁于今址,取其地处“三河七场”的中心,湔江渡口的要津并有接济交通发展经济之意,命名为通济场。

通济镇距彭州市25公里,距成都市65公里,下辖18个农业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幅员面积73.9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小城建设试点镇。

现城镇面积已达95公倾,城市化率已达18.9%,人口约6400余人。

(二)地貌概况
通济镇属于山区、丘陵地区,人口分散。

城镇和村庄的建设受到地形限制较大,主要分布在河谷等较为平缓的地方。

通济处于是通往旅游胜地龙门大峡谷(银厂沟)和白鹿森林公园的交通要塞,是彭州市域旅游环线和旅游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植被丰富,水系密集,地形多变,拥有白鹿顶、天台山、金景山等自然山水景观,具有一定的旅游基础。

(三)社会经济概况
1、人口概况
城镇聚集人口2008年底约6400人。

2、土地利用概况
现状镇区面积0.95平方公里,建成区占37%,其余为农田、花卉苗木园地和农村居民宅基地。

3、企业概况(详见附表二)
(四)道路交通
1、对外交通:碚金公路,沥青路面。

主要街道:水泥路面街道1.07公里,碎石路面400米。

2、建成区主要道路现状情况(详见附表九)
(五)市政基础设施
(详见附表三、四、五、六、七、十、十一、十四)(六)“5.12”地震灾害受损情况(详见附表十五)
附表:
(附表一)2006年各村情况一览表
(附表二)主要工业企业情况表(附表三)镇域35kV、10kV线路情况表
(附表四)教育情况统计表
(附表五)医疗情况一览表
(附表六)镇行政、经济管理机构及设施情况一览表
(附表七)农贸市场情况一览表
(附表八)建成区主要道路现状情况一览表
(附表九)自然资料情况一览表
(附表十)自来水厂农年供水情况表单位:万吨
(附表十一)自来水管道一览表
(附表十二)镇内河道一览表
(附表十三)防洪情况一览表
(附表十四)农贸市场情况一览表
(附表十五)镇区地震灾损统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