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镇基础资料汇编

江南镇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1 江南镇概况 (1)1.1概述 (1)1.2历史沿革 (1)1.3自然地理 (1)1.4旅游资源 (2)2 经济社会发展 (2)2.1行政区 (2)2.2经济发展 (3)2.3社会事业 (4)3 人口 (5)3.1人口 (5)3.2镇域人口结构 (5)3.3人口流动情况 (5)4 建设用地现状 (6)4.1镇域土地利用现状 (6)4.2镇区土地利用现状 (6)4.3各类市场建设情况.................................................................................. 95 道路交通现状 .. (9)5.1镇域交通 (9)5.2镇区交通 (9)6 绿地系统现状 (10)7 市政基础设施 (10)7.1给水工程系统 (10)7.2排水工程系统 (10)7.3供电工程系统 (11)7.4通信工程系统 (11)7.5燃气工程系统 (11)7.7环卫工程系统 (11)8 环境保护现状 (11)安化县江南镇建设规划(2012—2025)基础资料汇编1江南镇概况1.1 概述江南镇位于安化县中部,雪峰山北麓余脉,东临小淹,南界洞市,西抵田庄,北至龙塘。

介于东经111°21′~111°33′,北纬28°21′~28°32′之间,东西宽12.4公里,南北长10.6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全镇共辖31个行政村,1个居民会,总人口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83人。

1.2 历史沿革江南镇始开发于明朝永乐年间,即公元1420年左右,历经数代艰苦创业,沿河一带修筑房屋,始形成江南镇街道雏形。

明末清初,杂性人家入迁,在此安居乐业,江南的集市贸易也开始初具规模,逐步成为洞市乡、陈王乡、龙塘乡、田庄乡的重要商贸集散之地。

历经清代和民国三百余载,在人们的苦心经营下,至解放前,江南镇已拥有二十余家黑茶精制加工行和二百余家商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江南镇历来为基层政府机构的所在地,1950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建制镇,辖五街三村,即东胜街、沙坪街、民主街、人字街、日新街、良塘村、李家村和二房村。

1952年,江南镇属安化第三区,良塘、李家、二房三村划归赤竹乡,五街并为东胜、解放、日新、光明四街。

1957年,撤区并入江南乡,更名重阳镇。

1958年改为江南公社重阳大队。

1960年恢复重阳镇,后改为江南镇,列为全县九大建制镇之一,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革委会,取代镇人民政府。

1980年恢复江南镇人民政府,所辖四个居委会即东胜居委、解放居委、日新居委和光明居委。

镇政府机关设在现在的江南镇农电站办公楼。

1986年,江南乡并入江南镇,辖四个居委和26个行政村,建立镇管村的机制,镇政府机关迁至江南乡乡政府办公址。

1995年撤区并乡,又将陈王乡、江南区公所并入江南镇,2008年,洞市并入江南镇。

全镇共辖3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1.3 自然地理1.3.1 地形地貌江南镇地处安化县中部,地貌类型主要为中低山及山间盆地。

镇内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总体上表现为山地多、耕地少、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境内土壤主要为红壤、水稻土。

1.3.2 气候条件江南镇的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冬有短寒,夏有长热,春温多变,秋旱凉爽,光照充盈,水热同季,历年平均降雨量达1687.7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6.2℃,无霜期达280天,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日照为1356小时,相对温度81%,最大积雪深度250毫米。

据记载,1974年2月1日,冰冻最长天数为15天,冰冻厚度为50毫米。

由于江南地区的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物产十分丰富,主要盛产棕片、茶叶、竹木、油茶、花生、红茹、黄豆等。

江南镇属寒武系地层,一般地基层承耐力为10~30吨/m2,适宜承建各种建筑物,虽属地震6度烈度区边缘,但历史上无地震记载。

1.3.3 水文资源江南镇水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资江横通东西,流经镇内。

麻溪、思贤溪、渭溪三大水系流经镇境,汇入资江。

1.3.4 旅游资源江南镇旅游资源丰富,区内保存广袤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自然环境与村落风貌和谐统一。

江南镇山水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绩溪县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区。

自然景观资源:江南镇是安化县自然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是古代茶马古道的第一站,内辖川岩江、关山峡谷、洞市老街、永锡桥等景点,可谓有山皆奇,有水皆秀,鬼斧神工,妙境天成,尤其以“中国南方最后的神奇马帮”和“世界茶王--千两茶”而闻名四方。

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植被较完整,且林相丰富,环境幽雅,旅游区内景观特色突出,山体雄伟,但是整体建设品味较低,未充分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利用价值,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大力提升其品质。

人文景观资源:江南镇经过近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民俗民风,发展为丰厚的梅山文化。

江南镇是黑茶之源,傩戏的主要发祥地。

2经济社会发展2.1 行政区江南镇现辖1个居委会31个行政村。

表2-1江南镇村庄基础资料资料统计表2.2 经济发展2.2.1 全镇经济与增长情况2011年江南镇完成社会总产值4.87 亿元,比去年增长18.2%。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表2-2江南镇历年各产业相关经济指标表2-3江南镇历年各产业相关经济指标表2-4江南镇历年各产业相关经济指标2.2.2 全镇农业发展情况2011年江南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03 亿元,比去年增长18.2%。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表2-5江南镇历年农业发展状况2.2.3 全镇工业情况2011年江南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03 亿元,比去年增长18.2%。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表2-6江南镇历年工业发展状况2.2.4 全镇第三产业情况2011年江南镇完成工业总产值0.82 亿元,比去年增长20.0%。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表2-7 江南镇历年第三产业发展状况2.3 社会事业2.3.1 人民生活随着,江南镇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全镇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1年,全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达到2512元,比去年增长10.0%。

表2-8江南镇居民历年人均收入3人口3.1 人口3.1.1 镇域人口江南镇以常住人口为主,2011年,镇域居民总人数为61400户,总户数为16329,其中非农业人口9825人。

在进行城市人口计算时,需要一个合理的折算系数。

历年人口统计资料见下表:表3-1江南镇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3.2 镇域人口结构3.2.1 年龄构成2011年,江南镇总人口中,0-18岁人口为11469人,占总数的18.8 %;18-35岁为18747人,占总数的30.7%;35-60岁为22383人,占总数的36.7%;60岁以上为8292,占总数的13.6 %。

3.2.2 文化构成全镇各类学校在校生:小学2433人、中学1133人。

江南镇接受小学教育人口占100%,初中99.8%,高中及中专53.6%,大专以及大专以上12.7%。

3.2.3 性别构成2011年,江南镇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2110人,占52.7%;女性人口28776人,占47.3%;性别比例为1.12。

表3-2 江南镇历年人口性别情况统计3.3 人口流动情况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人才流动的加剧、劳动就业格局的改变,势必出现暂住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3.3.1 镇区人口现状中心镇区人口由江南社区组成。

户籍人口为4883人,暂住人口3800人,合计8683人。

4建设用地现状4.1 镇域土地利用现状4.1.1 基本农田保护江南镇近年农田保护面积详见表4-2。

表4-1江南镇农田保护面积汇总表4.2 镇区土地利用现状4.2.1 居住用地镇区居住用地是城镇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是由农村居住用地发展而来,以农民宅基地为主。

其中,位于镇区中心的住房大多年代较久。

镇区住宅建筑间较小,中间夹杂不少木质房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有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文教体卫三类。

(1)行政办公目前,江南镇的基本都集中于镇区内。

表 4-2江南镇行政办公设施一览表(2)商业金融表 4-3 江南镇区主要大型商业设施现状调查表江南镇区内,商业金融设施主要沿镇区干道两侧分布,大都为一层底商二层居住的形式。

商业服务设施基本上沿主要通行道路呈带状布置。

随着镇区的发展,镇区商业服务设施应扩大规模,布局相对集中,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

江南镇区金融贸易机构相对集中,银行、信贷、贸易功能齐全。

表 4-4 江南镇宾馆统计一览表表 4-5 江南镇酒店(餐饮)一览表存在的问题:商业缺乏统一配置,“—层皮”商业用地占主体,并且沿街商业多为临时搭建摊位,影响交通和建筑景观。

很多农贸市场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占压道路红线,有的摊位甚至摆放在道路中央,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

(3)文化娱乐全镇目前没有广场及其娱乐场所。

为适应未来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规划中应当予以考虑。

(4)体育设施镇机关有篮球场,学校体育场地齐全有各类球场及田径场地。

(5)医疗卫生表4-6 江南镇医疗卫生设施现状调查表存在的问题:①镇村两级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村镇医疗卫生设施匮乏,规模偏小,村民就医不方便。

②医疗设备不齐全,医疗人员数量不足,医疗水平不高。

③缺乏保健设施。

(6)教育科研表4-7 江南镇教育机构现状调查表存在的问题:江南镇的教育虽然比一般乡镇好一些,但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来看,教育面临的问题仍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在:①教育经费不足。

江南镇每年用于教育的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较小,所以实际用于教育的支出满足不了需求。

②教育设施不足。

电脑、电教设备、教具、体育活动器材等设备提供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江南镇学校的各类教师中学历偏低。

另外,性别结构也不尽合理,,有些专业教师也比较缺乏。

表4-8 现状镇域主要教育设施调查表(7)工业企业用地表 4-9 江南镇工业企业调查表存在问题① 现状工业用地基本围绕城市呈组团状分布,布局比较散乱。

② 部分工业用地布局和居住用地混杂,而且有些污染较严重的二、三类工业也分布在居住区附近,对环境卫生和景观绿化影响较大,破坏了居住区的宁静和舒适。

③ 部分企业没有处理污染的设备和能力,三废任意排放,对城市的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影响。

④ 工业区经过统一规划,投资环境尚可,但建设档次较低,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⑤ 工业区规划在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盲区,这使一些企业和单位的圈地、低水平开发土地等行为没有得到遏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