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ènɡ)逸.致(yì)急促.(cù)B.磅.礴(bánɡ)烘.烤(hōnɡ)主宰.(zǎi)C.贮.满(chù)崩.紧(bēnɡ)沸.腾(fèi)D.匍.匐(pū)黛.色(dài)澹.澹(d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比喻喧嚣嘈杂)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C.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表明特征的记号)D.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柔和优美的舞蹈)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3)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4.综合性学习。

学完本文后,班级决定举办一次以“我爱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句式仿拟。

仿照示例,然后任选“春、夏、冬”中的任意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例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仿句:(2)诗坛品香。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你说我说。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是作者的真知灼见。

那么你是怎样看待夏天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答:二、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夏天汪曾祺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

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

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

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

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

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

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

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

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

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

“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

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聒聒聒聒”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

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看月华。

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

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

“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摘自2012年第4期《初中生之友》)5.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夏天的景色?答:6.本文写景,特征鲜明。

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景物,概括其特点。

答:7.赏析下面的句子。

(1)秋葵也命薄。

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

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答:(2)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答:8.文章在写栀子花和巴根草时分别引用了山歌和童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三、写作训练9.【写法借鉴】本文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

例如,写大地的夏景,作者就抓住了“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这些典型的景物来写。

其中,成熟的麦子是最能体现夏的特色的,同时它又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可以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所以作者将其作为重点来描绘。

【片段仿写】如果你来写乡村之夏,你将选取哪些景物?准备写出景物的哪些特点?请用你灵动的文字展现我们的乡村之夏吧!(15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A。

B项中的“磅”应读pánɡ;C项中的“贮”应读zhù;D项中的“匍”应读pú。

2.【解析】选D。

A项中“沸腾”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B项中“融融”形容暖和;C项中“标志”表明某种特征。

3.答案:(1)比喻、拟人(2)比喻、对偶(3)排比、比喻、拟人4.(1)答案(示例):春是开花的季节,是明媚的季节,是和煦的季节,却也是多风的季节。

(2)答案:①夏季②冬季③秋季④春季(3)答案(示例):①我喜欢夏天。

因为在夏天里,我们抛却了加在我们身上的包袱,显得轻松、自在,喜欢游泳的人们还可以在水里自由地畅游,非常惬意。

②我不喜欢夏天。

夏天天气非常炎热,热得叫人受不了。

整日里,太阳像一把火,烧得人们什么事都不想干。

晚上还有讨厌的蚊子四处飞窜,搅得人心烦意乱。

正如人们所说:“宁过三冬,不消一夏。

”5.【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解答此题需要着眼全文,然后对同类的事物进行归类,注意要认真阅读,不要疏漏。

答案:花、草、瓜、动物、月华。

6.【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景物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文中的景物很多,解题时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或者特点比较突出的景物,然后找出相关语句,从中提炼或概括出有用的信息。

答案(示例):栀子花,特点是:花六瓣、粗大、极香。

7.【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第(1)题,应从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秋葵的特点;第(2)题,应从词语的生动性的角度来分析剖瓜时的情景。

答案:(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秋葵,使之具有人的灵性,令人伤情。

(2)写出剖瓜时的声响和感受,给人丰富的想像。

8.【解析】引用山歌和童谣一般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丰富文章的内容等。

答案:引用山歌“栀子花开六瓣头”佐证栀子花是六瓣,引用童谣“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写“巴根草”的顽固,都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9.答案(示例):乡村给人留下的印象永远是静谧的。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的仅是几丝宁静。

这里的人们是宁静的,他们坐在大树下,或是编着竹篓,或是悠闲地扇着大蒲扇,或是微闭双眼小憩。

小孩子偎依在老人的腿上,听着爷爷奶奶给他们讲着抗战故事。

这里的家禽是悠闲的。

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大树底下找虫吃,鸭子在河里慢慢地游着。

就连烈日当空的正午也是如此。

我想“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的乡村夏日美景吧。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痴.(chī)想一瞬.(shùn)间蕴.(yùn)含耸.(sǒng)立B.训诫.(jiè)啜.(chuò)泣嶙峋..(línxún)颤.(chàn)抖C.收敛.(jiǎn)卑.(bēi)微一丝不苟.(gǒu)沉淀.(diàn)D.酿.(niàng)造虬.(qiú)枝鹤唳.(lì)幼稚.(zh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反复翻来复去历程再接再励B.惊吓心惊肉跳丧心灰心伤气C.悬崖天涯海角应付反应灵敏D.奔弛驰骋沙场零落失魂落魄3.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形容对理想的渴望)B.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形容对事的执着)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持续嘈杂,使人厌烦)D.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收拢,合拢)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程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

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

语文新课程需要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品质的文化运行()。

A.束缚关注模式B.桎梏关心模式C.桎梏关心形式D.束缚关心形式5. 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难过。

班主任找他谈话。

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想的是()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B.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C.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A.“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C.“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D.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7. 填空。

(9分,每空0.5分)⑴《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心理学家。

⑵《蝉》选自《》,作者,本名,(地名)作家。

《贝壳》选自《》,作者,(地名)作家。

著有诗集《》、散文集《》。

⑶《紫藤萝瀑布》选自《》,作者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原名。

⑷《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又名《》,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编撰。

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9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