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江夏区纸坊三小三年级组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选择了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其次,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思考问题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求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其三,强调合作学习,从信息的提供,探究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组织,讨论交流,都体现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搜集、创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单元难点: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单元关键: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每步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含综合实践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99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得一用乘法计算问题的活动经验,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教学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口算:5×6 7×8 10×3 125×480×3 200×4 3×3×5 4×5×62、口答:1)3个12是多少?2)15的4倍是多少?3)每队有18人,4队有多少人?4)一盘30个,5盘有多少个?3、解答简单的问题(1)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那么5个小朋友1天要吃几个苹果?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答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那么小朋友3天要吃几个苹果?同样请同学说。
(3)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那么5个小朋友3天要吃几个苹果?①说出过程和结果②说一说: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由小精灵提出问题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1、让学生独立解决P99做一做中的问题。
2、组织交流,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思考探索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
例如:①5×6×8 ②5×6×(5+3)③5×6×7+5×6④5×6×7+30 ⑤30×8 ⑥30×5+30×3只要学生说得有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
四、练习1、让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第1、3、4(1)学生独立完成(2)适当鼓励学生寻找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2、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1、请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100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目标:1、掌握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
2、让学生经历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教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15÷5 27÷9 90÷3 60÷2 96÷6 160÷82、计算(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完成,教师订正)72÷4÷3 135÷3÷5 126÷183、解决问题(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列式)学校图书馆买来《海底世界》系列丛书126本,放在18张桌子上,平均每张桌子放多少本?二、新授:1、教学例2师言导入后播放团体操表演录像,把学生“带入”运动场,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例2插图)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像,收集信息数据:一共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2个方块,每个方块5个小圈,一共有10个小圈……②提出问题,可能提出:每个方块有多少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小圈?……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并说自己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法,要求他们说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a、60÷2=30 ……每个方块有多少人?60÷5=6 ……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师言:可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师引导得出:60÷2÷5=6(人)b、5×2=10 ……每个方块有5个小圈2个方块有10个小圈60÷10=6 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组织交流:分小组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加深理解。
三、课堂练习:1、课本100页“做一做”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收集信息数据(2)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后组织交流。
2、补充练习一批货物480吨,现在要交给两个车队一起运,每个车队有8辆相同的货车,每辆车平均要运多少吨?要求:(1)认真审题,收集信息数据。
(2)独立解决问题,并能说出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3)列综合算式计算,完成后,展示解决方法。
四、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的第14、15、16题。
教师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解决方法。
五、课堂总结1、让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用乘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练习二十三第5、6、7、8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列式课型:练习课教具:投影仪、演示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3×8 6×7 10×8 12×54×5×6 3×8×2 8×2×3 10×3×9二、专项训练1、一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5个,按这样计算:(1)一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8小时呢?5×2 5×8 (加工的个数与时间有关系)(2)2个工人1小时加工多少个?8人呢?5×2 5×8 (加工的个数与人数有关系)(3)8个工人2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5×2×8 或5×8 ×2(加工的个数不仅与人数有关系,而且与加工的时间有关系)提问:5×2表示什么?5×2×8表示什么?同桌间说说5×8×2每步表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注:培养学生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出示P103 8图片(1)观察:要计算这座楼房里一共有多少户?你是怎样想的?(2)帮助学生找出所须数据,理解“我住的这座楼有21层,每层每个单元住3户”。
明确:有21层5个单元每个单元每层3户(3)分组活动: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每步解决什么问题?a、3×5×21 (先算一层有多少户,再……)b、3×21×5 (先算一单元有多少户,再……)三、课堂练习:1、练习二十三的第5、6、7这几题都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理解题、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5、6是生活学习中常见的情景,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性很高。
第7题:明确一年有()月1月产生()千克垃圾,()个人,即37×3×12(或37×12×3),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的意识。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作业)1、一种货车核定载重5吨,4辆这样的货车运3次,一共运多少吨货物?2、学校共有6间教室,每间教室都排4列桌子,每列7张,这个学校大约有多少张桌子?3、一个住户每天大约要用3人塑料袋,一个社区共有52家住户一周(7天)大约产生多少个塑料袋垃圾?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说一说4、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100个毛笔字,小明在“4×8”格式纸上写了4张,他完成了任务吗?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练习二十三第2、9、11、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3、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算理。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一题多解教学准备:幻灯设备(或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口算20×3 6×7 4×6 15×4 60×420÷4 36÷6 84÷4 600÷3 306÷32、计算:20×3+6 88-15×3 72×3-100 20-45÷360÷3+50 99÷3-25 4×8+3×6 2×9+5×4要求:1)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