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及特点浅析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工商管理10级2班
河北邯郸056038
姓名:杨远班级:工商1002班学号:100130205 摘要:技术创新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组合与配置的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就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
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我们对于应该从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竞争环境来选择自己的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技术创新、模仿创新、自主创新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technique innovation relates to many factors, the difference of combin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these factors make up of many different mode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echnique innovation,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modes: self-innovation mode, imitate-innovation mode and combined- innovation mode.We have to choice ourselves technique innovation stratagem based on environment of our corporation.
Key words: technique innovation 、imitate-innovation、self-innovation
正文:
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作用
技术创新管理是提高企业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途径。
国有企业发展正在进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技进步,在于技术创新管理。
同时,技术创新管理是推动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倍增器。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
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倍增器。
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
技术创新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组合与配置的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就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
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自
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我们对于应该从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竞争环境来选择自己的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二、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一)自主创新战略特点
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
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
2.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
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优势,只有在技术与市场方面都具有领先的优势,因此率先性是自主创新的目标。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
创新与知识和能力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4.高投入和高风险性。
企业为保证始终有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创新产品,必须能够持续进行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将创新贯穿于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较高的资金和强大的人力投入。
(二)模仿创新战略特点
1.模仿的跟随性。
企业最大程度的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吸收、继承与发展率先创新者的成果。
2.研究开发的针对性。
模仿创新的研究开发不仅仅是对率先者技术的反求,更是对率先者技术的完善或进一步开发。
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
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重要环节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聚积于中部。
4.被动性。
这主要是指竞争的被动性,包括技术积累、营销渠道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被动,这是由模仿创新者只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来决定的。
(三)合作创新战略特点
1.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全球性技术竞争的不断加剧,使技术创新活动中面对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的综合性和集群性越来越强。
2.创新时间的缩短,企业竞争地位的增强。
合作创新的成功能够为参与合作的企业赢得市场,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3.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合作创新对分摊创新成本和分散创新风险的作用与合作创新的规模和内容有关,一般来说创新项目越大,合作创新分散风险的作用也就越显著。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特点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
1、创造性。
创新表示“某种新事物的引入或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或装置的引入”。
新思想、新方法、新装置无不体现出它的创造性。
技术创新不是原有技术的因袭,而是全新的技术引入或者原有技术的改善,那么它必然表露出与原来的差别之处,这种差别即是创造。
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分析,它泛指一切由技术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营销、管理、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变化或产业和经济系统演化。
无论何种变化,实质上都是对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和资源配置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并最终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2、系统性。
技术创新是一种系统性活动和过程。
它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生产条件、生产要素、生产组织构成系统。
我们在谈论技术创新时,不能仅从单一技术来看,必须从整个技术系统层面来解析创新,并且要从企业与市场的角度探讨技术系统与产品系统、应用系统、顾客系统的互动关系。
技术创新是科学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下的产物,也是企业系统与市场系统互动的结果。
3、高效性。
技术创新战略的高效性是指通过采取成功的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技术的领先和差异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还可以通过产品的高附加值获取更高利润率,更加高效地占领市场,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
4、高投入性。
与一般经济活动相比,技术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资金和物力因素。
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投入的费用就包括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外部研究开发费用、获取无形技术的费用、工具准备、工业工程和投入制造的费用、新产品的销售费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投入,这些费用的总和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5.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技术创新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这种高风险主要表现在创新过程中高度的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时常的不确定性和其他不确定性。
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技术本身的不成熟、辅助性技术的缺少、技术飞速变化和激烈竞争导致创新技术落后。
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来自时常变化、预测失真、他人模仿和技术引进的冲击。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市场经济发展使我国的商品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剩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经常性现象,绝大多数产品已出现买方市场。
在这中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充分展开。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增加市场份额,获取和原来同等或者更多的利润,企业就必须要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开发新产品来提高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便开拓市场、增加竞争力。
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系,即竞争的市场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新的成功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无数企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技术落后是现阶段我国民族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中的一个主要不利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性来看,走高科技发展之路是我们国家和企业的必然选择。
四、总结
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来源。
为此,很多国家都做出了基本相同的战略选择,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特别注意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且非常复杂的工作。
要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比较低的投入带来比较高的产出,必须要了解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掌握科学、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的方法,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
合理的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战略模式。
这已是目前企业能否屹立于市场的一重大原因。
参考文献:
[1] 王黎平. 构建集团企业档案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J]. 中国档案,2005,(11).
[2]杨沽.企业创新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09.
[3] 赵强,邓学民,韩秀杰.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分析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5,(8):70-72.
[4]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J].科学研
究,2005(4):258一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