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重点总结

2016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重点总结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管理理论与实务赵丽芬第十七章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重点章节】一.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处理、传播、应用基础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加工处理知识和信息,创造并运用新的知识。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第一位要素,知识成为主要的社会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依托。

二.21世纪面临的新的环境变化(一)知识经济向传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对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挑战2.对传统激励机制的挑战3.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挑战4.对传统经营理念的挑战5.对传统经营发展战略的挑战(二)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1.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创造了技术条件和精神环境;2.知识经济中知识的流动性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3.知识经济的到来焕发了人们投身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为的过程。

信息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推进了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在与知识经济的融合中呈现一种日益增强的发展趋势。

八.流程再造工程——米歇尔·哈默1.流程再造工程——就是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具有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对企业工作程度进行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团队精神的团队式组织,并层层扩大这种组织,直到整个企业都按照新的原则构建起来,最终形成新型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过程。

2.指导思想: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九.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员工自愿合作,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

十.知识管理的特点:(1)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2)知识管理需要博弈;(3)需要专门的结构;(4)要针对市场来进行;(5)要改变知识的工作模式十一.知识管理的原则:(1)参与原则;(2)解释原则;(3)澄清原则;(4)知识资本化原则十二.管理变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1.创新型管理——未来管理的典型特征2.知识资源——未来企业的核心资源3.学习型组织——未来企业成功的奥秘4.快速的应变力——未来企业的基本素质5.授权——未来企业提高组织效率的必由之路6.团队精神——未来企业的经营法宝7.全球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8.“四个满意”(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社会)——21世纪企业的永恒追求9.没有管理的管理——未来管理的最高境界10.跨文化管理——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的泰勒和美国的亨根斯,最先办公室文化的概念。

)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精神、精神性行为以及体现精神的物化产品的总和。

二.文化的特征:社会性、精神性、综合性、一致性、特色性三.不同国家在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深层根源在于文化基础的差异。

四.美国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一)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严谨的管理体系;(二)强调个人价值承认效率差异;(三)管理手段和方法高度现代化;(四)较为松散的人际关系。

五.日本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一)以“忠孝”学说为依据,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二)企业内劳动组合;(三)企业内训练;(四)以“义”、“礼”、“和”等观念为依据,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五)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团队精神;(六)集体决策。

四.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管理模式的演进(一)传统管理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1)管理手段行政化;(2)激励因素精神化;(3)收入分配平均化;(4)决策高度集中化;(5)社会关系私人化;(6)企业运营社会化。

(二)现行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至今(1)管理手段变化;(2)管理目的变化;(3)激励机制变化;(4)社会关系变化;(5)企业运营变化。

五.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1)来自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2)来自知识经济的挑战;(3)来自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挑战;(4)来自经济体制变革的挑战。

六.在管理变革与创新中构建中国新型管理模式(一)经营理念变革与创新(1)重新塑造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2)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二)管理重心的变革与创新(1)以人为本,把管理推向更高境界(2)推进知识管理,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三)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1)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2)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四)组织变革与创新(1)重新构建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2)建立学习型组织,增强组织的发展后劲(五)组织内部关系的变革与创新(1)在处理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上,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2)在处理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上,要权威并用,提高领导效能(六)经营发展战略的变革与创新(1)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2)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