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1
(11)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1
二、事先通谋和事中通谋的共同犯罪
标准: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 1、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
2、事中通谋的共同犯罪 承继的共同正犯 处罚:前者较重
San、一般和特殊共同犯罪
标准:有无组织形式、结合的紧密程度 1、一般共同犯罪 简称一般共犯,又称非集团性共犯 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
2、特殊共同犯罪 即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通称犯罪集团 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 定的犯罪组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 刑事责任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其他问题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第25条第1款的规定: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1、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 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共同犯罪
(二)客观要件 1、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
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或者共 同犯罪人之间结合的方式 一、任意的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二、事先通谋和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三、一般和特殊共同犯罪
一、任意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标准:共同犯罪能否任意构成 1、任意的共同犯罪 一个人能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 以上共同实施 处罚:刑法分则、总则相结合
2、必要的共同犯罪 刑法分则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 才能构成的犯罪 如组织越狱罪 ——处罚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积极参 加者和其他参加者 构成共同犯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只处罚首要分子
一、主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一)主犯的概念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两种: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犯罪分子——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1)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积极参加 (2)某些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及其骨 干成员和某些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3)在其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的犯罪分子 注意: 主犯可能有多个
(三)主观要件 共同犯罪故意 犯意联络
判断 1、共同过失行为 应分别定罪处罚 2.一个故意,一个过失 应分别定罪处罚 3、一个故意,一个无罪过 4、同时犯
5、故意内容不同 如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但也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两人共雇一船分别走私毒品和淫秽 物品 6、实行过限行为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2、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创造条件、辅助实行犯罪的人
(二)刑事责任 1、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第27条第2款: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
2、特殊刑事责任原则 如组织越狱罪 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5年以上有 期徒刑;对其他参加者,处5年以上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
三、胁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特征: (1)必须是3人以上——量的规定 (2)有一定的组织性——最本质的特征 (3)具有实施犯罪的目的性 (4)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 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1、以分工为标准: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2、以作用为标准: 主犯和从犯 3、我国: 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3、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 第29条第2款:如果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 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案例分析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 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 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 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200 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 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李信以为真。 问:对李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一)概念 第28条: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 的人 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利益的大小 (二)刑事责任 第28条: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 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教唆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一)概念 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 条件: 1、对象条件 (1)特定 (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
2、特别刑事责任原则
例如,刑法第317条第2款: 犯聚众持械劫狱罪的,对首要分子和积 极参加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 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一)从犯的概念 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的犯罪分子。 1、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次要地位的实行犯
2、客观条件 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3、主观条件 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三)刑事责任 1、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第29条第1款: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 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 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 一般应以主犯论处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原则 第29条第1款: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 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 的呢?
案例分析
钱、赵二人其谋去某商场行窃,199 9年11月9日凌晨2时,二人到达该 商场后,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 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 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 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 钱某出来后,二人逃离现场。第二天分 赃时,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3、首要分子 (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2)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 不一定
(二)刑事责任 1、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第26条第3款: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 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其他主犯 第26条第4款:对其他主犯,应当按 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 部犯罪处罚。
案例分析
周某和何某合谋骑摩托车抢夺行人财物, 周某骑摩托车、何某坐在车后座上,由 何某夺走一行人手提包,被害人开车上 前追赶。何某掏出自己偷偷带来的一把 火药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