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 原生质体纯化方法有: 离心沉淀法 漂浮法 接口法
1、 离心沉淀法
原理:应用原生质体的比重大于溶液,离心后原 生质体沉于底部。
步骤: • 第一步:原生质体溶液用400目网筛过滤。 • 第二步:离心(500~1000r/min离心5~6min)。 • 第三步:吸取上清液,用洗涤液(含甘露醇)
重新悬浮,再离心沉淀。如此2~3次。 • 第四步:用原生质体培养液洗1次,收集原生
对幼叶来说,酶浓度较低:0.5%-1%纤维 素酶,果胶酶(0.2%-0.5%); 酶量少
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纤维素酶、果胶 酶的浓度要提高到1%或2%。酶量大 酶液PH值:5.4 - 5.8
PH高,酶活性低 PH低,原生质体损坏多
2.3 酶液渗透压
• 裸露的原生质体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渗透压下, 才既不涨破,又不因过度收缩而破坏内部结构。 因此在酶液中须加入渗透压稳定剂来代替细胞壁 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
•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是糖醇系统,包括甘露醇、 山梨醇、葡萄糖、蔗糖等。
目前大多数使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它们能稳定地 维持渗透浓度。而蔗糖等易被原生质体吸收利用, 降低渗透浓度,故不常用。
2.4 材料预处理 (暗处理,预培 养和低温处理)
在酶处理前,常把供体组织置于合适浓 度的稳压液中,预质壁分离约一小时后再用 酶液处理。
2-6 其它
酶液中加入葡聚糖硫酸钾、CaCl2等盐类
保护细胞膜、提高原生质体稳定性和活力
2-7 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一步法 (以烟草叶片为例)
• 第一步:预处理即对烟草植株限制供水
• 第二步:取幼叶常规表面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 去外表皮切成4cm的小块
• 第三步:制作混合酶液(纤维素酶2%和果胶酶 0.5 % )并加入的0.7 mol甘露醇0.1 m mol CaCl2. PH5.6
质体。
洗涤液成分:0.45mol/L甘露醇,
10mmol/LCaCl2 ` H2O, 0.7mmolK H2PO4,
洗涤液pH: 5.6
2 、 接口法
•原理:选两种不同渗透浓度的 溶液,其中一种溶液的密度大于 原生质体的密度,另一露醇溶液
细胞壁再生、细胞膜离子转运、病毒侵染。 因为细胞壁不仅具有保护功能,还参
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但是:原生质体必须再生出细胞壁才能
继续发育。
二、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
(一) 分离方法 1. 机械法:利刃机械切割 2. 酶解法: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
2.Enzymatic isolation
2.1 材料 •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应选择生长旺盛的 植物体幼嫩部分。
1986年:Spangenberg单个原生质体培养成功;
2、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1)为细胞融合奠定基础。
有性杂交不能进行细胞质交流
(2)是遗传工程的理想受体。
能够直接摄取外源DNA,细胞器甚至微生物。 原生质体也具有全能性
原生质体是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研 究遗传信息动态的结合点
(3)理论研究
•叶肉细胞分离原生质体,来源方便,有明显 的叶绿体,便于在融合中认识。但禾本科叶肉 原生质体往往不能分裂,因此,常采用悬浮细 胞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最适宜的细胞是 处于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
2.2 酶的种类和浓度
纤维素酶(Cellulase) Onozuka R-10 果胶酶(Pectolyase)Y-23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高尔基体
液泡
微丝
叶绿体 线粒体
质膜
细胞核 内质网 微管 细胞壁
细胞壁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 纤维素25-50%、半纤维素53%和果胶5%
一、原生质体培养发展简史及其意义
1、发展简史
1892年:Klercker机械法(利刃)分离原生质体;
1960年: 196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Cocking 教授 率先利用真菌纤维素酶,制备了大量具有高度 活性可再生的番茄幼根细胞原生质体;
• 第四步:将小块烟叶放入混合酶液25 ℃处理8~10 小时
• 第五步:过滤、离心、洗涤( 0.7 mol甘露醇液 含0.1 m mol CaCl2 )。如此2~3次、得原生质体
图示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以叶片为例)
加果胶酶 和纤维素酶 过滤、离心
(二) 原生质体纯化
• 酶解处理后得到混合液包括原生质体、 细胞团和组织碎片等,必须将杂质和酶 液除去,才可以继续培养。
1968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投入市场;
1968年:Takebe首先用商品酶进行原生质体分 离:烟草叶肉原生质体,两步法和一步法。
1971年:Takebe培养烟草叶肉原生质体,首 次获得再生植株。
1993年有49个科、146个属的320多种植物, 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再生植株。其趋势主 要是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从一年生扩展到多 年生,从草本到木本、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 物,食用菌、藻类、大豆、棉花、油菜、水 稻、玉米、柑桔、猕猴桃、桃、苹果、马铃 薯、胡萝卜、黄瓜、杨树、云杉等;
原因:预质壁分离可使胞壁内表层充分暴露,增 加胞壁降解酶与胞壁的接触面而提高胞壁降解速度; 降低原生质体内电解质渗漏,防止在分离期间外来 酶被吸入细胞内,降低原生质体对酶液中可能存在 的有害影响的敏感,提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和存活 率。
2-5 酶解处理的条件
光:一般黑暗下静止进行; 温度:25℃,兼顾原生质体及酶活性; 时间: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太长不利于原 生质体的活性,一般<24小时。如烟草叶片 酶处理2小时后叶肉细胞解离完毕。
25%蔗糖溶液
3、 漂浮法
原理:应用渗透剂含量较高的洗涤液使 原生质体漂浮在液体的表面。
洗涤液:3%蔗糖 + 0.4mol/L甘露醇+ 1480mg/LCaCl2 2 H2O 。或11%~23%的 蔗糖溶液。
4.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原生质体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的意义 融合方法 体细胞杂种鉴定方法
原生质体(Protoplast)
• 1880, Hanstein:质壁分离时,能够与细胞壁分开 的那部分细胞物质。
• 含义:去掉细胞壁的由质膜包裹、具有生活力的 裸露细胞。
细胞
植物细胞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