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如图,左排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右排的立体图形,那么与甲乙丙丁各平面图形顺序对应的立体图形的编号应为()A. ③④①②B. ①②③④C. ③②④①D. ④③②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②若AB=BC,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③线段AB的长度就是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④点C在线段AB上,M,N分别是线段AC,CB的中点.若MN=5,则线段AB=10.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如图的四个图形和每一个图形相应的一句描述,其中所有图形都是画在同一个平面上.①线段AB与射线MN不相交;②点C在线段AB上;③直线a和直线b不相交;④延长射线AB,则会通过点C.其中正确的语句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按语句“画出线段PQ的延长线”画图正确的是()A. B. C. D.5.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A. 五棱柱B. 六棱柱C. 七棱柱D. 八棱柱6.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 垂线段最短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射线与其反向延长线成一条直线;②直线a,b相交于点m;③两直线交于两点;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一定有3个交点.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如图,点A,点B,点C在直线l上,则直线,线段,射线的条数分别为()A. 3,3,3B. 1,2,3C. 1,3,6D. 3,2,69.乘特快列车从济南西站出发,沿途经过泰安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最后到达枣庄站,那么从济南西站到枣庄站这段线路的火车票价格最多有()A. 8种B. 9种C. 10种D. 11种10.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上一点,下列条件不能确定点D是线段BC的中点的是()AD C. BD=AB−AD D. 2AD=3BCA. CD=DBB. BD=1311.如图,长度为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M,C点将线段MB分成MC:CB=l:2,则线段AC的长度为( )A. 2cmB. 4cmC. 6cmD. 、8cm12.如果线段AB=13厘米,MA+MB=17厘米,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M点在线段AB上B. M点在直线AB上C. M点在直线AB外D. M点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航天飞机拖着“长长的火焰”,我们用数学知识可解释为点动成线.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一只小蚂蚁爬行留下的路线可解释为________;(2)电动车车辐条运动形成的图形可解释为________;(3)薄薄的硬币在桌面上转动时,看上去像球体可解释为________.14.下列三个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②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只要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就能节省材料;③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在一条直线上.其中可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________.(填序号)15.将如图所示的图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下列编号为1、2、3、6的小正方形中不能剪去的是______ (填编号).16.表反映了平面内直线条数与它们最多交点个数的对应关系:图形…直线条数234…最多交点个13=1+26=1+2+3…数按此规律,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n为正整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7.如图所示,A,B是两个村庄,若要在河边L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往两村输水,问水泵站应修在河边的什么位置,才能使铺设的管道最短,并说明理由.18.如图所示,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19.①如图1直线l上有2个点,则图中有2条可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1条线段;②如图2直线l上有3个点,则图中有______ 条可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______条线段;③如图3直线上有n个点,则图中有______ 条可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______条线段;④应用③中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某校七年级共有6个班进行足球比赛,准备进行循环赛(即每两队之间赛一场),预计全部赛完共需______ 场比赛.20.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P、PB的中点.(1)如图1,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且MP=4cm,求线段AB的长;(2)如图2,若点P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且AB=12cm,求线段MN的长.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CB,延长DC 21.已知线段CD,按要求画出图形并计算:延长线段CD到B,使DB=12到点A,使AC=2DB.若AB=8cm,求出CD与AD的长.22.如图,已知点O在线段AB上,点C、D分别是AO、BO的中点(1)AO= ______ CO;BO= ______ DO;(2)若CO=3cm,DO=2cm,求线段AB的长度;(3)若线段AB=10,小明很轻松地求得CD=5.他在反思过程中突发奇想:若点O 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原有的结论“CD=5”是否仍然成立呢?请帮小明画出图形分析,并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甲旋转后得到③,乙旋转后得到④,丙旋转后得到①,丁旋转后得到②.故与甲乙丙丁各平面图形顺序对应的立体图形的编号应为③④①②.故选A.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结合图形特征进行旋转即可由甲、乙、丙、丁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此题考查了点、线、面、体,要熟悉各图形的特征,更要明白: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射线及线段的知识,注意基本概念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射线及线段的定义及特点可判断各项,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①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②若AB=BC,点B在线段AC上时,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错误;③线段AB的长度就是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正确;④点C在线段AB上,M,N分别是线段AC,CB的中点.若MN=5,则线段AB=10,正确.故选D.3.【答案】B【解析】解:①线段AB与射线MN不相交,根据图象可得出此选项正确;②根据图象点C不在线段AB上,故此选项错误;③根据图象可得出直线a和直线b会相交,故此选项错误;④根据图象可得出应为延长线段AB,到点C,故此选项错误,故正确的语句的个数是1个.故选:B.根据直线、线段、射线的定义以及其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定义的应用,正确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4.【答案】A【解析】解:A、图形和语言符合,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表示线段PQ的延长线,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表示线段PQ的延长线,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表示线段PQ的延长线,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线段的延长线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对直线、射线、线段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5.【答案】B【解析】解:九棱锥侧面有9条棱,底面是九边形,也有9条棱,共9+9=18条棱,A、五棱柱共15条棱,故A误;B、六棱柱共18条棱,故B正确;C、七棱柱共21条棱,故C错误;D、八棱柱共24条棱,故D错误;故选:B.根据棱锥的特点可得九棱锥侧面有9条棱,底面是九边形,也有9条棱,共9+9=18条棱,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棱柱棱的条数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关键是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形状.6.【答案】D【解析】解:∵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根据“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得到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从而确定答案.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能够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7.【答案】C【解析】解:①射线与其反向延长线成一条直线,正确;②直线a,b相交于点m,错误,点应该用大写字母表示;③两直线交于两点,错误;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一定有3个交点,错误,三条直线可以经过同一个点.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个.故选C.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以及点的表示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是基础题,熟记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图中有直线l,共1条;图中有线段AB、AC、BC,共3条;射线以A为端点的有2条,以B为端点的有2条,以C为端点的有2条,共6条.故选C.根据射线、线段的定义分别数出条数即可.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关键是掌握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9.【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从济南西站到枣庄站这段线路的火车票价格最多有==10种,故选C根据题意确定出数学模型,五点确定出线段条数,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是解本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及线段中点的定义.掌握理解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解:如图,,.当时,是线段的中点,故本选项不符题意;.当时,则,又,,又是的中点,,又,,即是线段的中点,故本选项不符题意;.当时,不能判定是线段的中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当时,又,,,又是的中点,,即是线段的中点,故本选项不符题意.故选.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段认识有关知识,由已知条件知AM=BM=0.5AB,根据MC:CB=1:2,得出MC,CB的长,故AC=AM+MC可求.【解答】解:∵长度为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M∴AM=BM=6∵C点将线段MB分成MC:CB=1:2∴MC=2,CB=4∴AC=6+2=8cm.故选D.12.【答案】D【解析】解:(1)当M点在直线外时,M,A,B构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出现MA+MB=17;(2)当M点在线段AB延长线上,也可能出现MA+MB=17.故选D.解决此题,要注意对多种可能情况的讨论.注意对各个情况的分类,讨论可能出现的情况.13.【答案】(1)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点、线、面、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根据从运动的观点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解答即可.【解答】解:(1)一只蚂蚁爬行留下的路程可解释为点动成线,故答案为点动成线;(2)电动车车辐条运动形成的图形可解释为线动成面,故答案为线动成面;(3)薄薄的硬币在桌面上转动时,看上去像球体可解释为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14.【答案】①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和直线的性质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是熟练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由题意,认真分析题干,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答】解:①③现象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②现象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故答案为①③.15.【答案】3【解析】解:由图可得,3的唯一对面是5,而4的对面是2或6,7的对面是1或2,所以1和2中可以减去一个,2和6中也可以减去一个,唯独3不能减去,若减去3,则5就没有对立面,不能拼成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