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理综生物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理综生物

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级2020-2021学年第五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D. 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2.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物质A溶液的浓度B. 0~1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C. 物质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内D. 实验1h时,若滴加清水进行实验,则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速率比图示的大3.某种鱼的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B. 基因型为AaBb的鱼,表现为扇尾C. 图中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D. 不考虑基因突变,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代中会出现扇尾4.免疫预防以人工主动免疫为主要目的,其主要措施是接种疫苗。

第一代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类毒素,第二代疫苗包括由微生物的天然成分及其产物制成的重组蛋白疫苗,第三代疫苗的代表是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疫苗经注射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浆细胞识别B. 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记忆细胞C. 基因疫苗能表达蛋白质等抗原结构,从而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D. 基因疫苗的本质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合理的是()A.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先做预实验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 植物激素能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其调节作用都具有两重性C.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可以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 缺氧条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6.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9(除个别空外,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某种植物的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1)图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则代表根的是。

(2)e浓度的生长素对B器官的作用是。

(3)单侧光照射会引起茎向光弯曲生长,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在之间。

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4)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是(填写字母)。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时,设置了多组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组需选用多粒黄豆的目的是(2分)。

30(每空1分,共10分).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如图,从免疫的角度看,该病属于。

细胞甲是由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寒冷时,激素A作用于靶细胞,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TSH能促进激素A的分泌,激素A增加到一定程度也能使TSH的分泌量,这属于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

(3)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用切除法进行实验。

实验中以小鼠为实验材料,以单位时间的耗氧量为检测指标。

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取若干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均分为A、B、C三组,每组都测定。

②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B、C组的处理是。

一段时间后测得B、C组耗氧量大大下降。

③B、C组出现症状后,给B组每天注射,给C组每天注射,5天后,测得B组耗氧量回升,C组耗氧量并未回升。

实验结论是:。

31(除个别空外,每空1分,共10分).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用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

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A 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2分),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32(每空2分,共12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1/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1/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倍。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

3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除个别空外,每空2分,共15分)请回答下列与酶和物质提取有关的问题:(1)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

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汁液中加入酶。

而为了提高上述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用法进行固定化处理。

(2)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用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3)某植物的花中含有油性物质A,果肉中含有物质B。

物质A是易挥发、难溶于水的无色物质;物质B是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受潮易分解的有色物质。

①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提取物质A不确定能否利用水中蒸馏法,原因是还需要确定水中蒸馏时是否会导致原料焦糊或者。

②物质B可使用法提取,提取物质B时应选用(填“干燥”或“新鲜”)的果肉。

提取得到的物质B,可利用(1分)法进行鉴定。

1.【答案】C【解析】叶绿体接受、传递、转化光能的结构是其类囊体薄膜,不是其内膜和外膜,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的溶酶体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C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为不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D错误。

2.【答案】D【解析】实验开始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减小,即不断失水,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A错误;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 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物质A的化学成分不能确定,故运输方式不确定,若A 是硝酸钾溶液,则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A是尿素,则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实验1h时,由于物质A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变大,若此时滴加清水,会使细胞外液浓度进一步降低,质壁分离复原会更快,D正确。

3.【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基因A指导酶1的合成,在酶1的作用下,圆尾形成扇尾,基因b指导酶2的合成,在酶2的作用下,扇尾形成三角尾,故可知基因型为A_bb 的个体表现为三角尾;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扇尾;其他基因型个体表现为圆尾。

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即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由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鱼,表现为扇尾,B正确;图中可以看出基因A指导酶1的合成,基因b指导酶2的合成,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C正确;三角尾鱼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不考虑基因突变,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代中不会出现扇尾(A_B_),D错误。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B.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记忆细胞,B正确;C.基因疫苗能表达蛋白质等抗原结构,从而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C正确;D.基因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质粒的环状的DNA分子,因此基因疫苗的本质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D正确。

5.【答案】A【解析】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先做预实验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A正确;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并不是都具有两重性,B错误; C.乙烯利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缺氧条件下能量供应减少,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过程),D错误。

6.【答案】D 【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去除地理隔离,这样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B正确;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声属于物理形式,因此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