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一、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与流程规范1. 入院:(1) 病人住院 ,须持有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收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住院卡 , 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入院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 (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
接诊新入院病人的病房护士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的病床及用物的病房内。
对急诊或危重(2)病人 , 病房医护人员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安置好后 ,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
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 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
(4) 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 ,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 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 , 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2.转科 :( 附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1) 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 ,须经主管医生向相关科室发出会诊申请,会诊后决定转入后 ,原主管医师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 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 , 并通知病人 /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 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 , 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 注销各种诊疗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 , 清点被服 , 与转入科室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后 , 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5) 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 ,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 ,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3.出院 :(1)患者出院 ,须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 ,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 ,方可办出院手续。
办理出院手续可在下发医嘱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办理。
(2) 患者出院前 ,由责任护士及经治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 :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 ;活动 ;复诊时间 ;预约等。
(3) 病人出院时 ,应交清公物 ,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并领取出院带药后方能出院。
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要认真核对清单, 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联系解决。
(4) 责任护士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指导病人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并协助整理物品。
4.转院(一 )转院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由经管主治提出 ,分管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有关手续与出院相同。
(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 ,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 ,待病稳定后转院。
重症病人转院 ,病人家属应解决好有关护送问题 ,必要时应由转出科室派医护人员护送 ,并与被转医院有关人员做好交接手续。
(4) 转院时由住院医师写好详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也可按照相关规定复印带走部分病历资料, 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
(5) 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病人,由其本人、家属或单位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二 )病人转入我院(1) 外院转入我院的病人,须经我院会诊同意。
由会诊医师开具《住院通知单》,并于转入科室联系好床位后方可输转入手续。
(2)转入手续与住院手续相同。
二、关于留观、入院、出院、转科及转院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为了有利于患者办理留观、入出院 ,转科及转院等程序 ,方便患者 , 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依据正确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计划 ,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及时排除各种障碍 ,理顺各方面关系 ,以促进工作正常运转 ,特制定本办法。
(一 )协调工作的必要性1、在工作中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 ,权责划分不清 , 导致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
如果不及时排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关系 ,工作的运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理顺各方面的2、一项工作的完成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来共同完成时就需要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这3、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认真履行好职能的同时 ,要做到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 ,构建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 )协调工作的人员1.为了加强各科室间的协调工作,特成立协调专职人员。
2.专职人员的职能职责 :负责和各相关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 ,加强组织工作 ,同时加强监督检查 ,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3.专职协调人员:由医务科、护理部及院总值班室值班人员承担(上班期间由医务科、护理部负责 , 下班后由院总值班室负责)(三 )协调的范围和内容在留观、入出院、转科及转院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协调的范围之内。
(四 )协调的工作要求1、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和职责范围。
2、各科室的主任及护士长负责做好本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按照职能职责办事,不得互相推诿或者拖而不办。
3、当职能出现交叉与重叠时,或某项事情需要多个部门负责时,科室人员应做好与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必要时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与其他部门负责人之间协调。
在协调出现困难时, 由协调专职人员出面协调, 必要时向相关院领导请示解决。
三、为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提供的指导和各种便民措施1、因限于医院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或疾病,诊治困难或不宜在本院继续治疗者,经科内讨论、由科主任提出,报请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批准,并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患者 (包括门诊患者)需转外地医院治疗时,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申请,填写转院病历, 科主任同意签字后,经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批准。
但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患者,不得转外省、市治疗。
3、如患者转院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暂留院内处置,待病情稳定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途中生命安全情况下再行转院。
较重患者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转院时要办理出院手续,在,并将病历摘要或出院小结随患者转去。
4、患者入院后因病情诊断或治疗方案变更需转入其他科室理人员通知住院处办理转科手续,经治医师写好转科记录,经转入科会诊同意, 由转出科护,按联系时间转科。
转出科需派人陪同到转入科 ,并向值班医师交代病情。
转入科医师及时检查处理患者,书写转入记录。
5、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院, 要向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
如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同意转出 ,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
6、出院由经治医师提出,主治医师或主任(副 )医师同意后,于出院前下达医嘱,于出院当日上午10:00 前完成出院记录和病房结账并交住院处。
患者出院时,医师应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并对患者进行离院前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并征求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意见。
出院患者带药以一周剂量为限 ,带药品种不得超过医师开临时医嘱 ,由当班护士至中心药房要回交给患者 ,外地患者可适当放宽药理。
4 种 ,由主管7、简化患者入院、出院、转院手续的办理 ,鼓励医务人员协助患者床边办理出院手续要复印、复制病历资料的 , 病案室最大限度提供方便。
,有需8、医院各部门都要积极努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满足患者个体需要。
四、有科室满床或医疗设备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为了在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及时为患者解决入院、诊疗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 )提前告知 ,妥善沟通 ,减少医患冲突门诊医生收入住院患者,收病人的科室无空床时床患者 ,要跟患者及家属妥善沟通,详细告知加床条件,主任及护士长应立即启动加床方案,对于加,采取自愿原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谅解,严禁强制入院或不告知就收入院的情况发生。
(二 )合理加床根据临床各加床科室医务人员配备、医疗物品储备、抢救设施等情况,依据科室自身加床潜力, 由科室酌情处理 ,医务部监督管理。
各科室在不推诿病人的情况下 , 为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诊疗质量 ,尽量保证加床数量在安全线以内。
对于科室确不能再加床的情况 ,由急诊科留观 (留观时间控制在 72 小时以内 ),待科室有空床后再收住院。
(三 )妥善安排好加床患者需要的各种物品各科室对于加床患者要有足够的重视等各种必备设施,对于无法达到此要求的科室,准备好患者需要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监护仪、氧气瓶,要求向相关科室请购,严禁在无法达到诊疗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盲目加床。
(四 )保证好加床医护人员配备各科室负责人应安排所加床位的主管医师及护士,及时安排接诊,处置。
(五 )加快周转做好患者周转工作,及时进行床位调整。
(六 )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科室应严格执行医院核心制度,遵守三级医生负责制,执行好查对制度,有特殊情况应立即进行医疗安全预警上报,杜绝医疗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七 )及时进行辅助检查患者行辅助检查时 ,由于我院医疗施设有限无法满足诊疗需要的 ,应行外院检查 ,并填报患者外院检查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