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活板》课件

13《活板》课件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著作, 现存26卷,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 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 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 音乐等学科。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 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 献。 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誉 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现代《梦溪笔谈》图书封面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 文明的卓越贡献。
•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 顺序的特点。
• 3、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听范读,注音:
薄( báo )如钱唇 持就火炀(yánɡ)之 更(ɡēnɡ)互用之 木格贮( zhù )之 用讫( qì )再……
蜡和( huò )纸灰之类 则字平如砥( dǐ )
以纸帖( tiě)之
不若燔( fán )土 为予群从(cónɡ)所得
于是,就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
靠近
指蜡、蜡、纸灰之类的东西
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

算是
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
磨刀石
“只”
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简便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
准备好
交替
完成
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防备
用标签标出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
标签
生僻的,不常用的
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
用木格
平时
火烧,瞬息可成。
随即、立刻
刻制
的原因
纹理,质地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终了、完毕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
5. 持就火炀之
1.先设 一铁 板
一板 印刷
一板已 自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合作探究
“活板”的“活”字 体现在哪里?
每字为一印 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
排板是活的
二板更互用之 印刷方法是活的
活 每字皆有数印 字印数目是活的来自奇字旋刻做法是活的
印完后“火令药熔”可继续使用
字印“殊不沾污” 也体现活
特征 活 制字 板
活板
沈括
《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 字 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和军事家。在天文学方面、物理 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晚年, 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 园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 研究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 括小行星”。
一点也不
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我的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火烧令坚
每字为 一印
3.欲印, 则以一铁 范置铁板 上
6.药稍熔,则以一平 板按其面,则字平如 砥
2.以松脂、 蜡和纸灰 之类冒之
4.乃密布 字印,满 铁范为一 板。
翻译课文
活 板 “版”

大规模地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

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发明
“以”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
用火
使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 “五经”是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诗经》
《礼》《易》《春秋》。
用、拿
混合
蒙、盖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制版
设板 排字

炀板
印刷 平字
序 顺

拆版
做练习
• 基础训练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