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公开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公开课导学案_1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和复习课,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分数简单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优化所学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学内容,而是把几个相关内容组合在一个题目中,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我还精心设计了一组练习。

使学生在已有的的知识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能根据已学的旧知来解答遇到的新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拿出在家做好的《分数初步认识》的知识树,互相欣赏
1、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知识树做得好,好在哪里。

选出小组内做得好的知识树。

再在班级内进行评选。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2在交流中小结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3、老师也出示自己做的知识树。

然后让同学到黑板上就讲解各个知识点。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几分之一一共有五个知识点:
a\ 分数的写法 : 先写分数线 , 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

例如 31
中先写横线,再写3,最后写1。

b 、分数读法,一般是读作几分之几 ,前一个几是分母,后一个几是分子 例如 73
读作:七分之三 。

读的时候需要大写。

C 、分数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94
中4是分子,9是分母。

横线是分数线。

.
d 、意义:把一个物体或者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
只有平均分配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例如在51
中,5是分数的分母,指的是把一个物体何者是图形平均分成5份,1是分数的分子,指其中的份数,中间横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e 、比较大小: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

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

例如在41﹥61

4和6都是分的份数因为6﹥4,所以41﹥61
(2)、几分之几 共有两个知识点
a 、几分之几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取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取这样的2份就是几分之二,取这样的三份就是几分之三等等。

例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取这样的1份就是六分之一,取这样的2份就是六分之二,取这样的三份就是六分之三,取这样的4份就是六分之四。

b 、把一个物体或者是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

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例如53
就表示把一个物体或者是图形平均分成了5分,所以分母就是5.表示这样的3份,分子就是3.
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分子越小,分数
就越小。

例如65和62比较大小,因为他们的分母相同都是6,又因为5﹥2,所以65﹥ 62
,例如93和97比较大小。

因为他们的分母都是9,又因为3﹤7,所以93﹤ 97
在分数比较时,分的份数相同,取的份数越多,分数值就越大,相反取得份数越少,分数值就越小。

例如43和41两个分数,他们都是分成了四份,43表示取得份数是3,而41
表示取得份数是1,所以43
﹥41。

(3)、分数计算
a 、同分母分数加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例如:81+82中8
1
就是1个81,82就是2个81,所以81+82就是1个81加上2个81,就应该是3个81
,也就是83
也可以说81+82,分母8不变,只把分子1和2相加等于3作为分子,所以说81+82=83
b 、同分母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只把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例如65-62
中分母
6不变,只把分子5和2相减等于3作为分子,所以说65-62=63。

也可以说5个61
减去2个61就等于3个61,就是63。

c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1-41中1可以看做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就是44,44-41=43。

4、分数应用
a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份就是这个整体
的几分之二,3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三。

例如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就31。

,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就是43。

b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把整体分成若干份后,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后表示几份就乘几就行了。

例如图书柜里有图书64本,明明已经看了其中的83
,明明看了多少本图书?就是把这些图书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64÷8=8(本)小明看着其中的三份,所以小明看的图书本数就是:8×3=24(本)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分数初步认识的知识树”的解读,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

“分数知识树”是按照“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的原理,对分数(真分数和1)进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观地两个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同时可以直观的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还可以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用好“分数墙”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1.全班总动员,我来问,你来答。

全班总动员我来问你来答; 像21、41、82
、97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分数) 在65
中,5我们把它叫做(分子),把6叫做(分母),中间的横线我们把它叫做(分数线) 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41
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只有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种情况才成立。

4、65中有(5)个61, 103 中有(3)个101 (3)个41是43
5,99>33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因为99和33
都等于1他们应该是相等的。

6、分母越大,分数越大;分母越小,分数越小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7、把一条线段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段就越短对吗?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8、21和41哪一个大?为什么?答:21
大,因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因为2<4所以21
大。

9、53和51哪一个大?为什么?答:53
大,因为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因为3>1所以53
大。

10、82+83等于多少?为什么?答82+83等于85,因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
把分子相加。

因为2+3=5,做分子,分母8不变。

所以是82+83等于85。

11、97-95等于多少?为什么?答:97-95等于92,因为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减。

因为7—5=2,做分子,分母9不变。

所以97-95等于92。

12、 1-85等于多少?为什么?答:1-85等于83,因为先把1写成与减数85
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就是88,因为 88-85等于83,所以1-85等于83。

13、把20个花生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就是20个花生的(51
),其中3份就是这20个花生的(53
).
14、小华把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了10份,小军吃了2份,小华吃了3份,那么小军吃了这块蛋糕的(102),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103

2/出示练习题巩固学生在课上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做完的同学说出道理 老师进行指正。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六、回顾自查,评价自我
师:这节课复习了有关分数和面积的知识,复习应用中,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检查,情况如何?
教学反思:
整理复习课基本上是再现和巩固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本节课要对分数和面积这两个差异较大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就更显得困难了。

怎样将这部分知识系统、完整地呈现、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又使课堂不显得沉闷单调,这是我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