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疾患康复
(一)呼吸功能评估 1.气短、气急症状分级 2.呼吸功能改善或恶化程度 3.肺功能测试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二、康复评定
(二)运动能力评定 1.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 2.定量行走评定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二、康复评定
分级
表现
(三)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 0级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核心是心肌耗氧和供氧失平衡。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1.诊断 (1)心绞痛 以发生在胸部、下颌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的不适 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分为稳定型(劳力型)和不稳定型心绞 痛。 (2)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CCSC) (3)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二)II期康复 1.康复目标 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轻度家务劳动、 娱乐活动等。运动能力达到4~6METs,提高生活质量。对体力活 动没有更高要求的患者可停留在此期。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二)II期康复 2.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家庭卫生、 厨房活动、园艺活动或在邻近区域购物等。强度为活动是心率达 最大心率的40%~50%,主观用力计分(RPE)不超过13~15分。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七)健康教育 1.氧气的使用 长期低流量氧疗,使COPD患者的生存率提高2倍 2.感冒的预防 3.戒烟
Thank You
2.主要功能障碍 (1)循环功能障碍 (2)呼吸功能障碍 (3)全身运动耐力减退 (4)代谢功能障碍 (5)行为障碍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3.康复的意义 (1)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2)强调积极的二级预防,包括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阻止或延 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再发作,减轻残疾 (3)影响他人,利于未患病人群预防疾病
运动试验终止的原因 呼吸急促,最大心率未达到
达到最大心率 心血管原因
靶心率 75-85% 65-75% 60-65%
靶强 MET 值 70-85% 50-70% 40-60%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三)运动训练 (2)上肢训练 1.手摇车训练 从无阻力开始,每阶段递增5W,运动时间20~30 分钟,速度为50转/分,以运动后出现轻度气急、气促为宜。 2.提重物训练 从0.5Kg开始,渐递增至2~3Kg,做高于肩部的各 方向运动,每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天2次。
无影响,活动时无气短
1 级 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2 级 平地步行不气短,当快走或上楼、上缓坡时有气短
3 级 慢走不及百步即有气短 4 级 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
5 级 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还有呼吸肌肉力量评定、上下肢肌肉力量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改善顽固和持续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住院率、稳定或逆转COPD所致肺部病理生理学改变。强调放 松、自然、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心肺疾患康复
单位 讲者 功能锻炼 全面康复 重返社会
目录
Contents Page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重点难点
掌 握: 冠心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及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及康复治疗
熟 悉: 冠心病的康复分期、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一)I期康复 1.治疗目标 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可以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 100~200m或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运动能力达到 2~3METs,能够适应家庭生活,使患者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 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二、康复评定
(一)运动试验 1.心电运动试验 制定运动处方一般采用分级症状限制型心电运动 试验。出院前评估则采用6min步行或低水平运动试验。 2.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二、康复评定
(二)行为类型评定 个体行为特征有助于制定个体行为治疗策略。 A型性格 需将应激处理坐位康复的基本内容 B型性格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5)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的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注意周围环境因素的影 响、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警惕症状、持之以恒。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三)III期康复 5.性功能障碍及其康复 III期康复应将恢复性生活作为目标,其判 断标准:①快速上两层楼试验;②观察能否完成5~6METs的活动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I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分, 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II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运动能力达到3METs以上,家庭活动时 无显著症状和体征。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概述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呼吸道病症,包 括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合并的肺气肿。气流受 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概述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 1.病理表现 ①气道 ②肺实质 ③肺血管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三)III期康复 2.治疗方案(有氧训练) (1)运动方式 登山、步行、游泳、骑车等。 (2)训练形式 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 (3)运动量 运动量是康复治疗的核心,要达至一定的阈值才能产 生训练效应。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运动量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 ①运动强度 靶强度一般为40~85%VO2max或MET,或60~80% 心率储备,或70~85%HRmax。 ②运动时间 靶强度下的运动一般持续10~30分钟。 ③训练频率 每周3~5次训练。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概述
(五)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 适应于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 2.禁忌症 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近期发生的心 肌梗死,认知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肝功能异常,转移癌, 近期的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二、康复评定
三、康复治疗
(一)I期康复 2.治疗方案 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为原则,生命体征一旦稳定, 无合并症时即可开始。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尽量进行可以耐受 的日常活动。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一)I期康复 2.治疗方案
排便 方案调整与监护
床上活动
呼吸训练
坐位训练
步行训练
上楼
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
出院评估及治疗策略
三、康复治疗
(一)呼吸训练 2.胸廓畸形的姿势练习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二)排痰训练 (1)体位引流 (2)胸部叩击、震颤 (3)咳嗽训练 (4)物理因子治疗 超短波、超声雾化治疗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二)排痰训练 (3)咳嗽训练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了 解: 冠心病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临床分型、主要功能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一、概述
(一)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的 心血管疾病之一,是由于血脂增高和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 致使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壁形成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动脉管腔 狭窄甚至闭塞。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三)运动训练 (3)呼吸肌训练 1.吸气训练 2.呼气训练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四)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太极拳、八段锦等医疗体操;穴位按摩、针灸等。
(五)自然物理因子治疗 日光浴、冷水浴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六)日常生活指导 1.能量节省技术 2.营养 3.心理行为矫正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概述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 2.病理生理表现 特征为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呼气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 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COPD的早期病变局限于细 小气道,炎症侵犯到中小支气管壁后,可导致异常呼吸动力。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概述
(四)危险因素 1.吸烟 2.空气污染 3.感染 4.制动
所有上肢超过心脏平面的活动均为高强度运动,应避免或减少。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三)III期康复 1.康复目标 巩固II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 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2.治疗方案 全面康复方案包括有氧训练、循环抗阻训练、柔韧性 训练、医疗体操、作业训练、放松性训练、行为治疗、心理治疗 等。有氧训练为其核心。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三、康复治疗
(一)吸训练 1.建立腹式呼吸模式 可增加膈肌活动范围2~3cm 提高肺活量500~800ml 功能残气量减少200~400ml 2.胸廓畸形的姿势练习
放松 缩唇呼吸法 暗示呼吸法 缓慢呼吸 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