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数学考纲解读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4.作图题
A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4.作图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这段文字为重新表述,2018年的表述是“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 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 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 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 和‘怎么考’的问题”
(六)三角函数 解三角形的背景来于平面图形,很多问题
都与向量、平面几何有关联,正余弦定理仍是 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策略,分析清楚图形的几 何特征(几何要素),合理利用平面几何中的一些 方法,是快速求解的关键。
考虑到已连续3年考查了解三角形的问题, 要关注解三角形的求取值范围或最值的选填压 轴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六)三角函数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六)三角函数 比较中意的题目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六)三角函数
2016、2017、2018年北京卷理科15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一)文理科同题增加
在高考改革的过渡时期,根据文理科考生 数学素养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 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 探索。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1.基础题增加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2.综合性
• 需要改变备考观念,调整备考策略!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卷Ⅰ整体难度较大,适用教育较为发达的省市; 卷Ⅱ和卷Ⅲ难度稍低,适用教育中等以下的省市, 难度差别不大,但卷Ⅲ比卷Ⅱ创新度要求要高, 如2016年4题,雷达图;12题,数列的新定义+计 数问题;21题,看起来是导数问题,实际上是二 次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有界性问题;2017年3题,折 线图;16题,多项选择;21题,证明数列不等式; 2018年21题,以下两点教材未涉及: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二)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
1.我国古典数学实际上是常量数学,不能描 述运动变化的规律,它属于计算题,难度不会太 大,不要专门训练。
2.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 涉及了很多数学文化的背景与数学思想,要予以 重视。例如: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古典数学文化 古典建筑文化
世界数学文化
文化俗语
同一背景,设问不同,如2015湖北,2018年上海涉及“阳马”
1.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弱化形式 2.梅森数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古典数学文化 世界数学文化 文化俗语
2.重视有关“点线面”判定的选择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3.解答题(理科)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3.解答题(理科)
垂直关 建系关 坐标关 运算关
M
l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D
O
C
AE
B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3.解答题(理科)
不能死记硬背 要求学生会推导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三)减少“新课标删去内容”考查的力度
新课标删减的部分,旧教材有、大纲要求、老师教、 学生学,不考不公平!但命题时有所选择,难度有所降 低。备考时对于这些内容,不要再过度加深加宽!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三)减少“新课标删去内容”考查的力度
虽然新课改删掉了“推理与证明” ,但此类问题仍然保留!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2018年的表述是“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体现高考考 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阶段性成果。
此处删除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 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
删除了 “原则”
《考试大纲》是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各分省命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五)数列侧重于基本量运算
2015年卷Ⅱ17题的第二问,考查裂项法求和 2017年卷Ⅱ15题考查裂项法求和 2018年未有裂项法、拆项组合法、错位相减法 求和
1.常考“常用数列公式法求和”! 2.掌握裂项法、拆项组合法、错位相减法求和的 步骤,不必反复训练,最后结果用首项验证即可。
关注《延龙高中数学——逻辑推理题专项》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四)平面向量的考查回归到常态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四)平面向量的考查回归到常态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四)平面向量的考查回归到常态
弱化“平面向量的工具作用”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解读
北京大教育高考评价中心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删除了“已 确定的”
此处新加上 “章程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 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 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 招生章程和计划,
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出现4次,“德智体美劳”出现3次。 命题如何体现“美劳”? 高考改革如何引领“素质教育”?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二、2019数学考试说明的变化
部分与整体思想 特殊与一般思想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二、2019数学考试说明的变化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二、2019数学考试说明的变化
• 新课程改革正在启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 能力正朝着“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这一核心素养落实,高考也应该与之衔接。试 题更加不可能向高难度方向发展。2018 年的 试题就是体现。
• 2019年高考命题要以课标要求为“本”,以《考 试大纲》为“纲”,以现行教材为“根”命制,为 高中数学教学“减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在 少“刷题”、多“探究”、控“难度”、减“运算”、 重“思维”的前提下,追求“教得轻松、学得愉 快、考得满意”。
“美劳”为新 加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此处删除了 “因此,”
原来是 “指导”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 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 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 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 求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制定。
• 综合性=基础+基础 • 应用性=基础+实际问题 • 创新性=基础+新问题 • 数学文化=基础+经典问题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二)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
对于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一般在尊重出处 的需要下引用原文,但一定给出有意义的解释, 在读题和理解上不会给考生造成负担。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六)三角函数
1.为了“减负”,三角函数图象性质和三角恒等变换的考
查有所降低.
变角
变名
特值代换
整体思想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四、2018高考试题解读
(六)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图象性质+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 形+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三角恒等变换+ 几何性质”,后者含有一定的推理,体现数形结 合思想,考查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同时“解三 角形”能够体现实际运用。
坚持就是胜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三)减少“新课标删去内容”考查的力度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三)减少“新课标删去内容”考查的力度
全国卷考查两道三视图,与体积、侧面积没有捆绑在 一起,难度降低。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2017卷Ⅱ理科3题: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 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 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 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1盏 B.3盏 C.5盏 D.9盏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七)立体几何 1.选填题中的组合体(多面体、旋转体的 “切”“接”)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七)立体几何 1.选填题中的组合体(多面体、旋转体的 “切”“接”)
确定球心要发挥常见几何体模型的功能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三、2018高考试题解读
省份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地高考方案和 教学实际制订适用的《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