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在矩形、三角形、正五边形、菱形的外边加一个宽度一样的外框,保证外框的边界与原图形对应边平行,则外框与原图不一定相似的是( )A .B .C .D .2.如图,八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网格,连结小长方形的顶点所得的四个三角形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①和④3.已知反比例函数y =﹣6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3,2)B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C .若x <﹣2,则0<y <3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5.在函数y =21a x +(a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1,y 1),(﹣14,y 2),(12,y 3),则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2<y 1<y 3B .y 3<y 2<y 1C .y 1<y 2<y 3D .y 3<y 1<y 26.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 )A .B .C .D .7.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D ,E 是»BC上两点,连接BD ,CE 并延长交于点A ,连接OD ,OE ,如果70A ∠︒=,那么DOE ∠的度数为( )A .35︒B .38︒C .40︒D .42︒8.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设ADE α∠=,且3cos 5α=,5AB =,则AD 的长为( )A .3B .163C .203D .1659.如图,将一个Rt △ABC 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 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木桩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8cm (如箭头所示),则木桩上升了( )A .8tan20°B .C .8sin20°D .8cos20°10.如图,∠APD=90°,AP=PB=BC=CD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PAB ∽△PCA B .△ABC ∽△DBA C .△PAB ∽△PDAD .△ABC ∽△DCA11.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 A .252 B .25- C .251 D 52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 )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二、填空题13.如果把两条邻边中较短边与较长边的比值为512-的矩形称作黄金矩形.那么,现将长度为20cm 的铁丝折成一个黄金矩形,这个黄金矩形较短的边长是_____cm . 14.在△ABC 中,∠ABC=90°,已知AB=3,BC=4,点Q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 作AC 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P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AP 的长为_____.15.如图,CAB BCD ∠=∠,2AD =,4BD =,则BC =______.16.如图是由棱长相等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根据视图可以判断组成这个几何体至少要________个小立方体.17.如图,点A 在双曲线1y=x 上,点B 在双曲线3y=x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18.如图,比例规是一种画图工具,它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D 和BC 交叉构成.利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的比例伸长或缩短,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地方(即同时使OA =3OD ,OB =3OC ),然后张开两脚,这时CD =2,则AB =_____.19.如图,为了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小明用长为2m 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树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距离相距6m ,与树相距15m ,则树的高度为_________m.20.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等腰Rt PAB V 中,90PAB ∠=o ,点C 是AB 上一点(与A B 、不重合),连接PC ,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o ,得到线段DC .连接, PD BD . 探究PBD ∠的度数,以及线段AB 与BD BC 、的数量关系.(1)尝试探究:如图(1)PBD ∠= ;AB BC AC =+= ;(2)类比探索:如图(2),点C 在直线AB 上,且在点B 右侧,还能得出与(1)中同样的结论么?请写出你得到的结论并证明:22.如图,在OABC Y 中,22OA =45AOC ∠=︒,点C 在y 轴上,点D 是BC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经过点A 、D(1)求k 的值;(2)求点D 的坐标.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2).(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y 轴的左侧,画出△ABC 放大后的图形△A 1B 1C 1,并直接写出C 1点的坐标;(2)如果点D(a ,b)在线段AB 上,请直接写出经过(1)的变化后点D 的对应点D 1的坐标.24.如图,已知O 是原点,,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1)以点O 为位似中心,在y 轴的左侧将OBC V 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图形,并写出点,B C 的对应点的坐标;(2)如果OBC V 内部一点M 的坐标为(),x y ,写出点M 的对应点M '的坐标.25.如图,在路灯下,小明的身高如图中线段AB 所示,他在地面上的影子如图中线段AC 所示,小亮的身高如图中线段FG 所示,路灯灯泡在线段DE 上.(1)请你确定灯泡所在的位置,并画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如果小明的身高AB =1.6m ,他的影子长AC =1.4m ,且他到路灯的距离AD =2.1m ,求灯泡的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答案.【详解】正五边形相似,因为它们的边长都对应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 不符合题意;锐角三角形、菱形的原图与外框相似,因为其对应角均相等,对应边均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故B 、D 不符合题意;矩形不相似,因为其对应角的度数一定相同,但对应边的比值不一定相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 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图形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2.D解析:D【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2a ,宽为a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可知:小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设小长方形的宽为a ,则长为2a ,∴图①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a 2222(2)(2)22(2)(4)25a a a a a a +=+=; 图②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222(2)(3)13(3)(4)5a a a a a a +=+=; 图③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222(2)(4)25(4)(4)42a a a a a a +=+=;==、5a =,∴①和②图中三角形不相似;∵22a a ≠≠ ∴②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22a a ≠≠ ∴①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55a === ∴①和④图中三角形相似.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知识.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当x =﹣3时,y =2,∴此函数图象过点(﹣3,2),故本选项正确;B 、∵k =﹣6<0,∴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 、∵当x =﹣2时,y =3,∴当x <﹣2时,0<y <3,故本选项正确;D 、∵k =﹣6<0,∴在每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找出题中存在的相似三角形即可.【详解】∵∠1=∠2,∠C =∠C ,∴△ACE ∽△ECD ,∵∠2=∠3,∴DE ∥AB ,∴△BCA ∽△ECD ,∵△ACE ∽△ECD ,△BCA ∽△ECD ,∴△ACE ∽△BCA ,∵DE∥AB,∴∠AED=∠BAE,∵∠1=∠2,∴△AED∽△BAE,∴共有4对,故此选D 选项.【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断依据的理解掌握,也考察学生的看图分辨能力.5.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及增减性,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值判断出y1,y2,y3的大小关系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为a2+1>0,∴图象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114-<<0,∴点(﹣1,y1),(14-,y2)在第三象限,∴y2<y1<0.∵12>0,∴点(12,y3)在第一象限,∴y3>0,∴y2<y1<y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形状相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B、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C、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D、两图形形状相同,故是相似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图形的定义,掌握相似图形形状相同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详解】连接CD ,如图所示:∵BC 是半圆O 的直径,∴∠BDC=90°,∴∠ADC=90°,∴∠ACD=90°-∠A=20°,∴∠DOE=2∠ACD=4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求AD 的长就是求BC 的长,易得∠BAC =∠ADE ,于是可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先求出AC ,然后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 ,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B =∠BAC =90°,BC=AD ,∴∠BAC +∠DAE =90°, ∵DE AC ⊥,∴∠ADE +∠DAE =90°,∴∠BAC =ADE α∠=,在直角△ABC 中,∵3cos 5α=,5AB =,∴25cos 3AB AC α==, ∴AD=BC 22222520533AC AB ⎛⎫-=-=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解题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运用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得到上升的高度为:8tan20°.【详解】设木桩上升了h 米,∴由已知图形可得:tan20°=8h , ∴木桩上升的高度h =8tan20°故选B. 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条分析判断.【详解】∵∠APD =90°,而∠P AB ≠∠PCA ,∠PBA ≠∠P AC ,∴无法判定△P AB 与△PCA 相似,故A 错误;同理,无法判定△P AB 与△PDA ,△ABC 与△DCA 相似,故C 、D 错误;∵∠APD =90°,AP =PB =BC =CD ,∴AB =P A ,AC =P A ,AD =P A ,BD =2P A ,∴=,∴,∴△ABC ∽△DBA ,故B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本题中把若干线段的长度用同一线段来表示是求线段是否成比例时常用的方法. 11.A解析:A【解析】 根据黄金比的定义得:512AP AB = ,得5142522AP =⨯= .故选A. 12.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 1=kx+b 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3<x <0或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可得【详解】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解得:x=则这个黄金矩形较短的边长是cm 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黄金分解析:(15-【解析】【分析】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12202x x ⎛⎫+= ⎪⎝⎭,解方程可得. 【详解】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220x x ⎛⎫+= ⎪⎝⎭,解得:x= 5,5)(15=-cm .故答案为:(15-【点睛】考核知识点:黄金分割点的应用.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是关键. 14.或6【解析】【分析】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ABC)关系计算AP 的长;②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 解析:53或6. 【解析】【分析】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 ∽△ABC )关系计算AP 的长;②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之间的关系,证明点B 为线段AP 的中点,从而可以求出AP .【详解】解:在Rt △ABC 中,AB =3,BC =4,由勾股定理得:AC =5.∵∠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题图1所示:∵∠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PQ ,由(1)可知,△AQP ∽△ABC , ∴,PA PQ AC BC = 即3,54PB PB -= 解得:43PB =, ∴45333AP AB PB =-=-=; 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题图2所示:∵∠QBP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BQ .∵BP =BQ ,∴∠BQP =∠P ,∵90,90BQP AQB A P o o ,∠+∠=∠+∠= ∴∠AQB =∠A ,∴BQ =AB ,∴AB =BP ,点B 为线段AP 中点,∴AP =2AB =2×3=6. 综上所述,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为53或6. 故答案为53或6.【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解析】【分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C∽△CBD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解【详解】解:∵∠B=∠B∠CAB=∠BCD∴△ABC∽△CBD∴BC:BD=AB :BC∴BC:BD=(AD 解析:6【解析】【分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C∽△CB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解.【详解】解:∵∠B=∠B,∠CAB=∠BCD,∴△ABC∽△CBD,∴BC:BD=AB:BC,∴BC:BD=(AD+BD):BC,即BC:4=(2+4):BC,∴BC=26.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16.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解析: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做题要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17.2【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A点作AE⊥y轴垂足为E∵点A在双曲线上∴四边形AEOD的面积为1∵点B在双曲线上且AB∥x轴∴四边形BEOC的面积为3∴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3-1=2解析:2【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A点作AE⊥y轴,垂足为E,∵点A在双曲线1y=x上,∴四边形AEOD的面积为1∵点B在双曲线3y=x上,且AB∥x轴,∴四边形BEOC的面积为3∴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3-1=218.6【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利用两组对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OA=3OD OB=3CO∴OA:OD=BO:CO=3:1∠AOB=∠DO解析:6【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利用两组对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OA=3OD,OB=3CO,∴OA:OD=BO:CO=3:1,∠AOB=∠DOC,∴△AOB∽△DOC,∴31 AO ABOD CD==,∴AB=3CD,∵CD=2,∴AB=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19.7【解析】设树的高度为m由相似可得解得所以树的高度为7m解析:7【解析】设树的高度为x m,由相似可得6157262x+==,解得7x=,所以树的高度为7m20.【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则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解析:6y x=【解析】【分析】 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 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0)k y k x=≠,则 (2)(3)6k =-⨯-=,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 故答案是:6y x=. 【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键是设关系式、再将已知点坐标代入,从而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21.(1)90o ,2BC BD +;(2)结论:90PBD ∠=︒, 2AB BD BC =-,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P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CD=90°则∠CPD=45°=∠APB ,证明△PAC ∽△PBD ,得出∠PBD=∠PAC=90°,2AC BD =,因此2AC BD =,即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得:△P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CD=90°则∠CPD=45°=∠APB ,证明△PAC ∽△PBD ,得出∠PBD=∠PAC=90°,AC BD =,因此A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PCD QV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90PCD ∠=︒, 45CPD APB ∴∠=︒=∠,CPD BPC APB BPC ∴∠+∠=∠+∠,即BPD APC ∠=∠, 又PA PB =Q ,~PAC PBD ∴∆∆=,2AC BD ∴=,∴AC BD =,∴AB BC AC BC BD =+=+,故答案为90o ,2BC BD +,(2)结论:90PBD ∠=︒; 2AB BD BC =-;理由如下: PCD QV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90PCD ∠=︒,45CPD APB ∴∠=︒=∠,CPD BPC APB BPC ∴∠+∠=∠+∠,即BPD APC ∠=∠, 又PA PC PB PD==Q ,PAC PBD ∴V V ∽=,90PBD PAC ∴∠=∠=︒,2AC BD =,2AC BD ∴=,AB AC BC BC ∴=-=-. 【点睛】 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4k =;(2)()1,4D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 点坐标即可;(2)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OABC ,则有AB x ⊥轴,可知B 的横纵标为2,D 点的横坐标为1,结合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1)Q OA =45AOC ∠=︒,∴()2,2A ,∴4k =, ∴4y x=; (2)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OABC ,∴AB x ⊥轴,∴B 的横纵标为2,Q 点D 是BC 的中点,∴D 点的横坐标为1,∴()1,4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确定点B 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3.(1)图见解析,C 1(-6,4);(2)D 1(2a ,2b).【解析】【分析】(1)连接OB 并延长,使BB 1=OB ,连接OA 并延长,使AA 1=OA ,连接OC 并延长,使CC 1=OC ,确定出△A 1B 1C 1,并求出C 1点坐标即可;(2)根据A 与A 1坐标,B 与B 1坐标,以及C 与C 1坐标的关系,确定出变化后点D 的对应点D 1坐标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则点C 1的坐标为(-6,4);(2)变化后D 的对应点D 1的坐标为:(2a ,2b ).【点睛】运用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24.(1)如图,OB C ''△即为所求,见解析;点B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6,2-,点C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4,2--;(2)点(),M x y 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2,2x y --.【解析】【分析】(1)延长BO ,CO 到B′、C′,使OB′、OC′的长度是OB 、OC 的2倍.顺次连接三点即可;(2)从这两个相似三角形坐标位置关系来看,对应点的坐标正好是原坐标乘以-2的坐标,所以M 的坐标为(x ,y ),写出M 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2x ,-2y ).【详解】(1)如图,OB C ''△即为所求,点B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6,2-,点C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4,2--.(2)从这两个相似三角形坐标位置关系来看,对应点的坐标正好是原坐标乘以-2的坐标,所以M 的坐标为(x ,y ),写出M 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2x ,-2y ).【点睛】考查了直角坐标系和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注意做这类题时,性质是关键,看图也是关键.很多信息是需要从图上看出来的.25.(1)画图见解析;(2)DE=4.【解析】【分析】(1)连接CB 延长CB 交DE 于O ,点O 即为所求.连接OG ,延长OG 交DF 于H .线段FH 即为所求.(2)根据AB CA OD CD =,可得1.6 1.41.4 2.1DO =+ ,即可推出DO =4m . 【详解】(1)解:如图,点O 为灯泡所在的位置,线段FH 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解:由已知可得,AB CA OD CD=,∴1.6 1.41.42.1 DO=+,∴OD=4m,∴灯泡的高为4m.【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投影、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记住物长与影长的比的定值,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